一种机械密封件用涂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079发布日期:2018-06-28 01:5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密封件用涂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胶机,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密封件用涂胶机。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件是属于精密、结构较为复杂的机械基础元件之一,是各种泵类、反应合成釜、透平压缩机、潜水电机等设备的关键密封部件,常见的机械密封件如图1所示,包括静环组件1以及动环组件2,静环组件1包括密封座11、设置于密封座11内的第一弹簧12、推环13以及设置于推环13上的静环14,动环组件2包括动环21以及密封圈22,其中,静环14需要用胶水粘贴在推环13上以实现固定,而在涂胶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涂胶机。

现有的涂胶机如图2所示,包括机架3,机架3上突出设置有旋转座31,旋转座31用于放置密封座11并带动密封座11旋转。

涂胶机工作时,需要工人将密封座11放置在旋转座31上,启动开关使旋转座31转动后,工人再手持涂胶筒43将胶水出口对准密封座11上的推环13,挤压涂胶筒43使胶水涂在推环13上后,关闭开关将密封座11拿出后再将静环14粘贴在推环13上以实现固定;上述采用人工涂胶的方法,在长时间工作以后,工人感到疲惫,精神无法高度集中,无法一次性将涂胶筒43上的出胶口432对准推环13,需要多次的校对,导致加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密封件用涂胶机,其具有涂胶更加精准,加工效率更高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械密封件用涂胶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旋转连接有用于放置密封座的旋转座,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涂胶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涂胶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气缸、设置于驱动气缸驱动轴一侧的夹持部、以及安装于夹持部上的涂胶筒,所述驱动气缸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机架相连接,所述涂胶筒位于旋转座的正上方,所述涂胶筒远离旋转座的端部连接有气压管,所述气压管可通入用以挤压将内部胶水挤出的气体,以使胶水涂于密封座的推环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加工机械密封件时,将机械密封件放至旋转座上,启动涂胶机,使旋转座转动,驱动气缸朝旋转座方向运动,由于涂胶筒位于旋转座的正上方,涂胶筒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运动至机械密封件的推环上,气压管通入气体挤出涂胶筒内的胶水至推环上并随着旋转座的转动涂至推环的周向方向上后,停止涂胶机,将机械密封件从旋转座上拿下,并在推环上粘贴静环;上述涂胶机将涂胶筒通过夹持部夹持在旋转座的正上方,可直接对准旋转座上需要加工的机械密封件,并利用驱动气缸与气压管对机械密封件进行涂胶,有利于提高对机械密封件的加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固定于驱动轴一侧的固定块、以及正对所述固定块的拆装块,所述拆装块与固定块之间形成用以放置涂胶筒的夹持空间,拆装块的两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弹性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设有可供所述支撑杆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块与所述通孔相互插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用夹持部夹持涂胶筒时,将涂胶筒竖直放置在夹持空间内后,将拆装块两侧的支撑杆插入到固定块两侧的凹槽中,直至弹性块进入到通孔中以完成插接,以使涂胶筒固定在夹持部上;当涂胶筒内的胶水用完时,将弹性块与通孔分离,使拆装块背离固定块运动,直至拆装块与固定块分离后,将涂胶筒拿出并进行更换,操作比较便捷。

优选的,所述弹性块包括铰接于支撑杆侧壁的叉板、以及设置于叉板与支撑杆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叉板与所述第二弹簧之间存在夹角空间,所述夹角空间位于背离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同时施加于叉板与支撑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涂胶筒时,拆装块上的支撑杆先插入到凹槽中,同时叉板与支撑杆之间的铰接点也进入到凹槽内,凹槽的侧壁会对叉板产生挤压作用,弹簧受到挤压收缩,夹角空间变小,直至叉板与通孔相对时,弹簧还原,叉板进入到通孔内以完成插接;当需要拆下涂胶筒进行更换时,挤压叉板,夹角空间变小,叉板与通孔分离后,将拆装块背离固定块运动,直至支撑杆与凹槽分离后,以拿下涂胶筒进行更换,整体上的操作便捷性高。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上的固定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第一滑移块、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第一丝杆、以及两个穿设于第一滑移块且位于第一丝杆两侧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丝杆贯穿且螺纹连接于第一滑移块内,所述第一丝杆的端部突出于固定座的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夹持部和旋转座进行前后距离调整以使涂胶筒对准更精确时,由于第一固定杆对第一滑移块的限位作用,可通过转动第一丝杆使第一滑移块沿第一丝杆上的螺纹轴心线做前后移动,以使第一滑移块带动驱动气缸朝向或背离旋转座方向运动,直至固定于驱动气缸上的夹持部与旋转座相对时,停止转动第一丝杆,通过丝杆的传动有利于使夹持部与旋转座进行对准。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移块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滑移块上方的第二滑移块、穿设于第一滑移块以及第二滑移块内的第二丝杆、以及两个穿设于第一滑移块以及第二滑移块内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丝杆贯穿且螺纹连接于第二滑移块内,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丝杆的两侧,所述第二丝杆的端部突出于第二滑移块的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让驱动气缸驱动涂胶筒向下运动恰好使胶水出口与推环相接触时,由于第二固定杆对第二滑移块的限位作用,可通过转动第二丝杆使第二滑移块沿第二丝杆上的螺纹轴心线做上下移动,以使第二滑移块带动驱动气缸朝向或背离旋转座方向运动,直至驱动气缸的驱动轴伸至最长时,且能够使夹持部上涂胶筒的出胶口与推环相接触,停止转动第二丝杆,通过丝杆的传动有利于对涂胶筒与旋转座之间的距离进行及时调整。

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滑移块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设置于调节座上的第三滑移块、设置于调节座上的第三丝杆、以及两个穿设于第三滑移块且位于第三丝杆两侧的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丝杆贯穿且螺纹连接于第三滑移块内,所述第三丝杆的端部突出于调节座的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夹持部进行左右距离调整以使涂胶筒与旋转座对准更精确时,由于第三固定杆对第三滑移块的限位作用,可通过转动第三丝杆使第三滑移块沿第三丝杆上的螺纹轴心线做前后移动,以使第三滑移块带动驱动气缸在旋转座的上方做横向移动,直至固定于驱动气缸上的夹持部与旋转座对齐后,停止转动第三丝杆,通过第三丝杆的传动有利于使夹持部上的涂胶筒与旋转座进行更精确的对准。

优选的,所述第三丝杆突出于调节座的一端设有第三调节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第三丝杆时,可通过第三调节把手进行转动,有利于使第三丝杆的转动更加轻松方便,进而可对涂胶筒与旋转座之间进行更精确的对准。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脚踏控制器,可通过脚踏控制器以控制涂胶机的启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启动涂胶机对机械密封件进行涂胶组装时,可通过脚踏控制器启动涂胶机,以使工作人员的手部可及时准备下一个需要涂胶的机械密封件,进而可节约材料准备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可通过涂胶机构中的驱动气缸驱动夹持部上的涂胶筒朝旋转座运动,以对机械密封件进行涂胶组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可通过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第三调节机构对夹持部上涂胶筒与旋转座之间进行更加精确的位置调整,有利于涂胶筒对机械密封件上推环的涂胶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机械密封件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机械密封件的整体结构;

图2为现有涂胶机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现有涂胶机的整体结构;

图3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4为夹持部的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拆装块与固定块之间的连接结构;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支撑杆与通孔之间的拆装;

图6为连接机构的整体结构图,用于重点展示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

附图标记:1、静环组件;11、密封座;12、第一弹簧;13、推环;14、静环;2、动环组件;21、动环;22、密封圈;3、机架;31、旋转座;4、涂胶机构; 41、驱动气缸;411、驱动轴;42、夹持部;421、夹持空间;43、涂胶筒;431、气压管;432、出胶口;5、固定块;51、凹槽;52、通孔;6、拆装块;61、支撑杆;62、弹性块;621、叉板;622、第二弹簧;623、夹角空间;7、第一调节机构;71、固定座;711、滑槽;72、第一滑移块;73、第一丝杆;731、第一调节把手;74、第一固定杆;8、第二调节机构;81、第二滑移块;82、第二丝杆;821、第二调节把手;83、第二固定杆;9、第三调节机构;91、调节座;911、内槽;92、第三滑移块;93、第三丝杆;931、第三调节把手;94、第三固定杆;10、脚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3,一种机械密封件用涂胶机,包括机架3,机架3上旋转连接有用于放置密封座11的旋转座31,机架3上远离旋转座31处还设置有涂胶机构4以及连接机构15,涂胶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架3上的驱动气缸 41、设置于驱动气缸 41驱动轴411一侧的夹持部42、以及安装于夹持部42上的涂胶筒43;其中,驱动气缸41通过连接机构15与机架3相连接,涂胶筒43位于旋转座31的正上方,驱动气缸 41的驱动轴411呈竖直向下设置,且涂胶筒43的出胶口432竖直朝向旋转座31的方向;涂胶筒43远离夹持部42的一端连接有气压管431,气压管431用于通入挤压胶水的气体,以使胶水快速地从出胶口432渗出并涂于机械密封件的推环13上。

参见图4、图5,夹持部42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轴411上的固定块5、以及正对于固定块5的拆装块6,拆装块6与固定块5之间形成用以放置涂胶筒43的圆形夹持空间421;拆装块6朝向固定块5的两侧延伸有支撑杆61,支撑杆61远离拆装块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块62,固定块5的两侧设有凹槽51,支撑杆61可插入到凹槽51中,凹槽51的槽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通孔52,支撑杆61进入凹槽51后可使弹性块62与通孔52相互抵接,以实现夹持部42的固定。

弹性块62包括铰接于支撑杆61侧壁上的叉板621、以及设置于叉板621与支撑杆61之间的第二弹簧622,叉板621与支撑杆61之间的铰接点朝向凹槽51的一侧,第二弹簧622的弹力同时施加于叉板621与支撑杆61,以使叉板621与支撑杆61之间存在夹角空间623,该夹角空间623朝向背离凹槽51的一侧。

参见图3、图6,连接机构15包括第一调节机构7、第二调节机构8以及第三调节机构9,其中第一调节机构7用于调节夹持部42与旋转座31之间的距离,第一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3上的固定座71、设置于固定座71上的第一滑移块72、穿设于第一滑移块72中部的第一丝杆73、以及两个穿设于第一滑移块72上且位于第一丝杆73两侧的第一固定杆74;其中第一丝杆73贯穿且螺纹连接于第一滑移块72内,固定座71朝机架3方向开设有滑槽711,第一滑移块72滑移连接于滑槽711内,第一丝杆73的端部突出于滑槽711的槽壁,同时第一固定杆74的两端贯穿于第一滑槽711的两个相对侧壁以限制第一滑移块72的运动;第一丝杆73突出于第一滑槽711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把手731,以便于第一丝杆73对第一滑移块72进行调节。

第二调节机构8设置于第一滑移块72上,以用于调节涂胶筒43与旋转座31的垂直高度,第二调节机构8包括设置于第一滑移块72上方的第二滑移块81、穿设于第一滑移块72以及第二滑移块81中部的第二丝杆82、以及两个贯穿于第一滑移块72以及第二滑移块81的第二固定杆83;第二丝杆82贯穿且螺纹连接于第二滑移块81内,第二固定杆83位于第二丝杆82的两侧,第二丝杆82的端部突出于第二滑移块81远离第一滑移块72的侧壁,且第二丝杆82突出于第二滑移块81的端部设有第二调节把手821。

靠近第二滑移块81处设有第三调节机构9,以用于将涂胶筒43调节至旋转座31的正上方,第三调节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滑移块81侧壁的调节座91、设置于调节座91上的第三滑移块92、设置于第三滑移块92中部的第三丝杆93、以及两个穿设于第三滑移块92且位于第三丝杆93两侧的第三固定杆94;第三丝杆93贯穿且螺纹连接于第三滑移块92内,调节座91朝第二丝杆82方向开设有内槽911,第三滑移块92滑移连接于内槽911中,第三丝杆93的端部突出于内槽911的槽壁,同时第三固定杆94的两端贯穿于内槽911的两个相对侧壁以限制第三滑移块92的运动,第三丝杆93突出于内槽911槽壁的一端设有第三调节把手931。

参见图3,远离旋转座31下方的机架3上设有脚踏控制器10,可通过脚踏控制器10启动涂胶机,并对旋转座31上的机械密封件进行加工,以使工作人员的手部可及时准备下一个需要涂胶的机械密封件,进而可节约材料准备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实际工作过程:

当需要对机械密封件进行加工时,将涂胶筒43竖直固定于夹持部42的夹持空间421中,使涂胶筒43的出胶口432朝向旋转座31方向,转动第一调节把手731,通过第一丝杆73的旋转使第一滑移块72朝旋转座31方向运动,直至涂胶筒43到达旋转座31的上方;转动第二调节把手821,通过第二丝杆82的旋转使第二滑移块81朝旋转座31方向运动,直至驱动气缸 41启动可使涂胶筒43的出胶口432与机械密封件相接触;转动第三调节把手931,通过第三丝杆93的旋转使第三滑移块92带动夹持部42进行左右移动,直至涂胶筒43正对于旋转座31;将机械密封件放置在旋转座31内,踩踏脚踏控制器10启动涂胶机,对机械密封件进行涂胶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