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颗粒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6440发布日期:2018-08-04 11:4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颗粒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颗粒燃料是经过秸秆颗粒机进行高温压制成型的产物,是一种燃料,它的原材料主要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等农作物,颗粒燃料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木屑、秸秆等原料进行挤压而造成的,原料的密度一般为1100千克/立方米左右,成型后的颗粒密度大于1100千克/立方米,输送、储存极方便,同时,其燃料性能大为改善,可以作为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并且其燃烧利用率高,便于储存,同时也可以作为工业锅炉的主要燃料,替代燃煤,解决环境污染,可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

然而现有的秸秆颗粒成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装置的秸秆颗粒成型机构相对固定,不便于进行拆卸,进而降低了装置的工作使用范围,降低了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秸秆颗粒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颗粒成型装置,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通过液压伸缩杆与储料仓内的推料板连接,所述储料仓外表壁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管,且进料管内表壁转动连接有单向阀杆,所述储料仓底部外表壁通过卡销与滤筛板卡扣连接,所述滤筛板下表面设置有出料板,所述储料仓两侧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内表壁焊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上表面设置有平衡板,所述滤筛板下表面两侧焊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部设置有传动杆,且传动杆内侧设置有切割刀,所述轴承两侧设置有注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料管共安装有两个,且两个进料管关于储料仓的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销的横截面为内嵌式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切割刀共安装有两个,且两个切割刀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横截面为三角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单向阀杆的横截面为V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置的两个切割刀,能够从出料板的两侧对排出的秸秆颗粒物料进行切割操作,提高了秸秆颗粒的切割工作效率,其次通过设置的卡销,使得滤筛板能够与储料仓进行卡扣连接,一方面能够对滤筛板进行安装固定,另一方面也便于对滤筛板进行拆卸操作,从而根据实际的操作要求更换不同的滤筛板,增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最后通过设置的平衡板,能够对传动杆的移动过程起到平衡限位的作用,使得传动杆能够处于水平状态前后移动,从而保证切割刀能够对秸秆颗粒进行整齐化的切割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秸秆颗粒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液压缸、2-推料板、3-进料管、4-储料仓、5-支撑架、6-卡销、7-传动杆、8-加强块、9-出料板、10-滤筛板、11-限位杆、12-切割刀、13-平衡板、14-单向阀杆、15-注油孔、1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秸秆颗粒成型装置,包括储料仓4,储料仓4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液压缸1,且液压缸1通过液压伸缩杆与储料仓4内的推料板2连接,储料仓4外表壁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料管3,且进料管3内表壁转动连接有单向阀杆14,储料仓4底部外表壁通过卡销6与滤筛板10卡扣连接,滤筛板10下表面设置有出料板9,储料仓4两侧设置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内表壁焊接有加强块8,加强块8上表面设置有平衡板13,滤筛板10下表面两侧焊接有限位杆11,且限位杆11内部设置有轴承16,轴承16内部设置有传动杆7,且传动杆7内侧设置有切割刀12,轴承16两侧设置有注油孔15。

进料管3共安装有两个,且两个进料管3关于储料仓4的竖直中线对称,卡销6的横截面为内嵌式结构,切割刀12共安装有两个,且两个切割刀12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横截面为三角结构,单向阀杆14的横截面为V型结构。

平衡板13上表面设置有水平结构的滚珠,一方面能够对传动杆7起到滚动摩擦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传动杆7的水平状态,不会发生倾斜的现象。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料管3将秸秆物料加入到储料仓4内,卡销6对滤筛板10进行卡扣固定,传动杆7连接到驱动设备,然后液压缸1通过液压伸缩杆挤压推料板2向下移动,使得秸秆物料向下挤压穿过滤筛板10之后沿着出料板9排出,此时传动杆7受到动力推动,进而带动切割刀12沿着出料板9的下表面对秸秆颗粒物料进行切割,而通过注油孔15能够向轴承16内注入润滑油进行润滑,使得该装置完整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