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6334发布日期:2018-07-10 22:08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



背景技术:

在LED生产中,需要配制荧光胶,荧光胶通常包含几种不同的荧光粉粉末、扩散粉或者抗沉淀粉和两种硅胶。每种物料的用量需要精确配比,否则产出的LED良率会受到较大影响,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配比,存在效率低、主观因素大、一致性差、容易加错物料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该设备具有自动上下料系统,且具有较高的配比效率和配比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控制器、上料机构、配粉机构、配胶机构、下料机构以及机械手机构;所述上料机构、配粉机构、配胶机构及下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工作台面上,所述配粉机构与配胶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之间,所述机械手机构安装于所述上料机构、配粉机构、配胶机构及下料机构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配粉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一电子天平、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减震平台、安装于所述减震平台上的减震机构、安装于所述减震机构上的至少一个粉末输送装置组件、通过支撑柱安装于所述减震平台上的漏斗固定块、以及安装于所述漏斗固定块上的至少一个震动漏斗,所述粉末输送装置组件包括一快速粉末输送装置及一慢速粉末输送装置,所述粉末输送装置组件与所述震动漏斗连接,所述粉末输送装置组件的出料口对应第一电子天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配胶机构包括:储胶桶、设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第二电子天平、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至少一套小流量下胶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至少一套大流量下胶装置,所述小流量下胶装置与大流量下胶装置均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驱动气缸上的固定块、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的出胶嘴、与所述出胶嘴连接的液体阀以及与所述液体阀连接的进胶管,所述第二电子天平的位置对应所述出胶嘴设置,所述液体阀通过进胶管与储胶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上的支撑柱、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上的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左右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的前后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上的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料抓组件、以及安装于升降机构上且与所述料抓组件连接的料抓气缸,所述料抓组件包括左、中、右三个料抓。

进一步地,所述配粉配胶机还包括一防尘盖。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均为皮带结构输送装置,所述皮带输送装置包括:左右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左右支撑板上的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安装于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上的皮带、与所述皮带连接的同步轮、与所述同步轮连接的同步带以及与所述同步带连接的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打印机。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扫描器。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还包括设于配粉机构、配胶机构与机械手机构背面的防风罩。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带来的益处有:

1、全自动运行,由于具有自动上下料系统,设备可以全自动运行;

2、效率高,精度高,存在配粉配胶双工位,效率比单工位提升一倍,此外,每种粉体和胶体配置了快、慢两种下料机构,在兼顾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设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配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配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包括:机架11,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控制器1、上料机构2、配粉机构3、配胶机构4、下料机构5以及机械手机构6。所述上料机构2、配粉机构3、配胶机构4及下料机构5设于所述机架11的工作台面13上,所述配粉机构3与配胶机构4位于所述上料机构2与所述下料机构5之间,所述机械手机构6安装于所述上料机构2、配粉机构3、配胶机构4及下料机构5的上方。值得说明的是,上料机构2与下料机构5的位置可以互换,而且,配粉机构3与配胶机构4的位置也可以互换。所述配粉配胶机还包括设于配粉机构3、配胶机构4与机械手机构6背面的一防尘盖10,利用防尘盖10实现防尘效果。

所述配粉机构3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面13上的第一电子天平307、设于所述工作台面13上的减震平台、安装于所述减震平台上的减震机构304、安装于所述减震机构304上的至少一个粉末输送装置组件305、通过支撑柱301安装于所述减震平台上的漏斗固定块302、以及安装于所述漏斗固定块302上的至少一个震动漏斗303,所述粉末输送装置组件305包括一快速粉末输送装置及一慢速粉末输送装置,所述粉末输送装置组件305与所述震动漏斗303连接,所述粉末输送装置组件305的出料口对应第一电子天平307设置,具体的,第一电子天平307位于粉末输送装置组件305的下方,在称量时,料杯放在第一电子天平307上。配粉时,粉末装入震动漏斗303,通过软管下落到粉末输送装置组件305,经粉末输送装置组件305出料口下料,掉入第一电子天平307上的料杯。对于每一种粉体,配有两套粉末输送装置:快速粉末输送装置和慢速粉末输送装置,快速粉末输送装置和慢速粉末输送装置结构相似,一个下粉速度快,一个下粉速度慢,可以很好地解决了配粉速度和精度之间的矛盾。在本实施例中,震动漏斗303的数量为10个,粉末输送装置组件305的数量为5个,故可以支持五种粉体进行配比。

所述配胶机构4包括:储胶桶7、设于所述工作台面13上的第二电子天平411、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13上的支撑架409、设于所述支撑架409上的至少一套小流量下胶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架409上的至少一套大流量下胶装置。所述小流量下胶装置与大流量下胶装置均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409的驱动气缸407、安装于所述驱动气缸407上的固定块406、与所述固定块406连接的出胶嘴404、与所述出胶嘴404连接的液体阀402以及与所述液体阀402连接的进胶管401,所述出胶嘴404能够在驱动气缸407的作用下做伸缩动作。所述第二电子天平411的位置对应所述出胶嘴404设置,所述液体阀402通过进胶管与储胶桶7连接。配胶时,硅胶装入储胶桶7,当储胶桶7通入正气压后,硅胶从储胶桶7经管道流入液体阀402,驱动气缸407伸出,出胶嘴404位于下胶口412上方,液体阀402打开,胶体可以下落到料杯,配胶完毕时,驱动气缸407缩回,出胶嘴404位于下胶口412外侧,防止胶体误掉落。特别地,对于每一种胶体,存在两套下胶装置:大流量下胶装置和小流量下胶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了配胶速度和精度之间的矛盾。在本实施例中,大流量下胶装置和小流量下胶装置分别为4套,从而可以支持四种胶水的配比。

所述机械手机构6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13上的支撑柱601、安装于所述支撑柱601上的支撑板602、安装于所述支撑板602上的左右移动机构603、安装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603上的前后移动机构604、安装于所述前后移动机构604上的升降机构605、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605上的料抓组件、以及安装于升降机构605上且与所述料抓组件连接的料抓气缸605A,所述料抓组件包括左、中、右三个料抓606、607、608,所述料抓气缸605A驱动料抓张开和闭合,用于夹持料杯。料爪组件安装在升降机构605上,受料抓气缸605A控制,可升降运动,升降机构605安装在前后移动机构604上,前后移动机构604安装在左右移动机构603上,左右移动机构603安装在支撑板602上,支撑板602安装在支撑柱601上,因此,三个料爪606、607、608可以打开关闭,上下运动,前后运动,左右运动。上料时,左侧料爪位于上料位,三个料爪同时闭合,升起,向后,向右,向前,落下,打开,经过这个过程,料杯会被向右移动一个工位(此时,上料位料杯移动到配粉位,配粉位料杯移动到配胶位,配胶位料杯移动到下料位);当然,也可反向工作,将下料位料杯移动到配胶位,配胶位料杯到配粉位,配粉位料杯到上料位,以便适应先配胶后配粉的工艺。特别地,整个机械手机构6为了避免粉尘污染,吊装在支撑板602上,左右移动机构603的安装面是最高的,这样做带来的益处是丝杠、导轨上不宜落上粉尘,工作台面13便于清洁。

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用于上下料杯,两者采用皮带结构传送料杯或者圆盘结构传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者均为皮带结构输送装置,所述皮带输送装置包括:左右支撑板201、安装于所述左右支撑板201上的主动转轴203与从动转轴202、安装于主动转轴203与从动转轴202上的皮带208、与所述皮带208连接的同步轮205、与所述同步轮205连接的同步带204以及与所述同步带204连接的电机206。电机206旋转时,可控制皮带208向前或者向后输送。在皮带208的一侧安装有进料检测传感器207,在皮带的一端安装有满料检测传感器209。

所述全自动双工位LED配粉配胶机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打印机与扫描器。本实用新型利用打印机与扫描器可以实现对LED荧光胶进行全自动配比,配比精度高,速度快。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