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凝析气及高温驱替实验的变口径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3694发布日期:2018-09-18 20:4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适用于凝析气及高温驱替实验的变口径冷凝装置,尤其对凝析液的分离、高温条件下驱替实验水汽分离具有良好效果的实验室用小型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室内高温实验中,分离器端的气液分离十分重要。目前所用的冷凝装置基本都具有特定的规格,而实验室进行实验所用的计量设备不可能都完全满足其规格需要,大部分冷凝管都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效率,但这也导致流体在管道中走过的路程增加,从而使部分液体吸附在管壁,增大实验误差。其次,针对实验室通常使用的试管,一般使用冰水浴的办法,但由于驱替实验时间通常很长,冰水的温度很容易上升,降低冷凝效果。在关于凝析气的室内实验中,需要对凝析气与凝析油进行分离,一般所用冷凝液为液氮,但手持液氮装置操作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其可沿需冷却设备的壁面进行一定距离的移动,增强封堵效果,弹性束口器能有效隔绝空气,防止冷却液溢出的适用于凝析气及高温驱替实验的变口径冷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凝析气及高温驱替实验的变口径冷凝装置,所述变口径冷凝装置包括:弹性束口器、循环泵、冷却液池和弹性筒体;

其中,冷却液腔体的顶部通过上旋盖与所述弹性筒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束口器连接,所述冷却液腔体的底部设有下旋盖,所述下旋盖上设有进液阀,所述进液阀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池的出液口连接;

所述上旋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阀,所述出液阀通过连接管路与所述冷却液池连接。

进一步,该变口径冷凝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传感器和阀门,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旋盖的上端,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出液阀与所述冷却液池连接的管路上,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阀门控制连接。

进一步,该装置还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循环泵上。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为恒速恒压泵。

进一步,所述出液阀与所述冷却液池连接的管路为弹性橡胶或塑料管。

进一步,所述弹性筒体为弹性橡胶或塑料筒体,其两端分别粘结在弹性束口器和上旋盖上。

进一步,所述弹性束口器包括上层松紧部、筒体部件和下层松紧部,弹性橡胶或塑料筒体部件分别连接上层松紧部和下层松紧部。

进一步,所述筒体部件为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接冷却液腔体由双层不锈钢制成,双层不锈钢之间为真空层。

其中,弹性束口器包括上层松紧部、弹性橡胶或塑料筒体部件和下层松紧部,弹性橡胶或塑料筒体部件分别连接上层松紧部和下层松紧部。其中,弹性束口器由两层组成,上下两层之间通过弹性橡胶或塑料筒体部件(软胶皮)连接,保证其可沿需冷却设备的壁面进行一定距离的移动,增强封堵效果,弹性束口器能有效隔绝空气,防止冷却液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解决了实验室常用设备(试管,量筒等)无法用于冷却、且人工手持冷却耗时耗力,危险性高的问题,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束口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凝析气及高温驱替实验的变口径冷凝装置,所述变口径冷凝装置包括:弹性束口器6、循环泵8、冷却液池9和弹性筒体12;

其中,冷却液腔体5的顶部通过上旋盖10与所述弹性筒体12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筒体12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束口器6连接,所述冷却液腔体5的底部设有下旋盖11,所述下旋盖11上设有进液阀1,所述进液阀1通过连接管路7与所述循环泵8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8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池9的出液口连接,温度计14设置在所述循环泵8上;

所述上旋10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液阀2,所述出液阀2通过连接管路7与所述冷却液池9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变口径冷凝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传感器15和阀门13,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15设置在所述上旋盖10的上端,所述阀门13设置在所述出液阀2与所述冷却液池9连接的管路上,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15与所述阀门13控制连接,温度计14设置在所述循环泵8上。

所述循环泵8为恒速恒压泵。

所述连接管路为弹性橡胶管或塑料管。

所述弹性筒体12为弹性橡胶或塑料筒体,其两端分别粘结在弹性束口器6和上旋盖10上。

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束口器6包括上层松紧部6-1、筒体部件6-2和下层松紧部6-3,弹性橡胶或塑料筒体部件6-2分别连接上层松紧部6-1和下层松紧部6-3。

所述筒体部件6-2为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

所述接冷却液腔体5由双层不锈钢制成,双层不锈钢之间为真空层。

本装置的原理是:设备充液,打开恒速恒压泵8,关闭阀门13(在冷凝液池9之前),通过进液阀1向冷凝液腔5内注入冷却液至警戒线,液位检测传感器15向阀门13发送控制信号,打开阀门13,同时对恒速恒压泵8进行微调,冷却液由出液阀2流出,其余两个出液阀处于关闭状态(按照实验实际情况,确定最方便的出口阀门),使主体设备内的冷却液面保持不变。放入待冷却的实验仪器开始实验。需要冷却的实验器材(图1虚线所示)由装置上部的弹力束口器6插入冷却液中,冷却液的高度不超过警戒线,警戒线的位置要低于上旋盖10的下表面。上旋盖10与下旋盖11以及冷却液腔体5通过螺纹连接. 弹性束口器6原理与松紧带一致,为了防止冷却液的溢出。弹性筒体12为弹性橡胶或塑料筒体(软胶皮筒体),保证弹性束口器6套在容器表面时,可以进行一定距离的上下移动。弹性束口器6的原理与松紧带一样,起到固定作用。实验过程中通过电子温度计14监测系统温度,当冷却液温度上升失去冷却效果时,及时更换冷却液。

本装置结构简单,解决了实验室常用设备(试管,量筒等)无法用于冷却、且人工手持冷却耗时耗力,危险性高的问题,使用范围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