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气吹扫型热泵渗透蒸发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4714发布日期:2018-10-19 21:5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食品、生物、化工、制药等领域的料液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载气吹扫型热泵渗透蒸发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渗透蒸发是利用料液中不同组分透过膜速率的不同而实现组分分离的技术,可用于食品、生物、化工、制药等领域料液的分离。

渗透蒸发膜工作时,料液中易渗透组分在膜两侧的压力不同,在料液侧压力较高,在膜的另一侧压力较低,在压差推动下,易渗透组分不断从料液侧渗透通过膜到达另一侧,从而使料液中易渗透组分的浓度逐渐降低,难渗透组分的浓度逐渐升高,实现料液中易渗透组分和难渗透组分的分离。

易渗透组分穿膜过程中由液态变为蒸气,需要从料液中吸热;穿膜后的易渗透组分蒸气又需要及时被带走和冷却凝结,以保持易渗透组分在膜两侧适当的压力差,因此,渗透蒸发膜分离装置处理料液时,料液中易渗透组分的气化需要热源,穿膜后易渗透组分的凝结需要冷源,热源和冷源的能耗很大,制约了渗透蒸发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渗透蒸发膜分离过程能耗的载气吹扫型热泵渗透蒸发膜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如附图1所示。包括加热器(1)、渗透蒸发膜组件(2)、载气风机(3)、冷却器(4)、压缩机(5)和节流阀(6);压缩机(5)、加热器(1)的热泵工质流道、节流阀(6)和冷却器(4)的热泵工质流道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构成热泵循环回路,循环回路中充注热泵工质;加热器(1)的料液流道通过管路与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料液侧连接;渗透蒸发膜组件(2) 的载气侧、冷却器(4)的载气流道和载气风机(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构成载气循环回路。

所述的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材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

所述的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型式为板式或管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渗透蒸发膜分离过程的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

1为加热器 2为渗透蒸发膜组件 3载气风机 4为冷却器

5为压缩机 6为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载气吹扫型热泵渗透蒸发膜分离装置,包括加热器1、渗透蒸发膜组件2、载气风机3、冷却器4、压缩机5和节流阀6;压缩机5、加热器1的热泵工质流道、节流阀6和冷却器4的热泵工质流道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构成热泵循环回路,循环回路中充注热泵工质;加热器(1)的料液流道通过管路与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料液侧连接;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载气侧、冷却器4的载气流道和载气风机3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构成载气循环回路;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材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型式为板式或管式。

当料液中的组分需要分离时,压缩机5启动,料液进入加热器1的料液流道,被热泵工质流道内的高温热泵工质加热升温后进入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料液侧,料液在膜表面流动时,料液中的易渗透组分穿过膜到达膜的另一侧,料液中的难渗透组分则被膜截留;随着料液在膜表面的流动,料液中易渗透组分的浓度越来越低,难渗透组分的浓度越来越高,当难渗透组分的浓度达到设定值时,从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右侧排出;易渗透组分在穿膜过程中由液态变为蒸气,到达渗透蒸发膜组件2下部的载气侧,随后被载气带走,进入冷却器4的载气流道,被热泵工质流道内的低温热泵工质冷却,载气中的易渗透组分蒸气被冷凝为液体后从冷却器4的下端排出,载气则在载气风机3的抽吸作用下流出冷却器4后又被送入渗透蒸发膜组件2的载气侧继续循环;冷却器4的热泵工质流道内的低温热泵工质从携带易渗透组分蒸气的载气中吸热后进入压缩机5,被压缩机5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状态,进入加热器1的热泵工质流道,在加热器1内放热给料液后,变为高压中温液态热泵工质进入节流阀6,经节流阀6节流闪蒸后得到低温低压液态热泵工质,再进入冷却器4用于冷却携带易渗透组分蒸气的载气。

热泵工质在热泵循环回路运行时,低温热泵工质为冷却器4提供冷能,实现渗透蒸气冷却凝结;高温热泵工质为加热器1提供热能,实现料液的加热升温;压缩机5仅需消耗少量能量驱动热泵工质在热泵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能耗比渗透蒸发膜组件2单独设置热源和冷源时大幅降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