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储存罐、机组设备及油液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2601发布日期:2018-09-01 03:1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油液除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液储存罐、机组设备及油液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油箱上的空气滤清装置会逐渐失效,使得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会逐渐升高,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会远超过使用标准,这不仅会影响油液品质,而且不利于机组设备的正常使用。

传统的油箱油液除水方式采用外接真空滤油机进行滤油,真空滤油机进行滤油时有时需对整个机组进行停机处理,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且该种滤油方式无法准确掌控油箱内的水分含量,因而无法选择合理时机对油液进行除水,除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油液储存罐、机组设备及油液除水装置,能够提高油液除水效率,保证生产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液除水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设有可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滤清装置;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的出气接头与所述油箱的内部导通;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出气接头与所述除湿装置的进气接头导通,所述控制阀的进气接头用于通入高压气体;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内壁、用于对所述油箱内的油液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及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及所述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上述油液除水装置,包括油箱、除湿装置、控制阀、第一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其中,油箱上设有空气滤清装置,油箱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滤清装置与环境大气保持流通,油箱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利用第一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油箱内部的油液的水分含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除湿装置的出气接头与油箱的内部导通,除湿装置的进气接头与控制阀的出气接头连接,控制阀的进气接头可通入高压气体,控制阀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控制阀的进气通道,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超过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打开控制阀的进气通道,高压气体依次经过控制阀、除湿装置,经除湿装置处理后的干燥气体进入油箱后排挤掉油箱内原有的湿度较高的气体,被排挤的湿度较高的气体通过空气滤清装置之后扩散至大气中,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即控制关闭控制阀的进气通道,从而断开高压气体进入油箱内的通道,当第一检测装置再次检测到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高于预设值时,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实现了对油箱内油液水分含量做到实时检测并实时快速的对油箱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提高了油液除水效率,且能做到不影响机组的使用状态,保证了生产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出气接头与所述除湿装置的进气接头连接,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的进气接头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接头连接。将高压气体通过油气分离装置,对高压气体进行除油处理,从而除去高压气体中残留的油分,以免其进入油箱之后污染油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的出气接头与所述除湿装置的进气接头连接,所述除尘装置的进气接头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接头连接。将高压气体通过除尘装置,对高压气体进行除尘处理,从而除去高压气体中残留的颗粒状杂质,以免其堵塞后续除湿装置的滤芯以及进入油箱之后污染油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装置为空气膜式干燥器,所述空气膜式干燥器的进气接头与所述控制阀的出气接头连接,所述空气膜式干燥器的出气接头与所述油箱的内部导通。将高压气体通过空气膜式干燥器,对高压气体进行干燥、除湿处理,从而除去高压气体中残留的水蒸气,将干燥的高压气体送入油箱以对油箱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装置的出气接头处设有气动门或手动门。在除湿装置的出气接头处设置气动门,当有高压气体流出除湿装置时,气动门自动打开以将高压气体导入油箱内,当无高压气体流出除湿装置时,气动门关闭以防止油箱内的油液蒸汽扩散至除湿装置内从而对滤芯造成污染或腐蚀;在除湿装置的出气接头处设置手动门,当有高压气体流出除湿装置时,手动打开手动门以将高压气体导入油箱内,当对油箱内的除湿处理完成时,手动关闭手动门以防止油箱内的油液蒸汽扩散至除湿装置内从而对滤芯造成污染或腐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及用于对所述油箱内的油液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的检测头,所述移动组件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移动组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内壁,所述移动组件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检测头,所述检测头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和检测头,检测头用于对油箱内的油液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移动组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油箱的内壁,移动组件的第二端设有检测头,利用移动组件的移动功能使得检测头实时完全或部分浸入油液中从而完成对油液的水分含量的检测,利用检测头与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实现对油液的水分含量的实时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浮球,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油箱的内壁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浮球连接,所述浮球上设有所述检测头。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浮球,连接杆的一端与油箱的内壁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浮球连接,浮球完全或部分浸入油液中,浮球上设有检测头,利用连接杆相对油箱内壁的转动,使得浮球在油液中上下浮动,从而使得检测头能够完全或部分浸入油液中从而完成对油液的水分含量的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和报警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滤清装置上、用于对所述空气滤清装置的干燥度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及所述报警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利用设置于空气滤清装置上的第二检测装置对空气滤清装置的干燥度进行检测,当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空气滤清装置的干燥度低于预设值而即将失效时,利用第二检测装置及报警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报警器工作从而提醒更换空气滤清装置。

一种油液储存罐,包括上述的油液除水装置。

油液储存罐包括上述油液除水装置,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油液储存罐的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超过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打开控制阀的进气通道,高压气体依次经过控制阀、除湿装置,经除湿装置处理后的干燥气体进入油箱后排挤掉油箱内原有的湿度较高的气体,被排挤的湿度较高的气体通过空气滤清装置的过滤之后扩散至大气中,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油液储存罐的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即控制关闭控制阀的进气通道,从而断开高压气体进入油箱内的通道,当第一检测装置再次检测到油液储存罐的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高于预设值时,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实现了对油液储存罐的油箱内油液水分含量做到实时检测并实时快速的对油液储存罐的油箱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提高了油液除水效率,且能做到不影响油液储存罐的使用状态,保证了生产效率。

一种机组设备,包括上述的油液除水装置。

机组设备包括上述油液除水装置,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机组设备的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超过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打开控制阀的进气通道,高压气体依次经过控制阀、除湿装置,经除湿装置处理后的干燥气体进入机组设备的油箱后排挤掉油箱内原有的湿度较高的气体,被排挤的湿度较高的气体通过空气滤清装置的过滤之后扩散至大气中,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机组设备的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即控制关闭控制阀的进气通道,从而断开高压气体进入油箱内的通道,当第一检测装置再次检测到机组设备的油箱内油液的水分含量高于预设值时,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实现了对机组设备的油箱内油液水分含量做到实时检测并实时快速的对机组设备的油箱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提高了油液除湿效率,且能做到不影响油液储存罐的使用状态,保证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油液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油液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油液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油箱,200、空气滤清装置,311、浮球,312、连接杆,320、检测头,400、除湿装置,500、控制阀,600、油气分离装置,700、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另一个元件,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油液除水装置,油箱100,油箱100上设有可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滤清装置200;除湿装置400,除湿装置400的出气接头与油箱100的内部导通;控制阀500,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与除湿装置400的进气接头导通,控制阀500的进气接头用于通入高压气体;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油箱100的内壁、用于对油箱100内的油液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及控制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及控制阀500分别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油液除水装置,包括油箱100、除湿装置400、控制阀500、第一检测装置及控制装置,其中,油箱100上设有空气滤清装置200,油箱100内部的气体可以经过空气滤清装置200之后扩散至大气中从而保证油箱内部气压与大气压大致保持一致,油箱100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利用第一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油箱100内部的油液的水分含量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除湿装置400的出气接头与油箱100的内部导通,除湿装置400的进气接头与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连接,控制阀500的进气接头可通入高压气体,控制阀500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打开或关闭控制阀500的进气通道,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超过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打开控制阀500的进气通道,高压气体依次经过控制阀500、除湿装置400,经除湿装置400处理后的干燥气体进入油箱100,根据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当干燥的气体进入密闭油箱100后,会排挤掉一部分油箱100内相对湿度更大的气体,同时油箱100内油液面上的气体湿度降低,水蒸气的分压力下降,对应油内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并通过空气滤清装置200扩散至大气中,从而实现对油液中的水分进行去除的目的,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即控制关闭控制阀500的进气通道,从而断开高压气体进入油箱100内的通道,当第一检测装置再次检测到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高于预设值时,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实现了对油箱100内油液水分含量做到实时检测并实时快速的对油箱100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提高了油液除水效率,且能做到不影响机组的使用状态,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将油液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80mg/L以内,使得油液达到使用标准。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控制装置可以是单片机等具有控制功能的元件或组件。油箱100上的空气滤清装置200可以为空气滤清器或其他能够实现油箱与外界大气实现气体交换作用的装置,空气滤清装置2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空气滤清装置200的数量为两个时,可以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从而提高油液的除水效率。第一检测装置及控制阀500分别与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的方式,例如通过数据线进行信号的传递,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元件的连接方式,例如通过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进行信号的传递。除湿装置400的出气接头与油箱100的内部导通的方式以及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与除湿装置400的进气接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导管等中间元件进行导通或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螺纹配合等方式进行连接,当采用导管等中间元件进行导通或连接时,使得整个除湿装置400的布置方式灵活方便,优选为软管,采用软管时除湿装置400的布置方式更加灵活方便;当直接通过螺纹配合等方式进行连接时,使得整个除湿装置400的布置更加紧凑。高压气体是指气体压力为4barg~12.5barg的气体。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油气分离装置600,油气分离装置600的出气接头与除湿装置400的进气接头连接,油气分离装置600的进气接头与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连接。将高压气体通过油气分离装置600,对高压气体进行除油处理,从而除去高压气体中残留的油分,以免其进入油箱100之后污染油液。

可选的,油气分离装置600为凝聚式过滤器,凝聚式过滤器的出气接头与除湿装置400的进气接头连接,凝聚式过滤器的进气接头与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连接。凝聚式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1μm,滤油含量为0.5ppm,可以更好的对高压气体中残留的油分进行过滤。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除尘装置700,除尘装置700的出气接头与除湿装置400的进气接头连接,除尘装置700的进气接头与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连接。将高压气体通过除尘装置700,对高压气体进行除尘处理,从而除去高压气体中残留的颗粒状杂质,以免其堵塞后续除湿装置400的滤芯以及进入油箱100之后污染油液。

可选的,除尘装置700为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le Air高效空气净化)过滤器,HEPA过滤器的出气接头与除湿装置400的进气接头连接,HEPA过滤器的进气接头与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连接,其过滤精度可达0.3μm,可以更好的对高压气体中残留的灰尘等颗粒物进行过滤。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除湿装置400为空气膜式干燥器,空气膜式干燥器的进气接头与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连接,空气膜式干燥器的出气接头与油箱100的内部导通。将高压气体通过空气膜式干燥器,对高压气体进行干燥、除湿处理,从而除去高压气体中残留的水蒸气,将干燥的高压气体送入油箱100以对油箱100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除湿装置400的出气接头处设有气动门或手动门。在除湿装置400的出气接头处设置气动门,当有高压气体流出除湿装置400时,气动门自动打开以将高压气体导入油箱100内,当无高压气体流出除湿装置400时,气动门关闭以防止油箱100内的油液蒸汽扩散至除湿装置400内从而对滤芯造成污染或腐蚀;在除湿装置400的出气接头处设置手动门,当有高压气体流出除湿装置400时,手动打开手动门以将高压气体导入油箱100内,当对油箱100内的除湿处理完成时,手动关闭手动门以防止油箱100内的油液蒸汽扩散至除湿装置400内从而对滤芯造成污染或腐蚀。

在一个实施例中,油箱100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内壁上设有气动单向阀,气动单向阀的进气接头与除湿装置400的出气接头连接,气动单向阀的出气接头用于向油箱100内通入高压气体。进气口的内壁上设有气动单向阀,当有高压气体流入时,气动单向阀打开以将高压气体导入油箱100内,当对油箱100内的油液除水处理完成时,气动单向阀关闭以防止油箱100内的油液蒸汽扩散至除湿装置400内从而对滤芯造成污染或腐蚀,或防止油箱100内的油液蒸汽扩散至软管中从而腐蚀软管。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及用于对油箱100内的油液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的检测头320,移动组件设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移动组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油箱100的内壁,移动组件的第二端设有检测头320,检测头320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第一检测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和检测头320,检测头320用于对油箱100内的油液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移动组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油箱100的内壁,移动组件的第二端设有检测头320,利用移动组件的移动功能使得检测头320实时完全或部分浸入油液中从而完成对油液的水分含量的检测,利用检测头320与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实现对油液的水分含量的实时监控。

进一步,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杆312和浮球311,连接杆312的一端与油箱100的内壁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浮球311连接,浮球311上设有检测头320。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杆312和浮球311,连接杆312的一端与油箱100的内壁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浮球311连接,浮球311完全或部分浸入油液中,浮球311上设有检测头320,利用连接杆312相对油箱100内壁的转动,使得浮球311随油液量的变化上下浮动,从而使得检测头320能够完全或部分浸入油液中从而完成对油液的水分含量的检测。移动组件还可以为能够伸缩的电动伸缩件,电动伸缩件的一端固设于油箱100的内壁、另一端设有检测头320,电动伸缩件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动伸缩件的伸缩运动使得检测头320能够完全或部分浸入油液中从而完成对油液的水分含量的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油液水分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油液水分传感器设置于油箱100的内壁,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油箱100的顶壁。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油液水分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油液水分传感器设置于油箱100的内壁与油液接触以测量油液中的水分含量,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油箱100的顶壁以对油箱内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油液水分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协同作用采集油箱100内的水分含量信息以判断是否需要对油箱100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检测装置和报警器,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空气滤清装置200上、用于对空气滤清装置200的干燥度进行检测,第二检测装置及报警器分别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利用设置于空气滤清装置200上的第二检测装置对空气滤清装置200的干燥度进行检测,当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空气滤清装置200的干燥度低于预设值而即将失效时,利用第二检测装置及报警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由控制装置控制报警器工作从而提醒需要更换空气滤清装置200。警报器可以为灯光类的警示装置也可以为声音提示类的警报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储气装置,储气装置用于为油箱100除湿装置400提供高压气体,储气装置的出气接头与控制阀500的进气接头连接。利用储气装置储存高压气体,使得整个除湿装置400不需受到环境的制约,即使外界没有压缩气源也可实时对油箱100进行除湿处理。储气装置可以是一个储存有高压气体的储气罐,还可以是一个连有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只需满足能为油箱100除湿装置400提供压缩空气即可。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进行组合,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油箱100除湿装置400包括油箱100、除湿装置400、控制阀500、第一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油气分离装置600及除尘装置700,其中,除湿装置400的出气接头与油箱100的内部导通,除湿装置400的进气接头与除尘装置700的出气接头连接,除尘装置700的进气接头与油气分离装置600的出气接头连接,油气分离装置600的进气接头与控制阀500的出气接头连接,控制阀500的进气接头可通入高压气体,利用高压气体依次通过控制阀500、油气分离装置600、除尘装置700及除湿装置400,使得进入油箱100内的压缩空气干燥、无杂质,不会对油箱100内的油液造成污染,同时,油气分离装置600和除尘装置70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使用或单独使用,例如,高压气体可以是依次通过油气分离装置600、除尘装置700及除湿装置400,也可以是依次通过除尘装置700、和除湿装置400,也可以是依次通过油气分离装置600和除湿装置40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让控制阀500的进气接头与储气装置的出气接头连接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涉及到一种油液储存罐,包括上述的油液除水装置。

上述实施例的油液储存罐包括上述油液除水装置,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油液储存罐的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超过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打开控制阀500的进气通道,高压气体依次经过控制阀500、除湿装置400,经除湿装置400处理后的干燥气体进入油箱100,根据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当干燥的气体进入密闭油箱100后,会排挤掉一部分油箱100内相对湿度更大的气体,同时油液储存罐的油箱100内油液面上的气体的湿度降低,水蒸气的分压力下降,对应油内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并通过空气滤清装置200之后扩散至大气中,从而实现对油液中的水分进行去除的目的,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油液储存罐的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即控制关闭控制阀500的进气通道,从而断开高压气体进入油箱100内的通道,当第一检测装置再次检测到油液储存罐的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高于预设值时,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实现了对油液储存罐的油箱100内油液水分含量做到实时检测并实时快速的对油液储存罐的油箱100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提高了油液除水效率,且能做到不影响油液储存罐的使用状态,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将油液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80mg/L以内,使得油液达到使用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涉及到一种机组设备,包括上述的油液除水装置。

上述实施例的机组设备包括上述油液除水装置,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机组设备的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超过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打开控制阀500的进气通道,高压气体依次经过控制阀500、除湿装置400,经除湿装置400处理后的干燥气体进入油箱100,根据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当干燥的气体进入密闭油箱100后,会排挤掉一部分油箱100内相对湿度更大的气体,同时机组设备的油箱100内油液面上的气体的湿度降低,水蒸气的分压力下降,对应油内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并通过空气滤清装置200之后扩散至大气中,从而实现对油液中的水分进行去除的目的,当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机组设备的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控制装置即控制关闭控制阀500的进气通道,从而断开高压气体进入油箱100内的通道,当第一检测装置再次检测到机组设备的油箱100内油液的水分含量高于预设值时,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实现了对机组设备的油箱100内油液水分含量做到实时检测并实时快速的对机组设备的油箱100内的油液进行除水处理,提高了油液除水效率,且能做到不影响机组设备的使用状态,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将油液中的水分含量降低至80mg/L以内,使得油液达到使用标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