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苏打脱硫的干法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0824发布日期:2018-09-21 22:32阅读:10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苏打脱硫的干法脱硫塔。



背景技术:

干法烟气脱硫是指应用粉状或粒状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来脱除烟气中含硫化物的气体。干法脱硫技术为气固非均相反应,气固两项的充分混合是干法脱硫技术的难题,也是制约干法脱硫效率和干法脱硫塔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干法烟气脱硫的主要设备为脱硫塔,传统的脱硫塔主要由文丘里管、筒体、进出口烟道等组成,文丘里管的作用是使该区气流形成湍流互相撞击和摩擦,使脱硫剂表面形成的副产物脱落,从而使脱硫剂颗粒表面裸露,进一步发生脱硫反应。传统干法流化床的入口文丘里,仅为提高烟气流速,保证脱硫剂粉末的流化,防止塌床,但是无法解决干法脱硫气固混合难的难题。由于干法脱硫气固混合难,导致的脱硫效率较低、干法脱硫塔高耸,而且经济性差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小苏打脱硫的干法脱硫塔,能够实现烟气和脱硫剂小苏打粉在微观层面的湍流混合,延长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反应时间,减少脱硫塔的高度,降低投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小苏打脱硫的干法脱硫塔,包括烟气整流装置、小苏打粉旋流喷射装置、脱硫塔内筒体和脱硫塔外筒体;烟气进管与所述烟气整流装置的底部连通;所述烟气整流装置的顶部通过连通管与所述脱硫塔内筒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小苏打粉旋流喷射装置的出口与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脱硫塔内筒体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外筒体内,且所述脱硫塔内筒体的顶部与所述脱硫塔外筒体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整流装置为圆形多孔装置,且所述烟气整流装置的侧壁为向内凹陷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小苏打粉旋流喷射装置采用三点切向喷射,切向角度为10°。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内筒体为直筒型。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外筒体为直筒型,所述脱硫塔外筒体的上顶板为平板,所述脱硫塔外筒体的下底板为斜板。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外筒体的侧壁上设有烟气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外筒体的下底板沿其与烟气出口相对的一侧的连接处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外筒体的下底板的倾斜角度为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小苏打脱硫的干法脱硫塔通过烟气整流装置和小苏打粉旋流喷射装置实现了烟气和脱硫剂小苏打粉在微观层面的湍流混合,延长了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反应时间,提高了脱硫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小苏打脱硫的干法脱硫塔通过设置干法脱硫塔内外筒体减少了脱硫塔的高度,降低了投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法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气整流装置,2、小苏打粉旋流喷射装置,3、脱硫塔内筒体,4、脱硫塔外筒体,5、烟气进管,6、连通管,7、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小苏打脱硫的干法脱硫塔,包括烟气整流装置1、小苏打粉旋流喷射装置2、脱硫塔内筒体3和脱硫塔外筒体4;烟气进管5与所述烟气整流装置1的底部连通;所述烟气整流装置1的顶部通过连通管6与所述脱硫塔内筒体3的底部连通;所述小苏打粉旋流喷射装置2的出口与所述连通管6连通;所述脱硫塔内筒体3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外筒体4内,且所述脱硫塔内筒体3的顶部与所述脱硫塔外筒体4的上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塔前设置气流整流装置和小苏打的旋流喷射,提高气流以及小苏打粉末的湍流程度,加强颗粒表面微观的湍流和传质,增大了小苏打与烟气中SO2的接触面积,延长了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反应时间,提高了脱硫效率,使单塔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减少了脱硫剂小苏打粉的用量,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设置脱硫塔内筒体和脱硫塔外筒体,使烟气转向,极大的降低了脱硫塔的高度,降低了投资。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整流装置1为圆形多孔装置,且所述烟气整流装置1的侧壁为向内凹陷的弧形;每个孔直径800mm,开孔内道为弧形,中间直径为500mm。

进一步地,所述小苏打粉旋流喷射装置2采用三点切向喷射,切向角度为10°。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内筒体3为直筒型,烟气由下向上流动,烟气流速控制在15~25m/s。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外筒体4为直筒型,所述脱硫塔外筒体4的上顶板为平板,所述脱硫塔外筒体4的下底板为斜板。烟气经过上顶板后烟气流向发生改变,烟气由上向下流动,烟气流速控制在15~25m/s,烟气在脱硫塔内外筒体停留时间合计1~2s,使烟气的湍流和小苏打粉末的混合进一步加强,同时在脱硫塔外筒体4中持续反应降低烟气中SO2的浓度,烟气经过下底板时在斜板的作用下会反生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外筒体4的侧壁上设有烟气出口7,所述脱硫塔外筒体4的下底板沿其与烟气出口7相对的一侧的连接处向下倾斜设置,斜板对气流进行导流,这样净化的烟气经过斜板反生转向,从与斜板相对的烟气出口7排出;同时斜板能够避免小苏打粉末在底板的积料。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外筒体4的下底板的倾斜角度为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法脱硫塔处理含硫烟气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未处理的含硫烟气通过烟气进管5进入烟气整流装置1,使烟气处于高度湍流状态;

二、研磨后的小苏打粉末通过气力输送至小苏打旋流喷射装置2,通过切向高速喷射,进入连通管6,实现与湍流烟气的湍流混合,小苏打颗粒表面发生脱硫反应,通过烟气高度湍流,降低了小苏打颗粒表面传质气膜厚度,极大的促进了气固两相的传质;

小苏打脱硫反应如下:

在高温下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Na2CO3、H2O和CO2。

新产生的碳酸钠Na2CO3在生成瞬间有高度的反应活性,可自发地与烟气中的硫氧化物进行下列反应:

三、烟气通过夹带小苏打粉末通过脱硫塔内筒体3,在此持续反应,使烟气中的SO2持续降低;

四、烟气通过夹带小苏打粉末从脱硫塔内筒体3进入脱硫塔外筒体4内,经过脱硫塔外筒体4的上顶板进行烟气流向改变,使烟气的湍流和小苏打粉末的混合进一步加强,同时在脱硫塔外筒体4中持续反应降低烟气中SO2的浓度;

五、通过脱硫塔外筒体4的下底板的斜板,对气流进行导流,反应后的净化烟气夹带小苏打粉末从脱硫塔烟气出口7排出;同时斜板能够避免小苏打粉末在底板的积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法脱硫塔解决了干法脱硫气固混合难,导致的脱硫效率低和干法脱硫塔高耸,经济性差等缺点。通过入口烟气整流装置1和小苏打旋流喷射装置2实现烟气和脱硫剂小苏打粉在微观层面的湍流混合,能够有效降低颗粒表面气固传质的气膜厚度,加强两相传质,增大了小苏打与烟气中SO2的接触面积,延长了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反应时间,提高了脱硫效率,减少了脱硫剂小苏打粉的用量,降低了运行成本;通过将脱硫塔的筒体设计成内外筒体的形式,减少了脱硫塔的高度,降低了投资投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