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分离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9127发布日期:2018-09-21 22:1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分离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分离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动植物原料往往可以被加工成各种产品,如羊毛可以加工成羊毛衫,玉米可以加工成玉米面等等,但是这些动植物原料的加工过程中会有许多废弃物被随意丢弃,十分浪费,比如农作物加工后废弃的秸秆,而实际上秸秆除了还田外,可加工成可再生生物油、造纸原料等,然而秸秆具有一定的长度,需对进行粉碎处理后得到较小颗粒方便加工,传统的手工切碎方式较为费力,而且效率低下,存在较大弊端,无法满足现有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分离提取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分离提取装置,包括主机体和设置在所述主机体底面四周长短不同的四条支撑立脚,所述主机体中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盛装筒,所述盛装筒中左右贯穿设置有横轴,所述横轴上固定设置有多片刀片,所述横轴右端与所述盛装筒右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横轴左端穿出所述所述容纳腔向左延伸伸进动力传输腔中,所述横轴左端固定设置有被动锥状轮,所述动力传输腔中设置有与所述锥状轮齿合连接的主动锥状轮,所述主动锥状轮上下贯穿固设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向上伸出所述动力传输腔且所述主转轴顶部动力配合连接有驱动电动机,所述主转轴向下延伸进偏转驱动腔,所述主转轴底部与所述偏转驱动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主转轴在所述偏转驱动腔中外周固定设置有驱动偏转轮,所述盛装筒顶部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顶部连通设置有通向所述主机体外部的进口,所述盛装筒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底部连通设置有通腔,所述通腔底部连通设置有锥状腔,所述锥状腔中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破碎辊轴,所述破碎辊轴外周设置有破碎齿,所述破碎辊轴后端与转动电动机的输出轴动力连接,所述锥状腔底部连通设置有分隔腔,所述分隔腔底部连通设置有推出腔,所述分隔腔左右两侧连通设置有滑腔,所述滑腔中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主机体底部设置有照明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组件包括所述滑腔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左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件,所述分隔板件中间设置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与所述分隔腔大小相等,所述驱动偏转轮与所述分隔板件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所述驱动偏转轮可以向右伸进所述滑腔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出腔内底壁中固定嵌设有推出电动机,所述推出电动机顶面动力配合连接有推出转轴,所述推出转轴外周等间距固定设置多片推出板,所述推出腔左侧固定连通设置有导出斜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机体底部端面左侧的灯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座右侧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照明灯外周固设有聚光灯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运转,驱动电动机带动主转轴转动,主转轴带动主动锥状轮和驱动偏转轮转动,主动锥状轮带动被动锥状轮以及横轴转动,从而横轴带动刀片对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控制转动电动机转动,转动电动机带动破碎辊轴转动对落下的废弃物进行二次破碎。

2.通过驱动偏转轮转动,当驱动偏转轮靠近圆心一端与分隔板件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时,分隔板件位于滑腔最左端且分隔板件左端伸进偏转驱动腔中,通过孔与分隔腔相对且相通,当驱动偏转轮远离圆心一端与分隔板件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时,分隔板件对分隔腔起到分隔阻拦作用,从而实现间歇性将原料从锥状腔中排进推出腔中,推出电动机运转带动推出转轴转动,推出转轴带动推出板逐批次将原料推出推出腔外。

3.本发明结构简单,破碎充分,自动实现间歇性排料,防止废物原料堵塞在机体中,同时方便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新型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分离提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驱动偏转轮远离圆心一端与分隔板件左端抵压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分离提取装置,包括主机体10和设置在所述主机体10底面四周长短不同的四条支撑立脚16,所述主机体10中部设置有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中设置有盛装筒20,所述盛装筒20中左右贯穿设置有横轴12,所述横轴12上固定设置有多片刀片11,所述横轴12右端与所述盛装筒20右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横轴12左端穿出所述所述容纳腔21向左延伸伸进动力传输腔32中,所述横轴12左端固定设置有被动锥状轮33,所述动力传输腔32中设置有与所述锥状轮33齿合连接的主动锥状轮34,所述主动锥状轮34上下贯穿固设有主转轴31,所述主转轴31向上伸出所述动力传输腔32且所述主转轴31顶部动力配合连接有驱动电动机24,所述主转轴31向下延伸进偏转驱动腔37,所述主转轴31底部与所述偏转驱动腔37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主转轴31在所述偏转驱动腔37中外周固定设置有驱动偏转轮38,所述盛装筒20顶部设置有通口22,所述通口22顶部连通设置有通向所述主机体10外部的进口23,所述盛装筒20底部设置有出口17,所述出口17底部连通设置有通腔18,所述通腔18底部连通设置有锥状腔25,所述锥状腔25中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破碎辊轴26,所述破碎辊轴26外周设置有破碎齿27,所述破碎辊轴26后端与转动电动机的输出轴动力连接,所述锥状腔25底部连通设置有分隔腔42,所述分隔腔42底部连通设置有推出腔49,所述分隔腔42左右两侧连通设置有滑腔14,所述滑腔14中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主机体10底部设置有照明装置。

其中,所述分隔组件包括所述滑腔14右侧内壁上固定设置的压缩弹簧15,所述压缩弹簧15左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件41,所述分隔板件41中间设置有通过孔42,所述通过孔42与所述分隔腔42大小相等,所述驱动偏转轮38与所述分隔板件41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所述驱动偏转轮38可以向右伸进所述滑腔14中,当所述驱动偏转轮38靠近圆心一端与所述分隔板件41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时,所述分隔板件41位于所述滑腔14最左端且所述分隔板件41左端伸进所述偏转驱动腔37中,所述通过孔42与所述分隔腔42相对且相通,当所述驱动偏转轮38远离圆心一端与所述分隔板件41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时,所述分隔板件41对所述分隔腔42起到分隔阻拦作用,从而实现间歇性将原料从锥状腔25中排进所述推出腔49中。

其中,所述推出腔49内底壁中固定嵌设有推出电动机45,所述推出电动机45顶面动力配合连接有推出转轴44,所述推出转轴44外周等间距固定设置多片推出板43,所述推出腔49左侧固定连通设置有导出斜管47,所述推出板43逐批次将原料推出所述推出腔49外。

其中,所述照明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机体10底部端面左侧的灯座6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座61右侧的照明灯62,所述照明灯62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照明灯62外周固设有聚光灯罩63,从而方便光线不佳条件下作业。

在初始位置状态时,所述驱动电动机24、所述推出电动机45和所述转动电动机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驱动偏转轮38远离圆心一端与所述分隔板件41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所述分隔板件41对所述分隔腔42起到分隔阻拦作用;

当需要对废弃物进行破碎加工时,将废弃物倒进所述盛装筒20中,控制所述驱动电动机24运转,所述驱动电动机24带动所述主转轴31转动,所述主转轴31带动所述主动锥状轮34和驱动偏转轮38转动,所述主动锥状轮34带动所述被动锥状轮33以及所述横轴12转动,从而所述横轴12带动所述刀片11对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同时控制所述转动电动机转动,所述转动电动机带动所述破碎辊轴26转动对落下的废弃物进行二次破碎;所述驱动偏转轮38转动,当所述驱动偏转轮38靠近圆心一端与所述分隔板件41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时,所述分隔板件41位于所述滑腔14最左端且所述分隔板件41左端伸进所述偏转驱动腔37中,所述通过孔42与所述分隔腔42相对且相通,当所述驱动偏转轮38远离圆心一端与所述分隔板件41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时,所述分隔板件41对所述分隔腔42起到分隔阻拦作用,从而实现间歇性将原料从锥状腔25中排进所述推出腔49中,所述推出电动机45运转带动所述推出转轴44转动,所述推出转轴44带动所述推出板43逐批次将原料推出所述推出腔49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运转,驱动电动机带动主转轴转动,主转轴带动主动锥状轮和驱动偏转轮转动,主动锥状轮带动被动锥状轮以及横轴转动,从而横轴带动刀片对废弃物进行初步破碎;控制转动电动机转动,转动电动机带动破碎辊轴转动对落下的废弃物进行二次破碎。

2.通过驱动偏转轮转动,当驱动偏转轮靠近圆心一端与分隔板件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时,分隔板件位于滑腔最左端且分隔板件左端伸进偏转驱动腔中,通过孔与分隔腔相对且相通,当驱动偏转轮远离圆心一端与分隔板件左端抵压配合连接时,分隔板件对分隔腔起到分隔阻拦作用,从而实现间歇性将原料从锥状腔中排进推出腔中,推出电动机运转带动推出转轴转动,推出转轴带动推出板逐批次将原料推出推出腔外。

3.本发明结构简单,破碎充分,自动实现间歇性排料,防止废物原料堵塞在机体中,同时方便收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