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刮刀的贴剂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2109发布日期:2018-09-04 22:1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贴剂的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刮刀的贴剂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医药领域中,贴剂的使用及其广泛,医疗效果也很好。贴剂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制胶、送布、膏药涂覆、剪切、包装等几个过程。其中制胶、送布、膏药涂覆、缺陷检测、高速切片是膏剂关键的生产工艺,直接影响到膏药的生产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收益。

目前国内的贴剂生产线基本都处在手工状态,大多数生产设备为生产厂家自行设计,装备标准不统一、技术含量低、精度低、可靠性差、产品质量一致性差。其中药膏涂覆的厚度无法精确控制是突出问题,质量监控靠经常停车进行人工抽检,生产效率低,次品、废品率高。且多数厂家为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药膏厚度标准,通过增加药膏的涂布厚度来使得所有产品都达到标准,降低次品、废品率,但实际上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因药膏涂敷厚度造成的成本损失约占成本的10%-30%。国内部分企业引进有国外多采用的热溶法工艺来生产贴剂,虽然该生产工艺和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但以汽油等介质作为溶剂使产品生产过程危险性大,产品质量具有风险;此外现有的药膏刮涂装置都是只设置有一个刮刀机构,采用的事一次刮涂操作,只对上料药膏团进行一次刮涂操作,涂覆在药膏底布上的药膏厚度会有明显的不可控制的波动变化,同时上料药膏团是呈厚度很厚的团状,进行一次刮涂直接达到制定厚度必然需要降低刮涂速度,因此会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及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贴剂生产,具有检测药膏厚度并能控制药膏厚度的功能的贴剂生产线。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刮刀的贴剂生产线,依次设有药膏自动检测涂覆系统、风干冷却装置、扩布展布装置和卷布装置;所述药膏自动检测涂覆系统包括:药膏涂覆装置和检测装置,且所述药膏涂覆装置设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上游。

具体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移动支架、x射线厚度检测器、往复驱动机构和往复控制系统;所述移动支架设有横梁;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正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供贴剂穿过的检测间隙;所述厚度检测器设于所述横梁,并在所述往复驱动机构驱动下和所述往复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在所述横梁两端之间往复移动;所述药膏涂覆装置包括:机架、涂布底板、两个刮刀装置、四个升降机构和pc控制装置;所述涂布底板设于所述机架上端,两个所述刮刀装置沿着贴剂运动方向依次相互平行设于所述涂布底板上方,并与所述涂布底板上表面之间设有供贴剂通过的刮涂间隙;四个所述升降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刮刀装置的两端连接;所述pc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和所述升降机构电联接,使其根据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的检测信号调节所述刮刀装置底面与所述涂布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刮涂间隙。

具体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驱动轮、从动轮和环形传动带;所述上驱动梁和所述下驱动梁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侧壁设有滑动条窗;所述驱动轴竖直设于所述移动支架的侧面,并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驱动轮设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驱动轴上下两端;所述环形传动带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其两端分别套设于对应位置设有的所述从动轮;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射端穿过所述滑动条窗,并与所述环形传动带的一侧固定;所述驱动电机驱与所述驱动轮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环形传动带转动,所述环形传动带带动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射端沿所述横梁移动。

更优的,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厚度检测器移动轨迹平行;所述接收端和所述发射端分别与对应位置设有的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更优的,所述往复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正反转动情况,进而控制所述厚度检测器沿所述横梁做往复移动的情况。

更优的,所述刮刀装置包括:底座和刮刀;所述底座两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刮刀设于所述底座底面,并垂直指向所述涂布底板的上表面。

更优的,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涂布底板的进料端的侧面设有一对挡料板,两块挡料板分别设于所述底座的两端,位于所述涂布底板的上方,并与所述涂布底板的上表面垂直,所述底座和所述挡料板均设有加热装置。

更优的,所述刮刀装置还包括预压辊筒;所述预压辊筒与所述刮刀平行设置,所述预压辊筒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块所述挡料板;所述预压辊筒与所述涂布底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预压间隙。

更优的,所述挡料板设有纵向滑轨和与所述纵向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转轴座,所述预压辊筒的两端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料板的所述滑动转轴座。

更优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蜗轮蜗杆升降装置和连接滑块;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横向杆件连接,并驱动其转动;所述连接滑块侧面与所述底座的端部固定,其底面与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纵向杆件的端部固定;所述连接滑块在所述机架侧面设有的滑轨内上下滑动;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的横向杆件的端部设有手轮。

更优的,所述风干冷却装置由管道和设置于管道中部的用于承载运输贴剂的运输线组成;所述管道的顶部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另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管道的底部设有冷水板,所述冷水板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运输线由若干个辊筒组成。

更优的,所述扩布展布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设置于支撑框架的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至有两个,两个所述扩布展辊上下叠置;所述卷布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框架。

更优的,所述卷布装置设有纵向切刀,所述纵向切刀包括多根沿贴剂运动方向设置的分条刀片。

本发明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具有双刮刀的贴剂生产线,其根据上料药膏的厚度,利用多重刮刀装置对药膏进行多层次快速刮涂,又利用x射线来检测贴剂中药膏的厚度,并根据检测到的厚度值对刮刀装置进行调节;使得所述贴剂生产线能更加快速高效、精准的控制药膏的涂覆厚度,使得生产出来的贴剂中药膏层既达到国家标准厚度值,又不会过厚,既保证了贴剂的质量,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往复驱动机构与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装配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药膏涂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膏涂覆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膏自动检测涂覆系统的反馈控制系的控制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其中:检测装置10,移动支架100,横梁110,上驱动梁120,下驱动梁130,滑动条窗150,滑杆160,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发射端210,接收端220,往复驱动机构300,驱动电机310,驱动轴320,驱动轮330,从动轮340,环形传动带350,药膏涂覆装置20,机架400,涂布底板410,刮刀装置420,底座421,刮刀422,挡料板423,预压辊筒424,升降机构430,伺服电机431,蜗轮蜗杆升降装置432,横向杆件433,纵向杆件434,连接滑块435,手轮440,风干冷却装置30,管道510,进风口511,出风口512,冷水板520,括布展布装置40,支撑框架521,主动辊522,纵向切刀5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9所示,一种具有双刮刀的贴剂生产线,依次设有药膏自动检测涂覆系统、风干冷却装置30、扩布展布装置40和卷布装置;所述药膏自动检测涂覆系统包括:药膏涂覆装置20和检测装置10,且所述药膏涂覆装置20设于所述检测装置的上游;如图1-3所示,所述检测装置10包括移动支架100、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往复驱动机构300和往复控制系统;所述移动支架100设有横梁110;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包括发射端210和接收端220;所述发射端210和所述接收端220始终正对设置且二者之间设有供贴剂穿过的检测间隙;所述厚度检测器设于所述横梁110,并在所述往复驱动机构300驱动下和所述往复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在所述横梁110两端之间往复移动。如图4-7所示,所述药膏涂覆装置20包括:机架400、涂布底板410、两个刮刀装置420、四个升降机构430和pc控制装置;所述涂布底板410设于所述机架400上端,两个所述刮刀装置420沿着贴剂运动方向依次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涂布底板410上方,并与所述涂布底板410上表面之间设有供贴剂通过的刮涂间隙;四个所述升降机构430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400两侧,并分别与所述刮刀装置420的两端连接;所述pc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和所述升降机构430电联接,使其根据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的检测信号调节所述刮刀装置420底面与所述涂布底板410上表面之间的刮涂间隙。

如图8所示,所述药膏自动检测涂覆系统采用反馈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控制,所述反馈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先在所述pc控制装置中参照相关标准设定一个药膏厚度标准值并进行预生产,预生产出来的贴剂穿过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对贴剂的厚度进行检测并将药膏层厚度检测值传输给所述pc控制装置中,所述pc控制装置接收到药膏层厚度检测值后,将该检测值与药膏厚度标准值进行对比;当药膏厚度检测值低于药膏厚度标准值时,所述pc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30使得所述刮刀装置420相对于所述涂布底板410的上表面上升,从而增加贴剂中药膏层的厚度;反之,当药膏厚度检测值高于药膏厚度标准值时,所述pc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降机构430使得所述刮刀装置420相对于所述涂布底板410的上表面下降,从而增加贴剂中药膏层的厚度;贴剂的生产过程中有了这样一个具有检测、反馈、执行到检测的闭环控制系统后,使得生产出来的贴剂中药膏的厚度始终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进一步使得贴剂的生产实自动化、现高效化、加工精准化。

完成了药膏涂覆工艺后的贴剂在没有切割前是呈带状的,贴剂从所述发射端210和接收端220之间设有的检测间隙中穿过;所述厚度检测器采用x射线对贴剂进行检测,所述发射端210发出的x射线穿过贴剂时会被药膏吸收一部分,剩余部分的x射线会被所述接收端220接收,所述厚度检测器通过电离、电流分析后,将检测信号传出。所述往复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往复驱动机构300驱动所述厚度检测器,使得所述厚度检测器能按照预设规律在所述横梁110上往复移动,从而更加全面的检测到贴剂整体的厚度,并将该检测信号传出。

其利用x射线来检测贴剂中药膏的厚度,并根据检测到的厚度值对刮刀装置420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刮涂间隙的大小的调节与控制,使得所述贴剂生产线能更加简单、快速、精准的控制药膏的涂覆厚度,使得生产出来的贴剂中药膏层既达到国家标准厚度值,又不会过厚,既保证了贴剂的质量又节约了生产成本。

如图1-3所示,所述移动支架100包括上驱动梁120和下驱动梁130两根所述横梁110;所述发射端210设于所述上驱动梁120,所述接收端220正对于所述发射端210并设于所述下驱动梁130。如果采用一个横梁110来驱动所述发射端210和所述接收端220,在驱动机构上设置难度大,因为很难保证发射端210和所述接收端220之间存在稳定的检测间隙;而且,采用一个横梁110驱动整个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移动,每次移动方向发生变化时,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的一端必定由于惯性出现延迟驱动现象,会导致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出现局部晃动,甚至导致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与贴剂直接接触,损毁贴剂。因此采用上下两个横梁110分别驱动所述发射端210和所述接收端220,及解决上述问题,又使得所述检测装置10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所述往复驱动机构300包括驱动电机310、驱动轴320、驱动轮330、从动轮340和环形传动带350;所述上驱动梁120和所述下驱动梁130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侧壁设有滑动条窗150;所述驱动轴320竖直设于所述移动支架100的侧面,并位于所述横梁110的两端;所述驱动轮330设于所述驱动轴320,所述从动轮340设于所述驱动轴320上下两端;所述环形传动带350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其两端分别套设于对应位置设有的所述从动轮340;所述接收端220和所述发射端210穿过所述滑动条窗150并与所述环形传动带350的一侧固定;所述驱动电机310驱与所述驱动轮330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驱动轮330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环形传动带350转动,所述环形传动带350带动所述接收端220和所述发射端210沿所述横梁110移动。所述支架侧都设有驱动电机310、驱动轴320、驱动轮330和从动轮340,并且两侧对应位置的两个所述从动轮340通过套接在一个所述环形传动带350上,所述接收端220和所述发射端210再固定在环形传动带350上;使得所述接收端220和所述发射端210在支架两侧设有的两个驱动电机310共同驱动下实现稳定的、快速的移动。

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滑杆160,所述滑杆160与所述厚度检测器移动轨迹平行;所述接收端220和所述发射端210分别与对应位置设有的所述滑杆160滑动连接。如果不设置所述滑杆160,所述接收端220和所述发射端210的重量都会承载在所述环形传动带350上,导致环形传动带350下垂,甚至与所述容纳腔底部接触,使得环形传动带350的转动阻力变大甚至卡死;设置所述滑杆160后,所述发射端210和所述接收端220的重量会承载在所述滑杆160上,进而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得所述检测装置10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

所述往复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10正反转动情况,进而控制所述厚度检测器沿所述横梁110做往复移动的情况。所述plc系统可根据生产贴剂时使用的布料宽度,以及设定药膏厚度的大小来控制所述往复驱动机构300的工作,进而控制所述x射线厚度检测器200在横梁110上的移动情况。

如图4-7所示,所述刮刀装置420包括:底座421和刮刀422;所述底座421两端与所述升降机构430连接;所述刮刀422设于所述底座421底面,并垂直指向所述涂布底板410的上表面。所述底座421为所述刮刀422的安装提供了安装位置,所述升降机构430带动所述底座421升降,进而带动所述底座421底面设有的刮刀422升降,从而起到调节刮刀422与所述涂布底板41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的刮涂间隙的大小。

如图4-7所示,所述底座421靠近所述涂布底板410的进料端的侧面设有一对挡料板423,两块挡料板423分别设于所述底座421的两端,位于所述涂布底板410的上方,并与所述涂布底板410的上表面垂直,所述底座421和所述挡料板均设有加热装置。在进行药膏涂覆工艺时,先让布料紧贴所述涂布底座421上表面穿过所述刮涂间隙,再将药膏下料至布料的上表面,所述挡料板423将药膏始终挡在布料的上表面,避免药膏从所述涂布底板410两侧漏出;下料在所述涂布底板410上表面的药膏,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自身的温度会变低,柔软度和粘度都会下降,很不利于药膏涂覆到布料上,因此必须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才能保证药膏自身的温度和粘度。

如图7所示,所述刮刀装置420还包括预压辊筒424;所述预压辊筒424与所述刮刀422平行设置,所述预压辊筒424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块所述挡料板423;所述预压辊筒424与所述涂布底板41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预压间隙。

所述预压辊筒424设置于所述涂布底板410的进料端上方,其可以在所述挡料板410上转动,当厚度很大团状药膏上料至涂布底板410上时,所述涂布底板410上的贴剂底布承载这药膏移动的同时所述预压辊筒424滚动,此时药膏很自然的会逐渐被所述预压辊筒424挤压并进料至所述刮刀装置420处;设置所述预压辊筒424后,药膏上料后自动进行挤压入料无需人力推压,此外经过预压后的药膏会呈现厚度薄的带状进入所述刮刀装置420,所述刮刀装置420刮除的药膏厚度更薄,刮涂操作可以更快,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所述挡料板423设有纵向滑轨和与所述纵向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转轴座,所述预压辊筒424的两端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挡料板423的所述滑动转轴座。

所述预压辊筒424可以相对于所述挡料板423即相对于所述涂布底板410的上表面纵向升降移动,使得所述预压辊筒424在对药膏进行预压时,可以根据上料的药膏团的厚度调节自身与所述涂布底板410之间的预压间隙高度,保证预压的速度和后续加工的效率,也能适应更多不同软硬度药膏的预压操作。

如图4-7所示,所述升降机构430包括:伺服电机431、蜗轮蜗杆升降装置432和连接滑块435;所述伺服电机431与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432的横向杆件433连接,并驱动其转动;所述连接滑块435侧面与所述底座421的端部固定,其底面与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432的纵向杆件434的端部固定;所述连接滑块435在所述机架400侧面设有的滑轨内上下滑动。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432由垂直配合在一起的横向杆件433和纵向杆件434组成,所述横向杆件433为所述纵向杆件434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即为所述底座421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使得所述刮刀装置420能更加稳定设置在所述涂布底板410上方;所述连接滑块435沿着滑轨上下滑动,使得所述刮刀装置420在所述伺服电机431的驱动下能稳定的沿直线升降,进而使得所述pc控制装置对所述刮刀装置420的实现精准、稳定的调节。

如图5-7所示,所述蜗轮蜗杆升降装置432的横向杆件433的端部设有手轮440。当所述伺服电机431出现故障时,不能通过pc控制装置来控制伺服电机431转动使得所述刮刀装置420升降,即不能实现自动调节刮涂间隙大小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药膏的检测值和标准值的对比情况,手动转动所述手轮440来调节所述刮涂间隙的大小。

如图9所示,所述风干冷却装置30由管道510和设置于管道510中部的用于承载运输贴剂的运输线组成;所述管道510的顶部的一端设有进风口511,另一端设有出风口512;所述管道510的底部设有冷水板520,所述冷水板520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运输线由若干个辊筒组成。

因为药膏在涂覆过程中需要加热,因此药膏刚涂覆至布料表面时粘结并不牢固,而且药膏层的形状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设置所述风干冷却装置30对药膏层进行吹风冷却,从而使得布料表面刚涂覆的药膏层粘结得更加牢固,形状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所述生产线生产出来的贴剂的质量。进入所述风干冷却装置30的贴剂温度很高,需要对其进行快速全面的冷却风干;现有的冷却装置一般只能保证贴剂与冷风优先接触的面快速冷却,而由于冷风在冷却装置内温度升高后,冷风对贴剂其他面的冷却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所述风干冷却装置30的底部设有冷水板520,当冷风从所述风干冷却装置30的顶端进入后,先对贴剂的上表面进行快速冷却;温度升高的冷风继续运动至所述冷水板520,所述冷水板520将对冷风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风反弹至贴剂的底面进行快速冷却;同时温度升高的冷风带着贴剂的水汽与所述冷水板520接触时,所述冷水板520可将水汽液化成水滴,最终从所述风干冷却装置30底部的排水孔排出,避免了冷风对贴剂底面进行冷却时带着大量水汽进而影响贴剂整体的风干冷却效果的现象发生。

如图9所示,所述扩布展布装置40包括支撑框架521和设置于支撑框架521的主动辊522;所述主动辊522至有两个,两个所述扩布展辊522上下叠置;所述卷布装置(图中未画出)设于所述支撑框架521,并位于所述扩布展辊522下游。当贴剂以带状从所述风干冷却装置30末端运输出来,所述括布展布装置40马上对贴剂进行牵引运输,贴剂绕过所述主动辊522,所述括主动辊522提供主动拉力,拉动贴剂移动并带动贴剂进行扩展操作,防止其贴剂皱起;最终贴剂运输至所述卷布装置,并被所述卷布装置卷收放置。

所述卷布装置设有纵向切刀523,所述纵向切刀523包括多根沿贴剂运动方向设置的分条刀片。所述分条刀片设置于所述卷布装置,所述卷布装置的卷布轮拉动贴剂进行卷料收集,贴剂经过所述纵向切刀523,宽度较大的带状贴剂被多根分条刀片分割成树条宽度较小的贴剂分别卷料收集在对应卷布轮上,使得所述贴剂的裁剪完全实现自动化高效控制。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