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筛选不同粒径岩体的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0023发布日期:2018-12-08 07:3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筛选不同粒径岩体的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筛选不同大小粒径岩体破碎机,属于破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隧道、矿山开采、建筑工程等项目不断增多,不同的工程项目都会涉及破碎岩体。

岩体对于不同的运用途径,所需要的粒径大小也不一样。比如用于砌墙的沙子与用于铺地的沙子是不一样的,需要不同的沙子,这就要求破碎机能选择分离不同粒径的沙子,才能适应工程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筛选不同粒径岩体的破碎机,以实现利用破碎设备破碎、筛选并分离不同粒径的岩体/砂石,满足现有工程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可筛选不同粒径岩体的破碎机,包括破碎机外壳,破碎机外壳上端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破碎机外壳的上端位于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喷嘴,喷嘴与水管的一端连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源,且水管上设置有水泵,破碎机外壳内位于进料口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层破碎滚筒,底层的破碎滚筒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出料板,其他层的破碎滚筒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分选筛,出料板和分选筛的下游端均伸至破碎机外壳的外部,破碎滚筒的转轴均通过皮带直接或间接地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前述破碎机中,所述喷嘴的喷射角度为指向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水源为水箱;

前述破碎机中,所述破碎滚筒共有三层,每层沿横向设置一个破碎滚筒;

前述破碎机中,上层的破碎滚筒对应的分选筛的筛孔大于下层的破碎滚筒对应的分选筛的筛孔;

前述破碎机中,所述分选筛均为振动筛,振动筛的振动器通过支架固定于破碎机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出料板的底部固定有出料振动器,且出料振动器也固定于破碎机外壳内的底部;

前述破碎机中,破碎机外壳下端的外侧还固定有电机置放台,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电机置放台上;

前述破碎机中,所述进料口为弧形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物料控制板,物料控制板采用现有结构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多层破碎结构及分选筛能够依次分选并送出多种粒径规格的物料,同一台设备即可实现工程对多种规格物料的需求,简化了加工程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增加喷水装置,目的在于当破碎岩体灰尘较大时,开启喷水装置,能有效的防止扬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筛选不同粒径岩体的破碎机,包括破碎机外壳1,破碎机外壳1上端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为弧形进料口,进料口2处设置有物料控制板13,破碎机外壳1的上端位于进料口2的上方设置有喷嘴9,喷嘴9与水管10的一端连接,水管10的另一端连接有水源,且水管10上设置有水泵11,喷嘴9的喷射角度为指向进料口2的正上方,所述水源可选用水箱,破碎机外壳1内位于进料口2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三层破碎滚筒3,每层沿横向设置一个破碎滚筒3,底层的破碎滚筒3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出料板4,其他层的破碎滚筒3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分选筛5,上层的破碎滚筒3对应的分选筛5的筛孔大于下层的破碎滚筒3对应的分选筛5的筛孔,出料板4和分选筛5的下游端均伸至破碎机外壳1的外部,破碎滚筒3的转轴均通过皮带8直接或间接地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破碎机外壳1下端的外侧还固定有电机置放台12,所述驱动电机7固定于电机置放台12上。

分选筛5均为振动筛,振动筛的振动器通过支架6固定于破碎机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出料板4的底部固定有出料振动器14,且出料振动器14也固定于破碎机外壳1内的底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筛选不同粒径岩体的破碎机,包括破碎机外壳,破碎机外壳上端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破碎机外壳的上端位于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喷嘴,喷嘴与水管的一端连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源,且水管上设置有水泵,破碎机外壳内位于进料口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层破碎滚筒,底层的破碎滚筒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出料板,其他层的破碎滚筒的正下方倾斜设置有分选筛,出料板和分选筛的下游端均伸至破碎机外壳的外部,破碎滚筒的转轴均通过皮带直接或间接地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以实现利用破碎设备破碎、筛选并分离不同粒径的岩体/砂石,满足现有工程的需求。属于破碎机械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左宇军;刘荣波;胡浩川;孙文吉斌;邬忠虎;税越;高正华;王家轩;刘镐;席仕军;林健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22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