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3044发布日期:2018-11-24 12: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灰尘,严重影响施工现场空气质量,有害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这种情况在室内施工尤其明显,灰尘不易吹散到外部环境中,随着施工的进行施工现场愈发尘土飞扬。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10699024.4的一种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包括沉淀池、清水池、喷头、水泵,喷头喷出的水混合空气中的灰尘后流入沉淀池,经沉淀后的清水由水泵输送至喷头,如此循环,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实现水循环收集和利用,节约用水,降尘效果好,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其不足之处在于此装置体积庞大、不能移动、只能对喷头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进行除尘。因此,现有技术仍存在改良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体积小、能灵活移动的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基架,还包括吸尘机构,所述基架内设有水箱、集尘腔,所述喷雾机构、吸尘机构均设于基架上,喷雾机构与水箱连接,吸尘机构与集尘腔连接;所述基架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基架右侧设有手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水箱内的水泵、输水管、设于所述基架上侧的旋转喷头、调节阀,旋转喷头、水泵之间设有调节阀,旋转喷头、水泵、调节阀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嘴、软管、过滤网、真空泵,所述集尘腔包括滤前腔、滤后腔,所述过滤网设于滤前腔与滤后腔之间,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设于所述滤后腔内,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设于所述基架外侧,所述吸嘴通过软管与所述滤前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架上的:储物框、清扫器、固定架;储物框设于所述基架右侧底部,清扫器设于所述基架左侧底部,固定架设于所述清扫器上方,使得所述吸嘴能固定于清扫器左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基架,还包括吸尘机构,所述基架内设有水箱、集尘腔,所述喷雾机构、吸尘机构均设于基架上,喷雾机构与水箱连接,吸尘机构与集尘腔连接;所述基架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基架右侧设有手架。这样喷雾机构能喷出雾滴,雾滴混合空气中的尘土后掉落到地面上,吸尘机构能把这些尘土收集到集尘腔内,手架与移动轮的设置使降尘装置能灵活在施工现场移动,降尘范围大;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简便,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本发明用于施工现场降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和图2,这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基架4,还包括吸尘机构,所述基架4内设有水箱13、集尘腔,所述喷雾机构、吸尘机构均设于基架4上,喷雾机构与水箱13连接,吸尘机构与集尘腔连接;所述基架4底部设有移动轮17,所述基架4右侧设有手架14。这样喷雾机构能喷出雾滴,雾滴混合空气中的尘土后掉落到地面上,吸尘机构能把这些尘土收集到集尘腔内,手架14与移动轮17的设置使降尘装置能灵活在施工现场移动,降尘范围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水箱13内的水泵15、输水管12、设于所述基架4上侧的旋转喷头10、调节阀11,旋转喷头10、水泵15之间设有调节阀11,旋转喷头10、水泵15、调节阀11之间通过输水管12连通。旋转喷头10能利用流体的离心作用和反作用力的推动作用,使喷头边喷雾边旋转,增大降尘的范围;调节阀11能调节水流量以适应灰尘浓度不同的施工环境。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嘴8、软管5、过滤网3、真空泵1,所述集尘腔包括滤前腔6、滤后腔2,所述过滤网3设于滤前腔6与滤后腔2之间,所述真空泵1的进气口设于所述滤后腔2内,所述真空泵1的排气口设于所述基架4外侧,所述吸嘴8通过软管5与所述滤前腔6连通。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软管5与吸嘴8的设置使吸尘机构能清理角落位置的尘土。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架4上的:储物框16、清扫器9、固定架7;储物框16设于所述基架4右侧底部,清扫器9设于所述基架4左侧底部,固定架7设于所述清扫器9上方,使得所述吸嘴8能固定于清扫器9左侧。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握手架14推动降尘装置向右移动,在扩大喷雾机构喷雾范围的同时,清扫器9能集中地面上的尘土于吸嘴8的下方,提高吸尘装置吸取尘土的效率;储物框16使降尘装置能携带扫帚、垃圾桶等清扫工具,方便工作人员处理大量堆积的尘土。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用降尘装置,包括喷雾机构、基架,还包括吸尘机构,所述基架内设有水箱、集尘腔,所述喷雾机构、吸尘机构均设于基架上,喷雾机构与水箱连接,吸尘机构与集尘腔连接;所述基架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基架右侧设有手架。这样喷雾机构能喷出雾滴,雾滴混合空气中的尘土后掉落到地面上,吸尘机构能把这些尘土收集到集尘腔内,手架与移动轮的设置使降尘装置能灵活在施工现场移动,降尘范围大;体积小,结构简单,使用简便,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本发明用于施工现场降尘。

技术研发人员:唐嘉佑;陈玉骥;杨国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8.23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