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166发布日期:2019-02-19 18:5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淤泥较易造成管道堵塞,淤泥过滤装置是必不可少的装置。但是一般情况下,淤泥过滤装置需要人工来清理淤泥,费时费力,且人工清理较为随意,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一定程度克服上述缺陷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其间歇关闭进水口,用除泥机构自动将淤泥刮离过滤板,然后对淤泥进行挤压干燥,减少了人力的使用,方便了淤泥的处理。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包括:

箱体,其竖直设置,所述箱体上端形成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进水口所述箱体内部倾斜设置有一过滤板,所述箱体一对平行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口和第二矩形口,所述第一矩形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口的形状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矩形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口的下沿与所述过滤板表面齐平;

除泥机构,其包括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头轮、尾轮、链条和多个刮板,所述第一连接筒和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筒和所述第二连接筒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矩形口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底板、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底板和所述过滤板处于同一平面,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连接筒,所述头轮和所述尾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两侧,所述链条绕设在所述头轮和尾轮上,并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筒、所述第一矩形口、所述第二矩形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筒,所述多个刮板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矩形口的形状相同,所述多个刮板间隔固定在所述链条上,相邻两个刮板的间距与所述第一矩形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口的间距相等;

挤压干燥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筒上,所述挤压干燥机构包括压板和电热片,所述第一连接筒的顶板上设置有挤压口,所述挤压口的形状与所述压板的形状相同,所述压板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挤压口内,所述压板与一气缸动力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板远离或接近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底板,所述电热片嵌设在所述压板中,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侧板与所述压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还包括:

接料斗,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筒最高点的正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所述挤压口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居所述链条两侧,所述压板的长度与相邻两个刮板的距离相等,并且所述一对压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筒底板宽度的一半。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至少包括过滤模式和刮泥模式,当处于所述过滤模式时,一组相邻刮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矩形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口内,所述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当处于所述刮泥模式时,所述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头轮带动多个刮板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筒移动,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刮板的间距。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所述多个刮板下部形成有滤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所述过滤板的倾斜角度为10~15度。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箱体过滤含有淤泥的污水,当污泥积攒到一定程度,关闭进水口阀门,使得除泥机构的刮板移动,将淤泥从过滤板上刮走,并且在污泥移动的路径中对淤泥进行滤水、挤压、干燥,可以看出,本发明能够自动清理过滤板上的淤泥,省时省力,并且对淤泥进行预处理,方便了淤泥的后续存放和处理,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包括:

箱体1,其竖直设置,所述箱体1上端形成进水口11,所述进水口11处设置有阀门12,所述进水口11所述箱体1内部倾斜设置有一过滤板13,所述箱体1一对平行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口和第二矩形口,所述第一矩形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口的形状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矩形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口的下沿与所述过滤板13表面齐平;

除泥机构,其包括第一连接筒21、第二连接筒22、头轮23、尾轮24、链条26和多个刮板25,所述第一连接筒21和所述第二连接筒22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筒21和所述第二连接筒2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矩形口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连接筒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筒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矩形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筒21的底板、所述第二连接筒22的底板和所述过滤板13处于同一平面,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筒21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连接筒22,所述头轮23和所述尾轮24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两侧,所述链条26绕设在所述头轮23和尾轮24上,并且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筒21、所述第一矩形口、所述第二矩形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筒22,所述多个刮板25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矩形口的形状相同,所述多个刮板25间隔固定在所述链条26上,相邻两个刮板25的间距与所述第一矩形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口的间距相等;

挤压干燥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筒21上,所述挤压干燥机构包括压板27和电热片,所述第一连接筒21的顶板上设置有挤压口,所述挤压口的形状与所述压板27的形状相同,所述压板27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挤压口内,所述压板27与一气缸动力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板27远离或接近所述第一连接筒21的底板,所述电热片嵌设在所述压板27中,所述第一连接筒21的侧板与所述压板2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1的进水口11可以与排污管道相连,进水口11处设置阀门12,控制污水的进入,箱体底部形成出水口,连接引水管道。刮板25与第一矩形口的形状相同,第一矩形口、第二矩形口和过滤板13相适应地设置,刮板25可以从第二矩形口移动至第一矩形口,并刮过滤板13的表面。第一连接筒21和第二连接筒22分别与第一矩形口和第二矩形口连接,刮板25穿设并固定在链条26上,链条26由头轮23驱动,刮板25可以刮第二连接筒22和第一连接筒21的内壁。挤压干燥机构设置在第一连接筒21上,压板27设置在挤压口,当需要挤压时,压板27在气缸的驱动下,向第一连接筒的底板运动,产生挤压作用,一对压板27中还设置电热片在挤压过程中还起到加热干燥的作用。在使用时,一组相邻的刮板25分别位于第一矩形口和第二矩形口中,分别将第一矩形口和第二矩形口封闭,进水口11阀门12开启,污水从进水口11进入,由过滤板13过滤,淤泥逐渐沉积在过滤板13表面。当沉积到一段时间后,关闭进水口11阀门12,头轮23驱动刮板25移动,将淤泥从过滤板13表面刮出,淤泥随着刮板25运动至第一连接筒21,当到达压板27附近时,压板27向第一连接筒21底板运动,对之间的淤泥进行压缩和干燥,使得淤泥形成片状结构,随后压板27缩回挤压口,刮板25继续带动片状淤泥在第一连接筒21内运动,将片状淤泥从第一连接筒21的上端排出。可以看出,本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刮除过滤板13上沉积的淤泥,省时省力,并对淤泥进行预处理,方便了淤泥的后续处理。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还包括:

接料斗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筒21最高点的正下方。这里,接料斗3用于承接从第一连接筒21最高处掉落的片状干淤泥,方便后续处理。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所述挤压口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居所述链条26两侧,所述压板27的长度与相邻两个刮板25的距离相等,并且所述一对压板27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筒21底板宽度的一半。这里,提供了挤压口和压板27的优选位置和大小,链条26在刮板25的下部中间位置,压板27分居在链条26两侧,避免在挤压干燥过程中链条26与压板27接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至少包括过滤模式和刮泥模式,当处于所述过滤模式时,一组相邻刮板2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矩形口和所述第二矩形口内,所述阀门12处于打开状态,当处于所述刮泥模式时,所述阀门12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头轮23带动多个刮板25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筒21移动,移动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刮板25的间距。这里,提供了优选的工作模式,过滤模式时,一组相邻刮板25封闭第一矩形口和第二矩形口,使得污水由过滤板13过滤,淤泥沉积在过滤板13表面。刮泥模式时,进水口11阀门12关闭,头轮23带动刮板25运动,将淤泥从过滤板13表面刮除,刮板25每次运动距离为相邻刮板25的间距,即阀门12关闭时间与刮板25每次移动的时间相等,使得阀门12每次开启时,第一矩形口和第二矩形口正好分别被相邻刮板25封闭,使得淤泥能够跟随刮板25缓慢“爬坡”,对淤泥进行滤水,方便后续挤压干燥处理。在过滤模式时,还可以对位于箱体内的刮板和链条进行冲洗,将粘附的污泥重新沉积在过滤板上,刮板25的运动速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与淤泥沉积速度相关。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所述多个刮板25下部形成有滤水孔。这里,滤水孔方便淤泥在跟随刮板25在第一连接筒21内爬坡时,将残余在淤泥中的水滤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所述过滤板13的倾斜角度为10~15度。这里,该优选的倾角方便淤泥滤水,又不大幅度增加能量耗费。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水利工程淤泥过滤处理装置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