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可再生能源的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6275发布日期:2018-09-25 20:3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可再生能源供热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可再生能源的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制取生活热水方法主要是,采用锅炉、单独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等来制取,其缺点在于整个系统运行经济性差,供能保障性不高,人们使用后的生活热水一般通过下水道排放掉,没有采取相应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造成了大量的余热能源的浪费。

授权公告号为“CN2061314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循环制取生活热水系统,其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蓄热罐、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其中:光伏发电经并网柜与市电相接,将所发电力输送至用户端,白天由太阳能热水器及空气源热泵蓄热至蓄热罐,电能供应为光伏与市电并列运行,夜晚无光伏发电时,系统采用市电供能,为提高整个系统环保经济性,在用户侧增加了污水集水池,集水池内水经水源热泵机组提升品位后储存至蓄热罐,整个系统既能生产用户需要的绿色电力,又可循环产生生活热水,热泵系统效率极高,同时双重电力保障措施及多重供热保障方式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供能。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用户侧增加污水集水池,通过集水池内的水源热泵机组对集水池内水源进行处理,并将水源储存至蓄热罐内,使得水源能够回收进行二次利用,但是经过水源热泵机处理完的水直接储存在集水池中,需要及时对集水池中的污水进行处理,增加了维护的成本,且浪费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能够对生活用水及时地进行处理,从而防止水资源的浪费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集水池、进水管及出水管,还包括进水口及过滤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相互连接,所述出水管与集水池固定连接,所述过滤部包括若干层滤网及防尘筒,所述防尘筒与所述进水口及集水池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进入集水池之前,通过设置在集水池上端的滤网对水流进行过滤,从而使得污水能够通过滤网及时得到处理,减少了维护人员对集水池维护的频率,从而降低了维护的成本。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栓,所述定位栓贯穿所述防尘筒侧壁与所述集水池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筒通过定位栓转动设置在进水口及底部的集水池之间,通过转动设置,当防尘筒内壁或滤网上较脏时,可以通过转动防尘筒,使得防尘筒内壁及滤网转出集水池及进水口之间,从而使得能够更加方便地对防尘筒内壁及滤网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防尘筒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贯穿槽,所述进水口侧壁上设有插设在贯穿槽内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远离进水口一端端部呈半球形设置且滑移设置在进水口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了防止防尘筒转动滑移处进水口及集水池之间,通过定位凸起插设到竖直设置的贯穿槽内,通过定位凸起及定位栓确定两点的固定,使得防尘筒能够固定设置在进水口及集水池之间,从而避免了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防尘筒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滤网上方沿其边缘设有呈倒置圆台状的引流部,所述引流部滑移设置在所述防尘筒内,所述引流部高度小于所述防尘筒的高度,所述引流部侧壁设有穿过所述贯穿槽的定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引流部的设置,使得水流通过引流部侧壁向下流动,使得水流在进行流动过程中不会跟侧壁有所接触,且通过引流部的滑移设置,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将滤网放置到集水池内,从而避免滤网过滤完成的水流通过贯穿槽的设置造成二次污染,且定位杆的设置,在进行滑移过程中,通过定位杆对引流部进行位置的调节,使得滤网脱离集水池,使得防尘筒能够转出集水池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贯穿槽内设有抵接在所述定位杆上的抵接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接弹簧与定位杆相互抵接,使得定位杆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始终贴合在集水池的侧壁上,从而使得通过抵接弹簧的弹力作用对滤网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引流部远离滤网一侧边缘圆周阵列有若干个凸起,所述防尘筒内壁设有供所述凸起滑移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与凸起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引流部在进行滑移过程中,能够平稳地进行滑移,避免由于滑移过程中,引流部倾斜,导致引流部卡在防尘筒内,使得滑移过程不能顺畅地进行。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下端向中间延伸形成引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通过进水口后,通过引流口的设置,使得水流能够集中在中间位置进行流动,避免由于贯穿槽的设置,导致水流通过贯穿槽流失,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的热水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空气源热泵制热系统、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还包括上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且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进水管及出水管与所述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污水处理装置与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连接,使得当污水通过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到达污水装置后,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处理,使得水流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过滤部的设置,在进行水源回收过程中,通过过滤部对水源进行过滤,使得过滤后的水源能够符合生活用水的标准,有效地避免了水源的浪费;

2、通过转动设置的防尘筒,使得当防尘桶内的滤网上较脏时,可以通过转动防尘筒,使得滤网从进水口及集水池之间转动出来,从而使得能够对滤网进行清洗;

3、通过与污水处理装置相互连接的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对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内的污水进行清洁回收,保证了水源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打开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热水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集水池;11、出水管;2、进水口;21、进水管;22、定位栓;23、滑杆;231、抵接弹簧;232、竖杆;2321、定位弹簧;24、引流口;3、过滤部;31、滤网;312、引流部;3121、凸起;313、定位杆;32、防尘筒;321、贯穿槽;33、凹槽;4、光伏发电系统;5、太阳能热水器系统;6、空气源热泵制热系统;7、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集水池1、进水口2和过滤部3,且进水口2、过滤部3和集水池1依次从上向下排列设置,还包括与进水口2连通设置的进水管21及与集水池1连通设置的出水管11,进水管21与进水口2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中,进水口2下端向中间延伸形成引流口24。过滤部3包括若干层滤网31及套设在滤网31外侧的防尘筒32,本实施例中,滤网31设置为一层,且滑移设置在防尘筒32内,使用过程中,滤网31位于防尘筒32的最低点,防尘筒32上下两侧与进水口2及集水池1紧密贴合。通过过滤部3对进水口2流出的水进行过滤,从而使得进入到集水池1中的水能够符合生活用水的标准。

使用过程中,当滤网31较脏时,需要对滤网31进行清洗,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水口2下顶面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栓22,定位栓22贯穿防尘筒32的侧壁且与集水池1固定设置。这样,当滤网31过滤水流后表面堆积较多的杂物时,通过将防尘筒32向外转动,使得防尘筒32内壁及滤网31转出集水池1及进水口2之间,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对防尘筒32内壁及滤网31进行清理。

为了在使用过程中对防尘筒32进行位置的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防尘筒32侧壁上设有贯穿槽321,贯穿槽321沿其竖直方向设置,进水口2侧壁上设有插设在贯穿槽321内的滑杆23,滑杆23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且滑杆23远离进水口2一端端部呈半球形设置。在进行水流的过滤时,通过滑杆23插设在贯穿槽321内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的流失,且由于滤网31位于防尘筒32的最低点,可以防止水流的飞溅。

使用过程中,水流通过滤网31进入到底部的集水池1中,为了防止水流的飞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图2和图3所示,在滤网31周边沿其边缘设有呈倒置圆台状且与之相互固定设置的引流部312,且引流部312滑移设置在防尘桶内,引流部312上端设有穿过贯穿槽321的定位杆313。这样,在对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引流部312的设置,保证了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会与侧壁有所接触,且有效地避免在水流流动过程中,水流的飞溅,同时,通过引流部312的滑移设置,使得可以对防尘筒32的转动过程中将引流部312向上滑移,使得滤网31能够与防尘筒同步进行位移,方便了对滤网31的清洗;且通过固定设置在引流部312上的定位杆313,使得当滤网31位于集水池1内时,防尘筒32固定在集水池1上方。

为了保证滑移过程中,引流部312上表面始终保持一致,如图3和图4所示,引流部312远离滤网31一侧边缘处圆周阵列有若干个凸起3121,防尘筒32内壁设有供凸起3121滑移的凹槽33,这样,在进行滑移过程中,通过凸起3121与凹槽33之间的相互贴合,避免了滑移过程中,引流部312的倾斜,导致引流部312卡住。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滤网31向上滑移,如图2和图3所示,在贯穿槽321内设有抵接在定位杆313上方的抵接弹簧231。这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抵接弹簧231的弹性作用,使得定位杆313下方始终贴合在集水池1上侧。

为了进一步对防尘筒32进行位置的固定,如图5所示,在进水口2侧壁下设有插设在贯穿槽321内的竖杆232,竖杆232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进水口2侧壁上,且进水口2内设有驱动竖杆232向下滑移的定位弹簧2321。这样,在进行固定过程中,通过竖杆232卡在贯穿槽321内对防尘筒32位置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防尘筒3的转动。

工作原理:

水流通过进水管21进入到进水口2内,并通过进水口2上的引流口24流入到防尘筒32中,通过防尘筒32底部的滤网对水流进行过滤,从而使得水流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当滤网31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向上滑移定位杆313并通过将定位杆313抵接在进水口2的下表面,转动并打开防尘筒32,从而对其内部进行清洗。

实施例2:

一种可再生能源的热水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了实施例1中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光伏发电系统4、太阳能热水器系统5、空气源热泵制热系统6、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7,且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进水管21及出水管11与所述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7相互连接。

这样,通过将污水处理装置与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7连接,使得当污水通过水源热泵热回收系统7到达污水处理装置后,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处理,使得污水能够及时得到处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