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5912发布日期:2018-11-16 21:3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制作豆腐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为石膏豆腐(又称南豆腐)和胆水豆腐(又称卤水豆腐、北豆腐),其他工艺制作的豆腐所占份额较小。其中石膏豆腐的制作可用生浆分离或熟浆分离的方式,制作石膏豆腐的设备和技术目前市场已发展的非常完善,生产效率高,制作成本低,口感及营养含量不如胆水豆腐。而胆水豆腐采用的是熟浆分离,即先煮沸后过滤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冷浆分离制作的豆腐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

目前,用于熟浆过滤的设备仍然采用冷浆过滤的原理,主要包括高速离心设备和振动分离设备。高速离心设备虽然分离效率高,但是导致分离出的纯浆质量差,主要表现为泡沫多且固体颗粒的粒径较粗;振动分离设备虽然能够克服浆泡沫多且固体颗粒的粒径较粗的缺陷,但是效率分离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解决现有高速离心设备导致纯浆泡沫多且含有较多大颗粒滤渣的问题,同时分离效率高,即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器能够同时兼具分离后纯浆质量高和分离效率高的双重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筒,所述滤筒的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滤筒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4个角与滤筒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在第二过滤件上方,所述第一过滤件的滤孔大于第二过滤件的滤孔,所述滤筒倾斜设置,所述滤筒底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驱动机构连接。

豆子破碎煮熟后形成混渣浆,混渣浆具有一特性,当水分过滤后呈较干的状态后有粘结性,煮熟的混渣浆的粘结性更强,采用普通的滤网过滤会导致混渣附着在滤网上,因此,现有的过滤方式,通常是采用高速离心机,利用其高速的离心力解决混渣附着在滤网上的问题的,但是采用高速离心机过滤会使过滤后的滤液(纯浆)中泡沫较多,不利于后续豆制品(豆腐、豆腐干等)的制作,其中含有较多的滤渣,导致滤液的口感差,是后续产品质量粗糙。

本实用新型所述滤筒优选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结构,最大口径可达1.5米或是更大;所述第一过滤件为粗过滤,所述第二过滤件为细过滤;所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4个角与滤筒连接具体是指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与滤筒内壁为点(4个角)接触,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边缘不与滤筒内壁接触(与离心力机器相反,离心机器的滤布紧贴滤架),如此设置有利于混渣浆在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上随着滤筒的转动而滚动;所述柔性材料采用现有技术;所述滤筒倾斜设置具体是指滤筒与水平面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所述滤筒倾斜的角度可调节,所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在没有工作(加入混浆)状态时,是空的,加入混渣浆后,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受到压力作用向下凹陷呈U形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滤筒倾斜设置,即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也倾斜设置,与水平放置时的滤网不同,水平放置时,在转动过程中混渣浆与滤网相对静止,过滤面积相对较小,过滤速度慢,而且当混渣浆过滤一段时间呈较干状态时容易堵塞滤网导致过滤不下滤浆来,而倾斜设置时,在转动过程中混渣浆与滤网相对运动,过滤面积相对较大(离心机滤网面积小,在1000-2000平方厘米,本机滤网面积在12000-20000平方厘米间或更大),具体过程为:当滤网运转到最高点时混渣浆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而不再依附在滤网上(需要较稀的浓度),连续的高点会有不断的混渣浆向下前方流动,混渣浆在滤网内滚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且过滤时浆液与滤布接触面积更大,豆渣不易沉积,过滤速度更快,效率提高,且滤筒的转速远不及高速离心机,不会产生大量泡沫。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始终作360°倾斜转动,混渣浆(一定的干稀度)到高点时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从而渣浆分离,持续的转动有持续的高点出现,和持续的混渣浆流动而实现滤浆。

本实用新型与离心机相比,速度较慢,可实现慢速转动滤筒,转速慢从而泡沫极少,使得过滤速度快,同时,在转动过程中,混料浆与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相对移动,实现大面积过滤,通过控制转速和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的速度。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进行双重过滤,第一过滤件进行粗过滤,第二过滤件进行细过滤,使得豆渣能够分离彻底。二次过滤提高精纯度,想要多细的浆通过选择不同的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即可。

并且,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装置的成本本仅七千左右,离心机则三万左右,大大降低了过滤成本。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滤筒倾斜设置使得在过滤时混渣浆与滤网相对运动,同时设置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进行双重过滤,不仅能够避免产生大量泡沫、纯浆混有大颗粒滤渣的问题,使得过滤后的纯浆质量好口感佳,而且具有过滤速度快、效率高。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与滤筒配合的接浆盘,所述接浆盘上设置有排浆口,所述接浆盘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接浆盘设置在滤筒的下方,所述机架内部设置为上下两层,其中下层设置有电动机,上层设置有与传动轴配合的轴承,所述滤筒的下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滤筒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传动轴的顶端连接,在接浆盘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环形挡筒,所述环形挡筒的下端开口,所述环形挡筒的下端与接浆盘的通孔处连接,所述传动轴依次穿过接浆盘、轴承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机架上铰接有3个支脚,至少一个支脚上设置有角度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角度调节器为现有技术,可调节支脚的长度,采用三角支脚的形成能够提高整个装置在倾斜时的稳定性,所述环形挡筒与接浆盘的外壁之间形成纯浆的环形容纳腔,能够避免纯浆落入下方的机架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支脚的长度实现机架的倾斜设置,且倾斜的角度可调节,通过机架的倾斜实现接浆盘和滤筒的倾斜。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机架的上层连接,既能实现传动轴的转动,又能提高滤筒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并且,接浆盘倾斜设置有利于纯浆由排浆口导出。

进一步地,电动机的动力端依次连接有调速器和减速器,所述传动轴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速器和调速器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速器和调速器实现对传动轴转速的调节,电动机提供源动力,经减速器速度慢至100转/分钟,电动机接调速器调整电机频率使最终达到想要的变化的速度,使传动轴进行不同速度的顺时针转动。

在过滤过程中不同的时间点需要不同的转动速度才能缩短过滤时间,通过设置调速器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进一步地,滤筒的倾斜角度为20-45°。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均为滤网或是滤布。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均为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四个角与滤筒连接。

进一步地,滤筒内壁在周向上均匀设置有4个固定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4个角分别可拆卸式连接在4个固定件上。

上述设置便于更换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

进一步地,每一个固定件上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一个角,所述固定机构包括2个对称设置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呈上下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凹槽,2个弧形板之间滑动设置有2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与弧形凹槽配合的第一滚珠,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滑槽,2个连接杆之间设置有一个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包括3段固定杆,相邻固定杆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两端的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第二滚珠,中间的固定杆用于与第一过滤件或第二过滤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侧具体是指相对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能够在2个弧形板之间沿着弧形凹槽来回滑动,即2个连接杆之前的间距在转动过程中可随时发生变化,所述滑动件能够在 2个连接杆之前上下移动,通过将滑动件设置为包括3段固定杆,相邻固定杆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以配合2个连接杆之前的间距的变化,所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4个角设置有绳子,将绳子系在中间的固定杆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实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上下左右不同方式的变动,以加大滤网有效过滤面积,进一步提升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冲水机构,所述反冲水机构包括开水罐,所述开水罐连接有与滤筒配合的反冲水管,反冲水管上设置冲水器。

所述开水罐内存储有开水,所述冲水器为现有技术,可以是开关,与泵共同作用实现将开水罐内的开水冲入第一过滤件上,所述反冲水管出水端喷射出的开水方向与第一过滤件转动的方向相反,反向冲水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方向,反向冲水可以把较干的混渣浆冲散,让滤的速度更快,且反方向冲进混渣浆里,使混浆翻滚更剧烈,底部的豆渣不易沉积,过滤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滤筒的内径自上到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即滤筒为一个漏斗结构,优选地,滤筒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围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架子,在架子外面围上一层不锈钢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滤筒倾斜设置使得在过滤时混渣浆与滤网相对运动,同时设置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进行双重过滤,不仅能够避免产生大量泡沫、纯浆混有大颗粒滤渣的问题,使得过滤后的纯浆质量好,作为半成品,使后续生产的豆制品(豆腐、豆腐干等)口感佳、质量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传动轴的转动速度可尽量缩短滤浆时间,保持过滤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过滤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实现第一过滤件和第二过滤件的上下左右不同方式的变动,以加大滤网有效过滤面积,进一步提升过滤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冲水机构实现反向冲水,反向冲水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方向,反向冲水可以把较干的混渣浆冲散,让滤的速度更快,且反方向冲进混渣浆里,使混浆翻滚更剧烈,底部的豆渣不易沉积,过滤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滤筒,2-接浆盘,3-支脚,4-机架,5-传动轴,6-第一过滤件,7-开水罐,8-连熟浆罐, 9-环形挡筒,11-固定件,12-连接板,21-排浆口,31-角度调节器,41-轴承,51-电动机,52- 调速器,53-减速器,71-反冲水管,72-冲水器,81-进浆管,111-弧形板,112-连接杆,113- 弹性件,11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滤筒1和机架4,所述滤筒1的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滤筒1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件6和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6和第二过滤件均为滤网,也可以是滤布,所述第一过滤件6和第二过滤件均为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四个角与滤筒1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件6设置在第二过滤件上方,所述第一过滤件6的滤孔大于第二过滤件的滤孔,所述滤筒1底部设置有传动轴5,还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的顶部设置有与滤筒1配合的接浆盘2,所述接浆盘2上设置有排浆口21,所述接浆盘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接浆盘2设置在滤筒1的下方,所述机架4内部设置为上下两层,其中下层设置有电动机51,上层设置有与传动轴5配合的轴承41,所述滤筒1的下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滤筒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与传动轴5的顶端连接,优选地,连接板12设置有两个,2个连接板12交叉设置,在交叉处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与传动轴5的顶端连接,在接浆盘2和连接板12之间设置有环形挡筒9,所述环形挡筒9的下端开口,所述环形挡筒 9的下端与接浆盘2的通孔处连接,顶部为封闭结构,在顶部开设有与传动轴5配合的孔,所述传动轴5依次穿过接浆盘2、轴承41与电动机51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机架4上铰接有3个支脚3,其中一个支脚3上设置有角度调节器31,所述角度调节器4可以是气缸,通过气缸的伸缩实现支脚3长度的调节,进而实现机架4的倾斜,机架4倾斜实现接浆盘2、传动轴5和滤筒1的倾斜设置(即整个机身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优选为20-45°,所述传动轴5由电动机51驱动,所述接浆盘2上设置有排浆口21,所述排浆口21设置在接浆盘2的最低点,与设置有角度调节器31的支脚3相对设置;所述滤筒1的内径自上到下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过程为:煮熟后的豆浆(混渣浆)储存在熟浆罐8内,然后在泵的驱动下由进浆管81持续输送到滤筒1,混渣浆输送到滤筒1首先与第一过滤件6接触,经过第一过滤件6粗过滤后,大部分豆渣被第一过滤件6截留,滤液下落至第二过滤件,在第二过滤件上进行细过滤,经细过滤后的纯浆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甩到滤筒1内壁,沿着内部落入接浆盘2内由排浆口21导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滤筒1倾斜设置,当滤筒1转动时,由于第一过滤件6和第二过滤件仅仅是4个角固定在滤筒1上,第一过滤件6和第二过滤件随着滤筒1的转动而转动,第一过滤件6和第二过滤件始终保持360°倾斜转动,但是不与滤筒1内壁接触,当第一过滤件6和第二过滤件转到最高点时混渣浆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而不再依附在第一过滤件6 和第二过滤件上,连续的高点会有不断的混渣浆向下前方流动,混渣浆在滤网内滚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且过滤时浆液与滤布接触面积更大,豆渣不易沉积,过滤速度更快,效率提高。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电动机51的动力端依次连接有调速器52和减速器53,所述传动轴5与减速器5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减速器53和调速器52,能够调整传动轴5之的转动速度,进而调整滤筒1的转动速度,可根据豆浆的多少对转速进行调节,可尽量缩短滤浆时间,保持过滤的连续性。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滤筒1内壁在周向上均匀设置有4个固定件11,每一个固定件11上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分别用于固定第一过滤件6和第二过滤件的一个角,所述固定机构包括2个对称设置有弧形板111,两个弧形板 111呈上下设置,所述弧形板111的内侧设置有弧形凹槽,2个弧形板111之间滑动设置有2 个连接杆112,所述连接杆112的两端设置有与弧形凹槽配合的第一滚珠,所述连接杆112 的内侧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滑槽,2个连接杆112之间设置有一个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包括3 段固定杆114,相邻固定杆114之间通过弹性件113连接,两端的固定杆114的端部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第二滚珠,中间的固定杆114用于与第一过滤件6或第二过滤件连接,优选地,在中间的固定杆114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便于第一过滤件6或第二过滤件的固定,所述弹性件113可以是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实现第一过滤件6或第二过滤件在工作过程中上下左右移动,进一步避免混料浆附着在第一过滤件6或第二过滤件,进而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还包括反冲水机构,所述反冲水机构包括开水罐7,所述开水罐7连接有与滤筒1配合的反冲水管71,反冲水管71上设置冲水器72。

在本实施例中,当豆浆自带的水滤干后,反冲水管71添加开水,开水进入第一过滤件6 的方向与第一过滤件6转动的方向相反,开水反方向冲入可以把较干的滤渣冲散,避免滤渣堵塞滤孔,提高过滤效率,同时,开水对滤渣进行稀释形成混浆,开水反方向冲进混浆里,使混浆翻滚更剧烈,使底部的豆渣不易沉积,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