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高效的反击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9848发布日期:2018-12-21 19:5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灵活高效的反击式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业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灵活高效的反击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矿用的破碎机械主要对各类石料进行破碎作业,根据破碎的原理不同和产品颗粒大小不同,分为很多型号和结构型式,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行业。常用的破碎机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液压圆锥破碎机、信有重工破碎机、锤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复合式破碎机、双级破碎机乃至多级破碎机等。

反击式破碎机是破碎机的一种,其利用撞击、冲击的原理破碎物料,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破碎比大、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目前技术革新面临后期维护、操作效率上的压力,因此必须通过改进结构设计、更换更耐用可靠的零部件手段提升产品的综合效能,提升综合性能和使用范围。因此,一种更灵活、更高效的反击式破碎机的开发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灵活高效的反击式破碎机,进料角度可调,反击破碎的可控性更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一种灵活高效的反击式破碎机,包括机架、入料机构、主转轴、主转架、击锤、第一反击板、第二反击板,机架内部形成内腔,所述机架一侧具有斜向下的开口,机架内侧的开口下方设置有入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具有转轮、固定轴、活动轴、传送链,所述转轮带动传送链往内腔一侧运动,入料机构靠近机架一端安装固定轴,固定轴穿过入料机构,所述活动轴固定于入料机构靠近内腔一侧,活动轴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配合连接机架外部并调节活动轴在内腔的位置;

所述主转轴、主转架位于内腔的下部,主转轴固定于机架内侧,主转轴固定并带动主转架转动,所述主转架整体呈圆盘形、周向均匀分布4个相同的击锤;第一反击板、第二反击板呈弯月形,内侧开有呈锥状凸出的撞击齿,所述第一反击板位于主转架的斜上方,第二反击板位于主转架的斜下方,所述第一反击板、第二反击板均开有固定口、活动口,且固定口配合内固定轴,内固定轴与机架内侧连接,活动口连接内活动轴,内活动轴也连接有活动杆。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杆为螺杆,活动杆与机架外部的螺母机构配合连接并实现长度的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击锤外端一侧具有凸起部,另一侧开有若干相同的波纹并形成锯齿部。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链的材质为金属。

作为优选,所述击锤、撞击齿的材质为高锰耐磨钢、高铬耐磨钢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内侧还设置有上挡块、下挡块,所述上挡块设置于开口和第一反击板之间,所述下挡块设置于入料机构和击锤所扫及范围之间,所述击锤旋转所扫及范围的外沿,与上挡块、下挡块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8mm。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性强、破碎效率高。反击式破碎机本身有耗能少、破碎比大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反击式破碎机的基础上入料机构;该入料机构一方面方便调节入料的角度,使其能够以不同角度进入内腔,撞击的角度不同,破碎的效果也不同,针对不同大小、材质、形状可以进行相应的调节,另一方面,传送链的传送可以形成一定的初速度,增强了初始的冲击动量;由于入料机构、第一反击板、第二反击板的可调,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式尤为灵活;击锤的形状构造利于增加击锤的使用寿命和增效反弹。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入料机构来调节现有入料时的反击角度和初始速度,与反击板形成配合,增强了破碎的灵活性,使破碎的适用性和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0-内腔,11-开口,12-上挡块,13-下挡块,2-入料机构,21-转轮,22-固定轴,23-活动轴,24-传送链,3-主转轴,4-主转架,5-击锤,51-凸起部,52-锯齿部,60-撞击齿,61-第一反击板,62-第二反击板,63-内固定轴,64-内活动轴,601-固定口,602-活动口,7-活动杆,71-螺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如图1,一种灵活高效的反击式破碎机,包括机架1、入料机构2、主转轴3、主转架4、击锤5、第一反击板61、第二反击板62,机架1内部形成内腔10,所述机架1一侧具有斜向下的开口11,机架1内侧在开口11下方设置有入料机构2,所述入料机构2具有转轮21、固定轴22、活动轴23、传送链24,所述传送链24的材质为金属,所述转轮21带动传送链24往内腔10一侧运动,入料机构2靠近机架1一端安装固定轴22,固定轴22穿过入料机构2,所述活动轴23固定于入料机构2靠近内腔10一侧,活动轴23连接有活动杆7,活动杆7配合连接机架1外部并调节活动轴23在内腔10的位置;所述活动杆7为螺杆,活动杆7与机架1外部的螺母机构71配合连接并实现长度的调节;

所述主转轴3、主转架4位于内腔10的下部,主转轴3固定于机架1内侧,主转轴3固定并带动主转架4转动,所述主转架4整体呈圆盘形、周向均匀分布4个相同的击锤5;所述击锤5外端一侧具有凸起部51,另一侧开有若干相同的波纹并形成锯齿部52;第一反击板61、第二反击板62呈弯月形,内侧开有呈锥状凸出的撞击齿60,所述第一反击板61位于主转架4的斜上方,第二反击板62位于主转架4的斜下方,所述第一反击板61、第二反击板62均开有固定口601、活动口602,且固定口601配合内固定轴63,内固定轴63与机架1内侧连接,活动口602连接内活动轴64,内活动轴64也连接有与活动轴23连接的活动杆7相同的活动杆7;所述击锤5、撞击齿60的材质为高锰耐磨钢、高铬耐磨钢中的一种;

所述机架1内侧还设置有上挡块12、下挡块13,所述上挡块12设置于开口11和第一反击板61之间,所述下挡块13设置于入料机构2和击锤5所扫及范围之间,所述击锤5旋转所扫及范围的外沿,与上挡块12、下挡块1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8mm。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或等同替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