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雾分离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0859发布日期:2018-12-07 22:4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雾分离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雾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站广泛应用于大型回转型机械设备的润滑如压缩机、燃气轮机等。润滑油经过主机齿轮或轴承润滑时会产生大量的油雾并随着回油管路回到油箱,最后经油箱上方通风管道排出,直接排放的油雾颗粒直径非常细小,排放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混合凝结形成粘附力极强的空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员吸入体内后会黏附在呼吸器官表面该污染物严重威胁周围人员身心健康,同时大量的油雾直接排放加大了润滑油的损耗量,造成很严重的经济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解决了油雾排放给企业和环境带来危害,并对油雾进行回收的油雾分离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雾分离回收装置,包括风机和与风机相连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回收系统包括进气管道、油雾回收滤芯、回油管道和集油罐体,集油罐体内部设置有滤芯安装板将集油罐体分成上罐体和下罐体,进气管道一端与下罐体相连接,滤芯安装板通过其上设置的滤芯安装口与油雾回收滤芯的端口相连接,回油管道一端与滤芯安装板上方的上罐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通,风机的进风口通过风管与上罐体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油雾回收滤芯包括用于进油雾表面具有螺纹的端口和密封上端盖,端口与滤芯安装板上设置的滤芯安装口相连接,端口和上端盖之间设置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支撑层、保护层一、聚结层、保护层二、外支撑层和排液层,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分别由冲孔板制成并构成整个滤芯的支撑骨架,聚结层由临近保护层一的粗纤维玻璃纸层和远离保护层一的细纤维玻璃纸层组成,细纤维玻璃纸层的孔径小于粗纤维玻璃纸层的孔径,细纤维玻璃纸层上的孔为由保护层一至保护层二方向孔径逐渐变大的结构,粗纤维玻璃纸层上的孔为由保护层一至保护层二方向孔径逐渐变大的结构,排液层、保护层一和保护层二由聚酯无纺布制成。

优选的,端口表面设置有丁晴橡胶制成的O型密封圈。

优选的,上罐体和下罐体通过法兰可拆卸的配合连接,法兰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

优选的,进气管道一侧设置有旁通阀。

优选的,远离进气管道远离下罐体的端部内设置有油杯,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通回油管道的一端延伸入油杯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油雾通过滤芯后经过滤芯的多层聚结,最终将油雾聚结形成大的液滴凝聚在集油罐体后依次经回油管道和进气管道返回到油箱中进行回收利用,有效的解决了油雾造成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经济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油雾回收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风机,2、进气管道,3、油雾回收滤芯,4、回油管道,5、滤芯安装板,6、上罐体,7、下罐体,8、滤芯安装口,9、端口,10、风管,11、上端盖,12、内支撑层,13、聚结层,14、外支撑层,15、排液层,16、O型密封圈,17、法兰,18、旁通阀,19、油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雾分离回收装置,包括风机1和与风机相连的回收系统,回收系统包括进气管道2、油雾回收滤芯3、回油管道4和集油罐体,集油罐体内部设置有滤芯安装板5将集油罐体分成上罐体6和下罐体7,进气管道一端与下罐体相连接,滤芯安装板通过其上设置的滤芯安装口8与油雾回收滤芯的端口9相连接,回油管道一端与滤芯安装板上方的上罐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通,风机的进风口通过风管10与上罐体的内部相连通,油雾回收滤芯包括用于进油雾表面具有螺纹的端口和密封上端盖11,端口与滤芯安装板上设置的滤芯安装口相连接,端口和上端盖之间设置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支撑层12、保护层一、聚结层13、保护层二、外支撑层14和排液层15,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分别由冲孔板制成并构成整个滤芯的支撑骨架,聚结层由临近保护层一的粗纤维玻璃纸层和远离保护层一的细纤维玻璃纸层组成,细纤维玻璃纸层的孔径小于粗纤维玻璃纸层的孔径,细纤维玻璃纸层上的孔为由保护层一至保护层二方向孔径逐渐变大的结构,粗纤维玻璃纸层上的孔为由保护层一至保护层二方向孔径逐渐变大的结构,在提供良好的聚结性能同时增加了滤层的纳污量,提高滤芯使用寿命,采用此结构的滤芯过滤效率可达0.3um@99.97%,出口含油量小于1.5mg/m³,远超传统玻纤烧结管类滤芯的5mg/m³,排液层、保护层一和保护层二由聚酯无纺布制成,使用时,将进气管道与油箱相连接,同时开启风机,油箱中的油雾通过风机的抽吸作用,将油雾从油箱中抽出,油雾依次经进气管道和下罐体进入油雾回收滤芯中,油雾从油雾回收滤芯的端口进入后,聚结层的粗、细纤维玻璃纸层高效的捕捉细小的油雾颗粒,通过在聚结层的凝聚形成大液滴,大液滴从排液层渗出吸附在排液层的表面后随重力流至上集液罐中,油雾回收滤芯的端口表面设置有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的丁晴橡胶制成的O型密封圈16,方便滤芯安装时与滤芯安装口进行密封,防止变成液体的润滑油渗漏,变成液体的润滑油从回油管道最终流会油箱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有效的阻止大量的油雾直接排放至大气中。

远离进气管道远离下罐体的端部内设置有油杯,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通回油管道的一端延伸入油杯19内,在使用时,因风机的吸力,会产生从回油管道流至进气管的润滑油产生回流现象,因此可在下罐体的端部内设置有油杯,使用前可在回油管道伸入油杯后,注入润滑油将回油管道的端部液封在油杯中,有效的防止润滑油的回流现象;在油雾回收滤芯使用一段时间损耗后,油雾回收滤芯表面造成堵塞不能通过风机吸取油雾,但是油箱内会不断产生油雾使油箱内的气压不断增加产生憋坏油箱的情况,在进气管道一侧设置有旁通阀18,在滤芯不能回收时,可通过旁通阀进行泄压,防止油箱憋坏,上罐体和下罐体通过法兰17可拆卸的配合连接,方便油雾回收滤芯的更换,法兰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能有效防止油雾从法兰之间的贴合面逸散而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