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164发布日期:2019-01-13 17:34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



背景技术:

封片是将组织切片封固保存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使之不与空气发生接触,防止其氧化、褪色,利于镜检观察及保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封片装置或设备来实现封片。在封片装置或设备实现封片的过程中,点胶机构为封片的关键结构。目前,市面上的点胶系统中的出胶头带有一个或多个点胶阀,在外部施加压力时,通过该点胶阀控制可以控制点胶量,导致出胶不准,封片时容易产生溢胶,系统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目前的点胶系统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包括:

无阀点胶泵,所述无阀点胶泵具有胶液入口及胶液出口;

胶瓶,所述胶瓶与无阀点胶泵的胶液入口相通;

针头,所述针头与无阀点胶泵的胶液出口相通;

针头机械臂,所述针头机械臂与针头固定连接,以带动针头运动;

电机,所述电机与无阀点胶泵传动连接,电机工作时驱动无阀点胶泵运转,以控制胶液的排出量。

其中,还包括管路,所述胶瓶通过管路与无阀点胶泵的胶液入口相通。

其中,还包括导管,所述针头通过导管与无阀点胶泵的胶液出口相通。

其中,还包括位于针头起始工位下方的浸泡容器,所述针头可浸泡于浸泡容器的浸泡液中。

其中,所述针头机械臂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导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导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针头沿X轴或Y轴方向运动,以实现针头直线移动出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针头沿Z轴方向运动,以将浸泡容器中的针头抬升至针头起始工位。

其中,所述针头机械臂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X轴导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Y轴导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与Z轴导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针头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针头沿Y轴方向运动,以实现针头在XY平面内移动出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带动针头沿Z轴方向运动,以将浸泡容器中的针头抬升至针头起始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无阀点胶泵、电机、针头、针头机械臂及胶瓶,无阀点胶泵受电机控制控制胶液的排出量,通过针头及针头机械臂可以使胶液的排出量定量且呈线型分布,不会造成漏胶问题,以更好地满足封片的要求。本方案出胶精准,能够提高封片质量;无需点胶阀,无需外部压力,成本低;胶瓶更换更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包括:

无阀点胶泵10,所述无阀点胶泵10具有胶液入口及胶液出口;

胶瓶20,所述胶瓶20与无阀点胶泵10的胶液入口相通;

针头30,所述针头30与无阀点胶泵10的胶液出口相通;

针头机械臂40,所述针头机械臂40与针头30固定连接,以带动针头30运动;

电机50,所述电机50与无阀点胶泵10传动连接,电机50工作时驱动无阀点胶泵10运转,以控制胶液的排出量。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点胶装置需要点胶阀及需要外部作用力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采用了无阀点胶泵10及电机50组合,能够实现全自动封片机点胶系统的自动封片。采用针头30及针头机械臂40,通过针头机械臂40可以移动针头30,实现移动出胶,结合针头30限制胶液的排出量,可以实现线型出胶,不会出现溢胶问题,提升封片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无阀点胶泵10、电机50、针头30、针头机械臂40及胶瓶20,无阀点胶泵10受电机50控制控制胶液的排出量,通过针头30及针头机械臂40可以使胶液的排出量定量且呈线型分布,不会造成漏胶问题,以更好地满足封片的要求。本方案出胶精准,能够提高封片质量;无需点胶阀,无需外部压力,成本低;胶瓶20更换更简单,便于维护。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管路71,所述胶瓶20通过管路71与无阀点胶泵10的胶液入口相通。本实施例中,胶瓶20中盛放有胶液,胶瓶20通过管路71与无阀点胶泵10连接,方便胶液的导入胶瓶20。该管路71可以是导管或管道。具体的,还包括导管72,所述针头通过导管72与无阀点胶泵10的胶液出口相通。本实施例中,导管72将无阀点胶泵10的胶液排出,导管72具体为毛细管。可以理解的,该导管72的直径应该小于或等于管路71的直径。优选的,导管72的直径应该小于管路71的直径。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针头30起始工位下方的浸泡容器60,所述针头30可浸泡于浸泡容器60的浸泡液中。本实施例中,该浸泡液为二甲苯,针头30浸入二甲苯中,可保证针头30正常出胶。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头机械臂4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导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导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针头30沿X轴或Y轴方向运动,以实现针头30直线移动出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针头30沿Z轴方向运动,以将浸泡容器60中的针头30抬升至针头30起始工位。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针头30需要从浸泡液中抬起的问题,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导轨机构,以使针头30垂直运动,进而使针头30插入或离开浸泡液。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导轨机构,可以驱动针头30沿X轴或Y轴方向运动,以实现直线线型出胶。

在一并列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头机械臂4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与X轴导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Y轴导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与Z轴导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针头30沿X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针头30沿Y轴方向运动,以实现针头30在XY平面内移动出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带动针头30沿Z轴方向运动,以将浸泡容器60中的针头30抬升至针头30起始工位。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针头30需要从浸泡液中抬起的问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三导轨机构,以使针头30沿Z轴垂直运动,进而使针头30插入或离开浸泡液。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导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导轨机构可以驱动针头30沿X轴及Y轴方向运动,以实现平面出胶,更方便封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