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络纱纱架和络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165发布日期:2019-01-13 17:3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络纱纱架和络纱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纱生产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络纱纱架和络纱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其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强、机械性能高,缺点是性脆、耐磨性差。玻璃纤维是以玻璃球、废旧玻璃或者配合粉料为原料经过高温熔制、拉丝、络纱、检装等工序而成,其单丝直径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或绝热保温材料等。在纺织工业中,由玻璃纤维拉丝制成单丝直径大小不一的纱线,通过络纱工艺把多股玻璃纤维原丝绕制成型,其线密度可达2000~19200tex,再次整理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在络纱过程中,单个原丝筒退解过程由于单丝粘结力、退解气圈等变化都会导致单丝退解张力的大范围波动。现有技术中对原丝退解单丝张力的控制,主要由检测人员采用单丝张力器逐个对原丝出纱张力进行在线测试、校正,由于检测人员、检测手法、检测位置的差异,在人员误差和检测误差的双重作用下,造成累计的检测误差就会比较大。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解决人工检测误差和劳动效率低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络纱纱架和络纱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所述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包括瓷管结构,所述瓷管结构包括瓷管架、第一瓷柱、第二瓷柱和瓷管组件,所述第一瓷柱、所述第二瓷柱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瓷管架的顶部和底部连接,所述瓷管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瓷管架的顶部和底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瓷柱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瓷柱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瓷管组件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其中,所述瓷管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两根瓷管,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根支柱,两根所述瓷管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支柱上。其中,两根所述支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瓷柱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瓷柱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其中,纤维纱呈S形依次绕过所述第一瓷柱、两根所述瓷管和所述第二瓷柱。其中,所述瓷管架的一端侧臂上设置有瓷眼,纤维纱穿过所述瓷眼后依次绕过所述第一瓷柱、所述瓷管组件和所述第二瓷柱。其中,所述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还包括百分表,所述百分表固定在所述瓷管组件的顶部,且所述百分表的表盘与所述瓷管组件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络纱纱架,包括支架和紧固件,所述络纱纱架还包括如以上内容所述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所述瓷管架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紧固件紧固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络纱系统,包括络纱机,所述络纱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络纱纱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利用瓷管结构对纤维纱的张力进行调整,主要通过调整瓷管组件的安装角度来进行调整和校正,不仅便于直观观察其安装角度,提高设备的精确度,而且无需人工频繁检测、校正,解放劳动力。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络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在络纱摇臂机构中设置瓷管组件,通过调整瓷管组件的安装角度来实现纤维纱的张力可调,只需将瓷管组件紧固后,即可保证纤维纱的张力稳定,减少人工检测、校正频率,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解放人工劳动力。另外,由于减少了人为校正工作,检测误差也进一步下降。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瓷管络纱摇臂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络纱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该络纱系统包括支架1和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另外,该络纱系统还包括紧固件(图中未示出),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中的瓷管架20与支架1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示例性地,该紧固件可以包括螺丝和垫片,瓷管架20与支架1之间通过垫片和螺丝进行紧固、定位,避免在络纱过程中瓷管架20发生转动而影响纤维纱的张力,保证产品质量。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包括瓷管结构2,瓷管结构2包括瓷管架20、第一瓷柱21、第二瓷柱22和瓷管组件23。其中,瓷管架20与支架1连接,第一瓷柱21、第二瓷柱22的两端均分别与瓷管架20的顶部和底部连接,瓷管组件23的两端分别与瓷管架20的顶部和底部可转动连接,且第一瓷柱21的中心轴线、第二瓷柱22的中心轴线和瓷管组件23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纤维纱依次绕过第一瓷柱21、瓷管组件23中的瓷管和第二瓷柱22,通过调整瓷管组件23与瓷管架20之间的安装角度,可以调整纤维纱绕过瓷柱及瓷管时的包角,从而调整其张力的大小;在保证瓷管架20与支架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只需保证瓷管组件23与瓷管架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即可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纤维纱的张力恒定,无需人工频繁检测、校正。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瓷管组件23包括支撑架230和两根瓷管232,支撑架230上设置有两根支柱231,两根瓷管232分别套设在两个支柱231上。纤维纱绕过第一瓷柱21后,依次绕过两根瓷管232,随着纤维纱在络纱过程中的移动,瓷管232绕支柱231转动,既能够保证纤维纱传动的顺畅性,又可以保证纤维纱的张力稳定。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中,两根支柱23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瓷柱21的中心轴线、第二瓷柱2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其中,纤维纱呈S形依次绕过第一瓷柱21、两根瓷管232和第二瓷柱22。传统的络纱摇臂机构中,纱线几乎呈直线状传递,需设置单独的张力校正装置,而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调整瓷管组件23与瓷管架20之间的安装角度,从而实现纤维纱绕过第一瓷柱21、瓷管232以及第二瓷柱22时的包角大小的调整,进而校正纤维纱的张力范围;并且在保证瓷管组件23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无需频繁检测校正纤维纱的张力大小,可以有效保证络纱质量。另外,在瓷管架20的一端侧臂上设置有瓷眼201,纤维纱穿过瓷眼201后,再依次绕过第一瓷柱21、瓷管组件23和第二瓷柱22。瓷眼201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纤维纱在绕过第一瓷柱21之前与绕过第二瓷柱22之后的方向一致,便于纤维纱张力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还可以包括百分表(图中未示出),百分表固定在瓷管组件23的顶部,并且百分表的表盘与瓷管组件23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以能够直观地观察瓷管组件23与瓷管架20之间的夹角,可以在开机启动前检测、校正纤维纱的张力,设备的安装启动方便、快捷。发明人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针对单丝张力标准为40~60CN的玻璃纤维纱束生产做对比试验,在相同的生产环境下,分别采用传统的摇臂机构与本实用新型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在完成校正后,两台设备均连续运行30天来进行对比生产。这30天内,不对生产进行人为干预,在几个相同的时间节点,分别对两台设备中的纤维纱束进行张力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运行天数传统摇臂单丝张力双瓷管摇臂单丝张力1天48~58CN48~56CN3天41~66CN49~56CN7天40~76CN47~58CN15天24~105CN48~60CN30天23~110CN42~60CN通过上表中的试验数据可知,在纤维生产络纱工艺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相较于传统的摇臂机构,在不进行人为校正、调整的情况下,连续生产30天时,仍然能够保证其纤维纱的张力在标准范围内,足可见其运行的稳定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瓷管络纱摇臂机构,不仅可以减少人工检测、校正的频率,节约劳动力,而且产品质量得以保证。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