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卧式组对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4232发布日期:2019-03-19 22:0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卧式组对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对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卧式组对工装。



背景技术: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具有连续作业率高、维修方便、粉磨出力和细度稳定、是火力发电厂锅炉制粉设备中除直吹式中速磨煤机、高速风扇式磨煤机之外的又一种性能优越的直吹式低速磨煤机,其主要配套于100MW、200MW、300MW、600MW和900MW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锅炉的制粉系统,并且也可用于化工、建材和磷矿等部门作为制粉的设备。

现有的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本体包括:筒体部、大小齿轮传动、轴承输送、电机、减速机、自动加球等装置,其中,筒体部包括端盖和采用超长超宽钢板拼接而成的筒体,因此,在传统的端盖和筒体进行组对工装过程中,由于筒体本身没有吊耳,为了不影响其外观质量,一般会在冷煨后的筒体板内部焊接吊装时需要的吊耳,然后将端盖水平放置在平台上,在端盖内侧加装定位板,再通过起重机,调节筒体的高度及位置,并通过定位板调节其相对位置,在尺寸合格后对其进行定位焊固定,因此,操作过程需要长时间占用天车资源,并且工作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筒体内侧的耐磨侧板、以及其内部的临时吊耳均需要大量的焊接,所以其劳动强度大;但随着产品的不断改进及用户的要求,筒体长度及直径不断增长,车间厂房的高度受到了限制,急需对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组对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卧式组对工装,通过将筒体进行卧式组对工装取消了以往使用起重机吊装的方法,并与传统工艺的对比,减少了筒体吊耳的制作,节约了材料,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卧式组对工装,包括支架、端盖固定机构以及筒体放置机构;

所述端盖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的横梁、设置在所述横梁一端的斜面辊、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另一端并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的顶辊,所述斜面辊与所述顶辊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顶梁,两个所述顶梁的一端均与所述斜面辊相连接,且与所述横梁成30-45°角;

所述筒体放置机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导轨、以及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的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用于放置筒体,并将所述筒体移动到放置在所述端盖固定机构上的端盖上进行组对。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竖直伸缩架、以及与所述竖直伸缩架相连接的固定架,所述端盖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端盖固定机构下方的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端盖高度调节座,所述端盖高度调节座与一能够调节其高度的液压缸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伸缩架与一能够控制其高度的液压缸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座包括均能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的第一高度调节架和第二高度调节架,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架和第二高度调节架均通过一能够控制其高度的液压缸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架和第二高度调节架的顶部均设置有一筒体位置调整机构,所述筒体位置调整机构用于调整设置在所述高度调节座上的所述筒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位置调整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架或第二高度调节架两侧相对设置的水平调节辊,所述水平调节辊通过调节其长度来调整所述筒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进一步的,分别与所述竖直伸缩架、第一高度调节架、第二高度调节架和端盖高度调节座相连接的液压缸均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卧式组对工装,通过将端盖的盖孔挂在横梁后,调节顶辊和顶梁之间的距离来夹住端盖,并使端盖保持与地面垂直,再通过筒体放置机构将筒体移动到放置在端盖固定机构上的端盖上进行组对。通过改变顶辊和顶梁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及内圆直径的端盖,同时,通过将筒体进行卧式组对工装取消了以往使用起重机吊装的方法,并与传统工艺的对比,减少了筒体吊耳的制作,节约了材料,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卧式组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端盖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高度调节架的俯视图。

图中:1-支架,101-竖直伸缩架,102-固定架;

2-端盖固定机构,201-横梁,202-斜面辊,203-顶辊,204-顶梁,205-端盖高度调节座;

3-筒体放置机构,301-导轨,302-高度调节座,3021-第一高度调节架,3022-第二高度调节架,3023-筒体位置调整机构;

4-筒体;

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筒体的卧式组对工装,包括支架1、端盖固定机构2以及筒体放置机构3;端盖固定机构2包括与支架1相连接的横梁201、设置在横梁201一端的斜面辊202、以及设置在横梁202另一端并与横梁201平行设置的顶辊203,斜面辊202与顶辊203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顶梁204,两个顶梁204的一端均与斜面辊202相连接,且与横梁201成30-45°角;筒体放置机构3包括设置在地面上导轨301、以及与导轨301滑动连接的高度调节座302,高度调节座302用于放置筒体4,并将筒体4移动到放置在端盖固定机构2上的端盖5上进行组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端盖5的盖孔挂在横梁201后,调节顶辊203和顶梁204之间的距离来夹住端盖5,并使端盖5保持与地面垂直,再通过筒体放置机构3将筒体4移动到放置在端盖固定机构2上的端盖5上进行组对。通过改变顶辊203和顶梁204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厚度及内圆直径的端盖5,并且两个平行设置的顶梁204与横梁201成30-45°角,通过分别调节两个顶梁204的长度,能够使其适用于带有不同内径和外径的端盖5进行组对;同时,通过将筒体4进行卧式组对工装取消了以往使用起重机吊装的方法,并与传统工艺的对比,减少了筒体吊耳的制作,节约了材料,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支架1包括竖直伸缩架101、以及与竖直伸缩架101相连接的固定架102,端盖固定机构2设置在固定架102上,通过竖直伸缩架101的设计,可以使其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端盖5的装配。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位于端盖固定机构2下方的导轨301上设置有端盖高度调节座205,端盖高度调节座205与一能够调节其高度的液压缸相连接。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竖直伸缩架101与一能够控制其高度的液压缸相连接。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高度调节座302包括均能在导轨301上移动的第一高度调节架3021和第二高度调节架3022,第一高度调节架3021和第二高度调节架3022均通过一能够控制其高度的液压缸相连接。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高度调节架3021和第二高度调节架3022的顶部均设置有一筒体位置调整机构3023,筒体位置调整机构3023用于调整设置在高度调节座302上的筒体4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筒体位置调整机构3023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高度调节架3021或第二高度调节架3022两侧相对设置的水平调节辊,水平调节辊通过调节其长度来调整筒体4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分别与竖直伸缩架101、第一高度调节架3021、第二高度调节架3022和端盖高度调节座205相连接的液压缸均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