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保温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2245发布日期:2019-04-13 01:2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保温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保温搅拌罐。



背景技术:

某些液体物料的制备大多需要在搅拌设备里进行,通过搅拌装置对各种成分液料进行均匀混合,最终制成成品。

由于有些成品的制备有一定温度要求,则往往要求搅拌罐配备有用于对搅拌罐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控温装置。但是现有的加热控温装置一般是在搅拌罐的内壁夹层内设有加热电阻丝,通过加热电阻丝通电生热,进而对搅拌罐内部的液体进行热量辐射。现实中由于搅拌罐内的液体总量不一定,当液面较低时,液面之上的加热电阻丝所产生的热量难以直接热辐射至液体,则导致液面之上的加热电阻丝的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保温搅拌罐,通过加热电路智能控制多个加热件的启闭,使液面之上的加热件不开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保温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搅拌罐上连通有进料管和出料管,且搅拌罐上安装有用于对搅拌罐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罐上安装有若干个加热件且若干个加热件沿搅拌罐轴向等间距排布,搅拌罐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搅拌罐内液面高度从而控制加热件由下至上依次启闭的加热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电路可控制加热件启闭,使液面之上的加热件不开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管,且加热件位于搅拌罐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加热件能直接与料液接触,从而提高加热件的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件在搅拌罐内呈蜿蜒设置并形成竖直设置的加热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搅拌组件能带动料液不断经过加热平面,从而提高加热件对料液的加热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罐内壁上固定有用于降低加热件变形的加强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加强架用于固定连接搅拌罐和对应的一个加热件,以降低对应的加热件发生变形、扭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罐包括罐体以及可拆连接在罐体上端的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者拆下封盖,并对搅拌罐内部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罐体下方的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电机上的搅拌轴、螺栓连接在搅拌轴周壁上的若干组搅拌叶组,若干组搅拌叶组沿搅拌轴的轴向等间距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拆下搅拌叶组并对其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搅拌叶组包括若干片绕搅拌轴等间距排布的搅拌叶片,且相邻两片搅拌叶片之间螺栓连接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片受到料液的反作用力,则支撑杆可用于加强相邻搅拌叶片之间的强度,降低搅拌叶片变形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若干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固定连接若干组搅拌叶组中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搅拌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方便搅拌叶片的拿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下侧壁上固定有稳定座且稳定座内安装有稳定轴承,搅拌轴上端安装进稳定轴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提高搅拌轴的稳定性,降低搅拌轴上端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罐底部朝出料管的管口呈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用于降低罐体内残留的料液。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方案中,通过加热电路智能控制多个加热件的启闭,使液面之上的加热件不开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本方案中,通过可拆连接搅拌叶片,以方便对搅拌叶片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执行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搅拌罐;11、罐体;12、封盖;13、进料管;14、保温盖;15、出料管;16、出料阀;17、稳定座;18、稳定轴承;2、搅拌组件;21、驱动电机;22、搅拌轴;23、搅拌叶组;231、搅拌叶片;24、连接杆;25、支撑杆;26、密封轴承;3、加热件;31、加热平面;32、加强架;4、加热电路;41、液位传感器;42、执行模块;421、比较单元;422、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节能保温搅拌罐,参考图1,包括搅拌罐1,搅拌罐1包括罐体11以及可拆连接在罐体11上端的封盖12,封盖12上连通有进料管13,进料管13上端口可拆封盖12有保温盖14;罐体11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上安装有出料阀16,且罐体11底部朝出料管15的管口向下倾斜设置,从而用于降低罐体11内残留的料液。

参考图1和图2,搅拌罐1上安装有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用于对搅拌罐1内部进行搅拌。搅拌组件2包括安装在罐体11下方的驱动电机21、连接在驱动电机21上的搅拌轴22、螺栓连接在搅拌轴22周壁上的三组搅拌叶组23,搅拌轴22与罐体11底部之间连接有密封轴承26,三组搅拌叶组23沿搅拌轴22的轴向等间距排布。每组搅拌叶组23包括四片绕搅拌轴22等间距排布的搅拌叶片231,且相邻两片搅拌叶片231之间螺栓连接有支撑杆25。由于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叶片231受到料液的反作用力,则支撑杆25可用于加强相邻搅拌叶片231之间的强度,降低搅拌叶片231变形的概率。搅拌组件2还包括四根连接杆24,每根连接杆24用于固定连接三组搅拌叶组23中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搅拌叶片231,从而方便搅拌叶片231的拿取。

参考图1和图2,封盖12下侧壁上固定有稳定座17,且稳定座17内安装有稳定轴承18,搅拌轴22上端安装进稳定轴承18内。从而在搅拌轴22转动的过程中,提高搅拌轴22的稳定性,降低搅拌轴22上端的晃动。

参考图1,搅拌罐1上安装有三组加热件3,三组加热件3沿搅拌罐1轴向等间距排布。加热件3为加热管,且加热件3位于搅拌罐1内部,加热件3在搅拌罐1内呈蜿蜒设置并形成竖直设置的加热平面31。则搅拌组件2在搅动料液流动时,料液能不断经过加热平面31,从而提高加热件3对料液的加热质量。搅拌罐1内壁上固定有三个加强架32,每个加强架32用于固定连接搅拌罐1和对应的一个加热件3,以降低对应的加热件3发生变形、扭曲。

参考图1,搅拌罐1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搅拌罐1内液面高度,从而控制加热件3由下至上依次启闭的加热电路4(见图3)。

参考图3和图4,加热电路4包括:

液位传感器41,如图1所示,安装在搅拌罐1内部,并用于检测搅拌罐1内部的液位高度值Vb;

执行模块42,设有三个,每个执行模块42均耦接于液位传感器41以接收液位高度值Vb,并与各自执行模块42对应的预设值进行比较,以控制各自执行模块42对应的加热件3的启闭;当液位高度值Vb大于某个模块的预设值时,该执行模块42所对应的加热件3开启。其中,三个执行模块42的不同点在于其预设值大小不同,且由下至上的三个加热件3所对应的执行模块42中的预设值逐渐增大。

执行模块42包括:

比较单元421,耦接于液位传感器41以接收液位高度值Vb,当液位高度值Vb大于比较单元421的预设值时,输出比较信号;

控制单元422,耦接于比较单元421以接收比较信号,并控制加热件3的供电回路的通断。

比较单元421包括比较器A、电阻R1和电阻R2,比较器A的正向端耦接于液位传感器41的输出端,电阻R1串接于比较器A的反相端与直流电VCC之间,电阻R2串接于比较器A的反相端和地之间,电阻R2两端的电压值即为比较单元421的预设值,也即为该执行模块42的预设值。

控制单元422包括三极管Q1、续流二极管D1、继电器KM1。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A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具有线圈和常开触头,继电器KM1的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串接于加热件3的供电回路中,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

具体实施原理:当搅拌罐1内的液面较低时,液位传感器41检测到该液位值,并将液位高度值Vb输出至三个执行模块42中,各个执行模块42的预设值与液位高度值Vb进行比较,如果液位高度值Vb大于该执行模块42的预设值,则控制该执行模块42对应的加热件3的启动。即液面越高,所开启的由下至上所开启的加热件3的数量越多,而且液面之上的加热件3不开启,从而智能控制多个加热件3的启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