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端面具有导流功能的外置式超滤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6889发布日期:2019-04-29 13:0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浇注端面具有导流功能的外置式超滤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浇注端面具有导流功能的外置式超滤膜组件。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现有的污水处理大都是浸没式的,而现有的外置式的超滤设备的污水都不易排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浇注端面具有导流功能的外置式超滤膜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浇注端面具有导流功能的外置式超滤膜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浇注端面具有导流功能的外置式超滤膜组件,包括外壳体、下端圈、下端盖、进水进气口、上端圈、上端盖、浇注端面、中心收集管、支渠管道、排污孔、排水管和排污管,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有下端圈,所述下端圈的底部固定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的底部固定有进水进气口,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固定有上端圈,所述上端圈的顶部固定有上端盖,所述上端圈内壁固定有浇注端面,所述浇注端面的分为内圈和外圈,所述浇注端面的中心处固定有中心收集管,所述中心收集管的底部等距固定有支渠管道,且支渠管道的一端与中心收集管连通,所述支渠管道位于浇注端面外圈的一端外侧设有排污孔,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多个中空纤维膜,且中空纤维膜的顶部穿过浇注端面与浇注端面、上端盖所形成的密封腔连通,所述上端圈的外侧固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浇注端面、上端盖所形成的密封腔连通,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排污管,且排污管与中心收集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渠管道上的排污孔由外壳到内圈数量由密变稀。

优选的,所述排污孔的形状为圆孔、椭圆孔、六边形孔、水滴孔、扇形孔和梯形孔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支渠管道上所有排污孔的面积之和大于中心收集管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中心收集管的外侧设有用于收集污水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浇注端面底部的中空纤维膜与浇注端面的内圈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心收集管的外侧的通孔为圆孔、椭圆孔、六边形孔、水滴孔、扇形孔和梯形孔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浇注端面的外圈直径是内圈的两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体内部的中空纤维膜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汇集到浇注端面的顶部,通过排水管排出,方便进行过滤。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支渠管道设计,确保所有膜丝的排污路径尽可能的短,同时尽可能的均匀,减少膜组件内部排污的短路流和流体死角,发挥所有膜丝的性能,外圈的排污由支渠管道后汇总到中心收集管后排出,内圈的排污由中心收集管表面上的孔收集后汇入中心收集腔后排出,从而可以方便污水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端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浇注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下端圈;3、下端盖;4、进水进气口;5、上端圈;6、上端盖;7、浇注端面;8、中心收集管;9、支渠管道;10、排污孔;11、排水管;12、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浇注端面具有导流功能的外置式超滤膜组件,包括外壳体1、下端圈2、下端盖3、进水进气口4、上端圈5、上端盖6、浇注端面7、中心收集管8、支渠管道9、排污孔10、排水管11和排污管12,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下端圈2,所述下端圈2的底部固定有下端盖3,所述下端盖3的底部固定有进水进气口4,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上端圈5,所述上端圈5的顶部固定有上端盖6,所述上端圈5内壁固定有浇注端面7,所述浇注端面7的分为内圈和外圈,所述浇注端面7的中心处固定有中心收集管8,所述中心收集管8的底部等距固定有支渠管道9,且支渠管道9的一端与中心收集管8连通,所述支渠管道9位于浇注端面7外圈的一端外侧设有排污孔10,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有多个中空纤维膜,且中空纤维膜的顶部穿过浇注端面7与浇注端面7、上端盖6所形成的密封腔连通,所述上端圈5的外侧固定有排水管11,且排水管11与浇注端面7、上端盖6所形成的密封腔连通,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排污管12,且排污管12与中心收集管8连通。

所述支渠管道9上的排污孔10由外壳到内圈数量由密变稀,方便污水均匀进入到中心收集管8内。

所述排污孔10的形状为圆孔、椭圆孔、六边形孔、水滴孔、扇形孔和梯形孔中的一种,适合不同污水处理。

所述支渠管道9上所有排污孔10的面积之和大于中心收集管8的截面积,增加污水进入到中心收集管8内的速度。

所述中心收集管8的外侧设有用于收集污水的通孔,方便收集污水。

所述浇注端面7底部的中空纤维膜与浇注端面7的内圈底部固定连接,方便分离污水和过滤后的水。

所述中心收集管8的外侧的通孔为圆孔、椭圆孔、六边形孔、水滴孔、扇形孔和梯形孔中的一种,适合不同污水处理。

所述浇注端面7的外圈直径是内圈的两倍,方便收集污水。

工作原理为:通过外壳体1内部的中空纤维膜可以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汇集到浇注端面7的顶部,通过排水管11排出,通过合理的支渠管道9设计,确保所有膜丝的排污路径尽可能的短,同时尽可能的均匀,减少膜组件内部排污的短路流和流体死角,发挥所有膜丝的性能,外圈的排污由支渠管道9后汇总到中心收集管后排出,内圈的排污由中心收集管8表面上的孔收集后汇入中心收集管8后排出,从而可以方便污水的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