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盘、分散盘组件及超效分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168发布日期:2019-06-12 00:2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盘、分散盘组件及采用该分散盘组件的超效分散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物料的反应过程通常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釜包括罐体及设置于罐体内的搅拌桨,搅拌桨通过传动轴与罐体上端的减速电机连接。工作时,向罐体内加入不同的反应物料,减速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搅拌桨转动,完成物料的搅拌、混合及反应过程。

然而,现有的反应釜通常具有如下缺点:1、现有的反应釜体积通常较大,为了节省成本,其由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由于采用耐温、耐压、耐腐蚀材料会大大提高设备成本,因此现有的反应釜通常不耐温、不耐压、也不耐腐蚀;2、现有的反应釜占用空间较大,安装成本也较高;3、现有反应釜的搅拌桨分散效果不够好,这会增加物料的反应时间,降低工作效率;4、现有反应釜往往都是间歇性生产,不能不间断连续生产,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同时,在现有技术中,反应器与泵的功能各有不同,并且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反应器与泵的适用范围也受到影响,给生产带来诸多难题。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将反应器与泵的功能结合的化工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物料分散效果、有效提高反应效率的分散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散盘,包括圆形的盘体,该盘体的中部设置有穿轴通孔,盘体上设置有安装通孔,该盘体的外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前折边和多个后折边,所述前折边与所述后折边在所述盘体的外圆周上交错排列。

所述前折边、所述后折边均相对于所述盘体外圆周的对应切线倾斜布置,所述前折边与所述后折边的倾斜方向一致。

所述前折边、所述后折边与所述盘体外圆周的对应切线的夹角为10-30度。

所述盘体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散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物料分散效果、有效提高反应效率的分散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散盘组件,包括安装盘及分散盘,所述安装盘的中部设置有芯轴座,该芯轴座的中部成型有轴孔,所述分散盘的盘体的安装通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分散盘通过所述螺栓安装于所述安装盘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材料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安装成本低、物料分散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超效分散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效分散反应器,包括主体壳、安装于主体壳后端的后端盖、连接于后端盖后侧的电机架及连接于电机架后侧的电机,所述主体壳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主体壳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主体壳与所述后端盖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分散盘组件,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轴,所述轴穿过所述后端盖的中心通孔伸入所述空腔内与所述分散盘组件连接,所述轴与所述后端盖之间设置有机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原料用量少,它可采用耐温、耐压、耐腐蚀材料生产,材料成本合理,具有耐温、耐压、耐腐蚀特性;2、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较小,安装成本也较低,整体降低了生产成本;3、本实用新型分散效果较好,加快物料的反应时间,较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4、本实用新型可进行不间断的连续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分散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分散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分散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分散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的分散盘组件的立体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分散盘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的分散盘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4的超效分散反应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盘体;2-穿轴通孔;3-安装通孔;4-前折边;5-后折边;6-分散通孔;7-分散盘;8-螺栓;9-安装盘;10-芯轴座;11-主体壳;12-进料口;13-出料口;14-后端盖;15-分散盘组件;16-轴;17-机封;18-电机架;19-电机;20-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分散盘,包括圆形的盘体1,该盘体1的中部设置有穿轴通孔2,盘体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3,该盘体1的外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前折边4和多个后折边5,前折边4与后折边5在盘体1的外圆周上交错排列。

参见图1、图2,前折边4、后折边5均相对于盘体1外圆周的对应切线倾斜布置,前折边4与后折边5的倾斜方向一致。前折边4、后折边5与盘体1外圆周的对应切线的夹角为10-30度。

该分散盘7体积小,占用安装空间小,集合分散盘7和叶轮结构于一体,区别于现有分散盘7的传统使用方式,它可安装于传统的泵壳中,使泵既具有输送流体的功能,又可对物料进行有效分散,物料分散效果较好,反应效率较高。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盘体1的表面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散通孔6。分散通孔6进一步增强了分散盘7的分散效果,进一步加快物料反应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3

如图5、图6、图7所示,一种分散盘组件,包括安装盘9及分散盘7,安装盘9的中部设置有芯轴座10,该芯轴座10的中部成型有轴孔20,分散盘7的盘体1的安装通孔3内设置有螺栓8,分散盘7通过螺栓8安装于安装盘9的前侧。该分散盘组件15体积较小,它可安装于泵壳内,通过芯轴座10的轴孔20与伸入泵壳的传动轴16连接,可有效提高物料分散效果,有效提高反应效率。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一种超效分散反应器,包括主体壳11、安装于主体壳11后端的后端盖14、连接于后端盖14后侧的电机架18及连接于电机架18后侧的电机19,主体壳1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进料口12,主体壳11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13,主体壳11与后端盖14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分散盘组件15,电机19的动力输出轴16连接有轴16,轴16穿过后端盖14的中心通孔伸入空腔内与分散盘组件15连接,轴16与后端盖14之间设置有机封17。

该超效分散反应器集泵的流体输送功能和反应釜的物料混合反应功能于一体,它分散效果较好,加快物料的反应时间,较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它可进行不间断的连续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将多台超效分散反应器串联在一起,可实现更有效的混合、分散效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它体积较小,原料用量少,可采用耐温、耐压、耐腐蚀材料生产,材料成本合理,具有耐温、耐压、耐腐蚀特性。它占用空间较小,安装成本也较低,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