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293发布日期:2019-04-24 00:31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铅汞、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

所以工业废气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要进行废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以后才能排放,常用废气净化装置虽然可用以滤除废气中的粒状污染物(如污尘及悬浮微粒等),然而,涂装制程及化学原料制程所产生的废气经常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异味,常用废气净化装置却无法针对这些物质进行过滤净化,使得常用废气净化装置只能适用于一部分的废气处理程序,大大限制了常用废气净化装置的应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气净化装置,三种装置提供两组组合处理系统,切换使用,能够同时确保达标排放,很好的解决间接时间运行时催化氧化的预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装置、引风机、膜分离器、阻火器、换热器以及催化氧化装置,所述的冷凝装置还通过管路直接连接于换热器,所述冷凝装置与膜分离器分别通过冷凝和膜分离进行净化油气,所述冷凝装置和催化氧化装置分别通过冷凝和催化剂催化进行净化油气,所述冷凝装置与膜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冷凝装置和催化氧化装置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膜分离器和催化氧化装置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油气净化后经排空管路排空,所述排空管路上设置排空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以及内置的横向迂回式换热管路,所述催化氧化装置依次包括加热室和催化室;所述换热管路的一端连接膜分离器,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加热室。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箱、循环冷却系统和油水分离装置,所述循环冷却系统为冷箱中循环供冷,冷箱中冷却油气,油气通过自身重力流至油水分离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膜分离器的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气体渗透性能。

进一步的,膜分离器通过管路和引风机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阻火器设置在第三阀门和换热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现场现场工况的运行状态处于间接性运行时,将低浓度废气通过冷凝装置,油气中部分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液化回收入油水分离装置,剩余油气再通过膜分离器,得到净化气体直接排空,剩余的挥发性有机物透过膜分离器,在压力推动下返回引风机入口,重新循环,进行冷凝回收;

本实用新型现场现场工况的运行状态处于连续性运行时,将低浓度废气通过冷凝装置,低浓度废气中大部分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液化回收如油水分离装置,冷凝后的低浓度废气经阻火器过滤后进入换热器,将冷凝后的低浓度废气加热到催化燃烧所需要的起始温度;通过催化剂使之燃烧,反应后的高温清洁气体再次进入热交换器,回收利用高温清洁气体所含热量加热冷凝后的低浓度废气,并将高温清洁气体温度降低后排入大气(清洁气体包括CO2和水蒸气)。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可满足间接性运行场合,降低催化氧化在间接场合频繁启停,影响使用寿命及能耗损失。

2. 本实用新型两种组合工艺都能满足尾气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催化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油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装置、引风机2、膜分离器3、阻火器7、换热器5以及催化氧化装置4,所述的冷凝装置还通过管路直接连接于换热器5,所述冷凝装置与膜分离器通过冷凝和吸附剂吸附进行净化油气,所述冷凝装置和催化氧化装置通过冷凝和催化剂催化进行净化油气,所述冷凝装置与膜分离器之间设有第一阀门A,所述冷凝装置和催化氧化装置之间设有第二阀门B,所述膜分离器3和催化氧化装置之间设有第三阀门C,油气净化后经排空管路排空,所述排空管路上设置排空阀门D。

所述换热器5包括外壳51以及内置的横向迂回式换热管路52,所述催化氧化装置4依次包括加热室41和催化室42;所述换热管路52的一端连接膜分离器3,所述换热管路52的另一端连接加热室41,所述换热器5的上侧设置出气口,被催化氧化后的废气用于换热管路51的预热,并排放至外界大气Q。

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箱11、循环冷却系统12和油水分离装置13,所述循环冷却系统12为冷箱11中循环供冷,冷箱11中冷却油气,油气通过自身重力流至油水分离装置13。

所述膜分离器3的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气体渗透性能。

所述膜分离器3通过管路和引风机2入口相连。

所述阻火器7设置在第三阀门C和换热器5之间。

本实用新型现场工况的运行状态处于间接性运行时,将低浓度废气通过冷凝装置,油气中大部分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液化回收(此时第一阀门A打开,第二阀门B关闭),剩余油气通过膜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后(此时第三阀门C关闭,排空阀门D开启),得到净化气体直接排空,剩余的挥发性有机物透过膜分离器,在压力推动下返回引风机入口,重新循环,进行冷凝回收;

本实用新型现场工况的运行状态处于连续性运行时,将低浓度废气通过冷凝装置,低浓度废气中大部分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液化回收,此时第一阀门A关闭,第二阀门B打开,第三阀门C打开,排空阀门D关闭,冷凝后的低浓度废气经阻火器过滤后进入换热器5,将冷凝后的低浓度废气加热到催化燃烧所需要的起始温度;通过催化剂使之燃烧,反应后的高温清洁气体再次进入热交换器,回收利用高温气体所含热量加热冷凝后的低浓度废气,并将高温清洁气体温度降低后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可满足间接性运行场合,降低催化氧化在间接场合频繁启停,影响使用寿命及能耗损失。

本实用新型两种组合工艺都能满足尾气达标排放,净化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