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851发布日期:2019-08-21 00:3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气污染的治理成为焦点问题,工业废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我国虽然在近几年进行了节能减排的全国性去污染行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仍然是燃煤大国、排放大国,虽然采取了减少排放、淘汰落后产业的办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治理废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虽然存在各式繁杂的处理装置,但是由于废气种类很多,主要有氮氧化物、硫化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卤素化合物,现有的装置要么除氮、要么除硫,不能综合的对多种类的废气进行处理,即便近几年出现了一体化的处理装置,但是结构复杂、装置占地大、管线复杂且操作难度大,对于多种类废气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装置,以解决功能分散、结构复杂、净化效果一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装置,包括长方体的机体,所述机体分为上部的过滤段、中部的喷淋段、下部的储液段和设置于过滤段和喷淋段之间的风道,所述中部的喷淋段设置有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和第三喷淋室,所述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和第三喷淋室之间通过隔窗连通,所述机体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喷淋室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粗过滤网,所述储液段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和第三储液箱,所述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和第三喷淋室内均设置有喷嘴;所述过滤段设置有氧化室和燃烧室,所述氧化室内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三喷淋室的顶部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开口,所述氧化室底部与风道连通;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第三风机和供氧管,所述供氧管的一端与第三风机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氧化室和燃烧室连通;所述氧化室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第一活性炭吸附网篮和初滤网,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蒸汽发生器(15),所述燃烧室的左侧依次设置有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中滤网、第三活性炭吸附网篮和高滤网,所述蒸汽发生器(15)的一端与氧化室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与中滤网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与中滤网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底部还设置有与风道连通的回循管,所述回循管上设置有回循阀;所述第三活性炭吸附网篮与所述中滤网之间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机体外壁上靠近高滤网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机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上水箱。

所述第一喷淋室的喷嘴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箱内盛装有用于处理硫化物的溶液;所述第二喷淋室的喷嘴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通,所述第二储液箱内盛装有用于处理氮氧化物的溶液;所述第三喷淋室的喷嘴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储液箱连通,所述第三储液箱内盛装有氧化液。

所述机体左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气微调阀,所述进气微调阀用于调节喷淋段的输氧量;所述粗过滤网与机体外壁之间还设置有进气帘板。

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还设置有导风板;所述燃烧室内还设置有靠近蒸汽发生器一端的保温帘板。

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与中滤网之间还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管道与外接水箱连通。

所述第三风机的左侧设置有隔板。

所述机体外壁上还设置有腰带槽,所述腰带槽位于喷淋段与过滤段之间,所述腰带槽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加热装置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腰带槽内还设置有电源控制器。

所述机体底部外壁上还设置有泵罩。所述泵罩内设置有与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和第三储液箱连接的供液泵,所述供液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第三喷淋室、氧化室和燃烧室均设置有维修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设计,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各种场地环境,装置的体积根据处理量和场地大小来决定,操作简单,管线配置简单。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次处理法,采用两个回循功能和“分子对撞”,强化了氧化过程,设置6次网滤,3次小吸附,3次大吸附,一个二次燃烧,废气净化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采用对废气进行热-冷-热-烧-冷的过程,对多种类的废气净化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结果图;

图中,1-进气口,2-进气微调阀,3-进气帘板,4-第一喷淋室,5-第二喷淋室,6-第三喷淋室,7-隔窗,8-第一风机,9-氧化室,10-第一活性炭吸附网篮,11-初滤网,12-燃烧室,13-导风板,14-保温帘板,15-蒸汽发生器,16-气压阀,17-喷头,18-喷嘴,19-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20-中滤网,21-第三活性炭吸附网篮,22-高滤网,23-回循阀,24-隔板,25-供氧管,26-三通,27-第二风机,28-观察孔,29-控制器,30-电源控制器,31-取样孔,32-风道,33-腰带槽,34-维修门,35-第一储液箱,36-第二储液箱,37-第三储液箱,38-隔离板,39-排污管,40-进水管,41-上水箱,42-泵罩,43-粗过滤网,44-加热装置,45-出气口,46-第三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装置的连接方式如下:

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装置包括长方体的机体,所述机体分为上部的过滤段、中部的喷淋段、下部的储液段和设置于过滤段和喷淋段之间的风道32,所述中部的喷淋段设置有第一喷淋室4、第二喷淋室5和第三喷淋室6,所述第一喷淋室4、第二喷淋室5和第三喷淋室6之间通过隔窗7连通,所述机体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喷淋室连通的进气口1,所述进气口1内设置有粗过滤网43,所述储液段包括第一储液箱35、第二储液箱36和第三储液箱37,所述第一喷淋室4、第二喷淋室5和第三喷淋室6内均设置有喷嘴18;所述过滤段设置有氧化室9和燃烧室12,所述氧化室9内设置有第一风机8,所述第三喷淋室6的顶部设置有与风道32连通的开口,所述氧化室9底部与风道32连通;所述风道32内设置有第三风机46和供氧管25,所述供氧管25的一端与第三风机46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氧化室9和燃烧室12连通;所述氧化室9与燃烧室12之间设置有第一活性炭吸附网篮10和初滤网11,所述燃烧室12内设置有加热装置44和蒸汽发生器(15),所述燃烧室12的左侧依次设置有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19、中滤网20、第三活性炭吸附网篮21和高滤网22,所述蒸汽发生器(15)的一端与氧化室9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19与中滤网20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19与中滤网20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底部还设置有与风道32连通的回循管,所述回循管上设置有回循阀23;所述第三活性炭吸附网篮21与所述中滤网20之间设置有第二风机27,所述机体外壁上靠近高滤网22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45,所述机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与蒸汽发生器15连通的上水箱41。所述第一喷淋室4的喷嘴18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储液箱35连通,所述第一储液35箱内盛装有用于处理硫化物的溶液;所述第二喷淋室5的喷嘴18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储液箱36连通,所述第二储液箱36内盛装有用于处理氮氧化物的溶液;所述第三喷淋室6的喷嘴18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储液箱37连通,所述第三储液箱37内盛装有氧化液。所述机体左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气微调阀2,所述进气微调阀2用于调节喷淋段的输氧量;所述粗过滤网43与机体外壁之间还设置有进气帘板3。所述燃烧室12的底部还设置有导风板13;所述燃烧室12内还设置有靠近蒸汽发生器15一端的保温帘板14。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19与中滤网20之间还设置有喷头17,所述喷头17通过管道与外接水箱连通。所述第三风机46的左侧设置有隔板24。所述机体外壁上还设置有腰带槽33,所述腰带槽33位于喷淋段与过滤段之间,所述腰带槽33上设置有控制器29,所述第一风机8、第二风机27、第三风机46、加热装置44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29电连接;所述腰带槽33内还设置有电源控制器30。所述机体底部外壁上还设置有泵罩42。所述泵罩42内设置有与第一储液箱35、第二储液箱36和第三储液箱37连接的供液泵,所述供液泵与所述控制器29电连接。所述第一喷淋室4、第二喷淋室5、第三喷淋室6、氧化室9和燃烧室12均设置有维修门34。

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装置的各部件作用如下:

进气口1:废气的入口。进气微调阀2:输入少量空气,是为了进行综合反应,当废气在和水和化学液接触时掺,定量带氧气的空气进入综合后,能对除废有相当大帮助和氧化,增加反应时长;返解吸力,调节作用;降温。进气帘板3:上方隔喷液,当喷液喷到网上要堵塞小孔影响进道;热气一般上升上方隔1/4以免热气只在上方流进。第一喷淋室4:主要针对硫化物的溶液。第二喷淋室5:装有针对于氮氧化物的溶液。第三喷淋室6:主要是氧化液。隔窗7:两个隔液窗做成活页状,目的是只隔液体,不能阻碍废气在机内流动穿过,阻率不得大于4%。第一风机8:本机采用多级接力抽风,第一次连同“液气同送法”,保持下功能区湿度。氧化室9:氧化室9是在获得有湿度的废气,室内形成往上往下回转,有一定的储气量,该室高出出口道,有燃烧热气进入,输入水蒸气,再与逆向空气中氧分子碰撞,后续过滤阻力情况下,始终40%在内旋转停留,延长反应时间,废气由入机前高温经三级液喷冷却,加了氧化剂后又升温加湿、加氧,氧化效果极好。第一活性炭吸附网篮10:吸附网篮用插入法,网篮内装入大小不等10~40mm直径的固状活性炭,吸附效果极佳。初滤网11:对较大pm10以上颗粒过滤,水分也被挡住,初滤网11也是活性炭滤网,也有初吸附作用。燃烧室12:经过高温,低温,高温反应过程初滤初吸后的废气基本达到60%净化,再经过燃烧反应,对一氧化碳和臭氧在加氧情况下燃烧除去效果极好。导风板13:使废气没有“空子钻”能最大限度把废气导向火源。保温帘板14:保持一定量热度做预热水,热气,一般在上部,由于在下风,不然被下级抽风全部吸走,滤碳和网被烧焦影响后序滤网和吸附效果。蒸气发生器15:发出的蒸气,一方面输向反应室,另一方面输进燃烧后的滤网吸附。16、气压阀,观察气压合理分配蒸气,万一气阀关闭,指针显示保证安全。喷头17:一个是降温,二个是加湿度,否则后序活性炭由燃烧室的温度导致干焦而影响吸附效果。喷嘴18:由下往上4个喷头在中间,上方40厘米两排8个喷头往下喷,喷液往上是上大下小的喷液形状,喷液往下是下大上小的喷液形状,这样空间占比达90%以上,增大废气与液物接触面几乎无漏网的废气穿过。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19:用比第一活性炭吸附网篮10更小的固状活性炭,网篮厚度40nm。中滤网20:由2~3层初滤网组成中滤网(活性炭棉网)。第三活性炭吸附网篮21:第三次吸附,由于输入了水蒸气,吸附效果极佳,由于燃烧后的4次过滤,4次吸附(滤网也是碳棉),又有蒸气加温与喷头加湿,再加上加氧燃烧,固自身燃烧的废气基本不存在了。高滤网22:利用高密度滤网,密度在pm2.5以下。回循阀23:当两个过滤不畅或重气下沉部分又由第一风机8吸走,重新回到氧化室9参与氧化过滤、吸附和二次燃烧。隔板24:中间供气在前,隔板24后为空间回循通路。供氧管25:燃烧后基本没氧气,加3~5%空气综合反应,对某些挥发性有害气体有与氧反应消除作用,对燃烧后有机废气进行清残。三通26:一端输入氧化室9,一端输入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和中滤网之间,加湿,除残,保持后续吸附能力。第二风机27:强力管道抽风。观察孔28:观察燃烧室12的火力。控制器29,控制三个风机和三个供液泵起停,保证停电后自动跳关。电源控制器30在机体右端1.2米左右高,安全高度方便安装、维修、防水、防尘。取样孔31:方便用户经常自测含量变化,采取调整措施。风道32:为氧化室9和燃烧室12提供氧气。腰带槽33:用于走线,设置标志,控制器29按钮等。维修门34:安装维修,观察方便。第一储液箱35:内装有针对硫化物的溶液。第二储液箱36:内装有针对氮氧化物的溶液。第三储液箱37:内装有氧化液。隔离板38:试剂隔离。排污管39:当液面厚厚一层浮物或试剂反应效果明显下降时,更换试剂液,排液用。进水管40:一进多出,提供五个部位用水,即三个水仓,顶部蒸气发生器预热水,顶部喷头。上水箱41:保证预热水水源和水位。粗过滤网43:对入机前的片状灰粉、大粒进行筛滤,以便造成更多的机内杂质,影响过快堵塞过滤网和浮物、沉淀等作用。加热装置44:为蒸汽发生器15提供热源。第三风机46:为氧化室9和燃烧室12提供足够的氧气。

一种联合治理废气的多功能一体化脱硝设备的工作流程如下:

待处理的废气从进气口1进入本一体化脱硝设备,设置于机体左侧外壁上的进气微调阀2为第一喷淋室4、第二喷淋室5和第三喷淋室6内提供少量的氧气,使喷嘴18喷出的溶液与废气能够充分反应,废气经过第一喷淋室4、第二喷淋室5和第三喷淋室6后,通过第一风机8将废气吸入氧化室9,蒸汽发生器15产生的热蒸汽一部分通入氧化室,另一部分通入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19与中滤网20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通入氧化室9的热蒸汽与氧化室的废气发生碰撞,氧化室9内的废气是具有湿度的废气,室内形成往上往下回转,有一定的储气量,有燃烧热气进入,输入水蒸气,再与逆向空气中氧分子碰撞,后续过滤阻力情况下,始终40%在内旋转停留,延长反应时间,产生分子碰撞后的废气进入燃烧室,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导风板13,导风板13废气引流至加热装置44与蒸汽发生器15之间,对废气进行燃烧反应后能够去除一氧化碳和臭氧。在第二风机27的作用下,废气依次经过氧化室9、燃烧室12、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19、中滤网20、第三活性炭吸附网篮21和高滤网22,最后到达本一体化脱硝设备的出气口45。本实用新型风道32内的第三风机46将外界空气吸入风道32,氧化室9和燃烧室12均连通供氧管25,经第三风机46吸入的空气为氧化室9的氧化和燃烧室12的燃烧反应提供氧气。风道32内设置的回循管将第二活性炭吸附网篮19与中滤网20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废气通入氧化室9,因为经过燃烧室12燃烧后的废气中基本没有氧气,通入氧化室9后,再进行依次氧化反应,对燃烧后的废气进行清残。

本实用新型处理废气种类多,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设计,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各种场地环境,装置的体积根据处理量和场地大小来决定,操作简单,管线配置简单。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次处理法,采用两个回循功能和“分子对撞”,强化了氧化过程,设置6次网滤,3次小吸附,3次大吸附,一个二次燃烧,废气净化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采用对废气进行热-冷-热-烧-冷的过程,对多种类的废气净化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