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片喷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5836发布日期:2019-09-20 22:4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片喷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片喷胶机。



背景技术:

最早的涂覆工艺一般采用人工涂覆,但对于涂覆过程中胶水的厚度和质量有严格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工作效率,人工涂覆不管是作业效率还是涂覆质量都难以保证,目前已极少采用,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涂覆机涂覆。

表面涂覆技术就是在产品的表面涂覆一种新材料的技术,是在基质表面上形成一种膜层,用来改善保护表面的技术。该技术的目的是将新材料喷涂到产品表面,使新材料可以满足表面性能,并且使涂覆层与基质材料的结合强度能适应工况的要求。然而,现有陶瓷片涂覆机没有自动进出料的机械和电气设计,而是先通过电气控制喷头先期试喷,通过试喷来确定喷涂区域,再由人工将陶瓷片放置于喷涂区内的载具上进行喷涂,然后人工取下陶瓷片并记录数据。在此过程中,虽然涂覆质量比人工涂覆要好,但还未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工作效率依旧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喷胶厚度和质量难以控制,喷胶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陶瓷片喷胶机。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陶瓷片喷胶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内部设有进料系统和喷胶系统;所述的进料系统包括直线光轴、无杆气缸、滑台和工作台,滑台与无杆气缸配合,并与直线光轴滑动连接,工作台通过平台支架与滑台连接;所述的喷胶系统包括Y轴移动机构、X轴移动机构和雾化喷头组件,X轴移动机构与Y轴移动机构滑动连接,且X轴移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与滑台的滑动方向平行,雾化喷头组件与X轴移动机构滑动连接,且雾化喷头组件的滑动方向与滑台的滑动方向垂直,雾化喷头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喷头和微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的Y轴移动机构包括Y主动轴轨道、Y从动轴轨道和第一伺服电机,Y主动轴轨道内部设有Y主动轴,Y从动轴轨道内部设有Y从动轴,第一伺服电机与Y主动轴连接,Y从动轴通过转动轴及膜片联轴器与Y主动轴配合,所述的X轴移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Y主动轴和Y从动轴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Y轴移动机构末端设有电机折回限制板,电机折回限制板上配有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与X轴移动机构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轨道和第二伺服电机,X轴轨道内设有X轴,X轴与第二伺服电机配合,所述雾化喷头组件与X轴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X轴移动机构上配有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与雾化喷头组件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雾化喷头组件还包括安装板和高度调节座,安装板与X轴移动机构滑动连接,微注射器和高度调节座均固定在安装板上,高度调节座上配有双杆气缸,所述雾化喷头安装在高度调节座上,并与双杆气缸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雾化喷头组件还配有废液漏斗,机架内部还设有废液桶,废液漏斗和废液桶通过废液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直线光轴设置两根,两根直线光轴相互平行,所述的无杆气缸设在两根直线光轴之间,两根直线光轴远离无杆气缸的一侧均设有防护钣金。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陶瓷片喷胶机的进出料通过进料系统完成,无需人工摆放陶瓷片,提高陶瓷片进出料的效率,提高喷胶位置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陶瓷片喷胶机通过电气设备控制Y轴移动机构、X轴移动机构,进而实现雾化喷头的前后左右移动,移动位置准确,通过雾化喷头进行喷胶时,喷胶的厚度易于控制,质量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陶瓷片喷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陶瓷片喷胶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陶瓷片喷胶机去掉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陶瓷片喷胶机去掉外壳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5是X轴移动机构和Y轴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雾化喷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机架,2-直线光轴,3-无杆气缸,4-滑台,5-工作台,6-平台支架,7-Y主动轴轨道,8-Y从动轴轨道,9-第一伺服电机,10-转动轴,11-膜片联轴器,12-电机折回限制板,13-X轴轨道,14-第二伺服电机,15-安装板,16-雾化喷头,17-微注射器,18-高度调节座,19-双杆气缸,20-防护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陶瓷片喷胶机,包括机架1,机架1内部设有进料系统和喷胶系统。

结合附图1~4所示,所述的进料系统包括直线光轴2、无杆气缸3、滑台4和工作台5。所述的直线光轴2共设两根,且两根直线光轴2平行设置,无杆气缸3设在两根光轴2之间,两根直线光轴2远离无杆气缸3的一侧均设有防护钣金20,用于保护直线光轴2。所述的滑台4设在直线光轴2上,并且滑台4与无杆气缸3连接,滑台4由无杆气缸3驱动并沿着直线光轴2前后移动,工作台5通过平台支架6与滑台4连接,当滑台4前后移动时,实现工作台5的进出。

结合附图3~5所示,所述的喷胶系统包括Y轴移动机构、X轴移动机构和雾化喷头组件。所述的Y轴移动机构包括Y主动轴轨道7、Y从动轴轨道8和第一伺服电机9,Y主动轴轨道7和Y从动轴轨道8平行设置且与工作台5的移动方向平行。Y主动轴轨道7内设有Y主动轴,Y从动轴轨道8内部设有Y从动轴,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9与Y主动轴连接,Y从动轴又通过转动轴10及膜片联轴器11与Y主动轴连接。第一伺服电机9启动时,带动Y主动轴转动,Y主动轴又通过转动轴10及膜片联轴器11带动Y从动轴转动,进而实现Y主动轴和Y从动轴同步并以同样的转速转动。

结合附图3~5所示,所述的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轨道13和第二伺服电机14,X轴轨道13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Y主动轴和Y从动轴连接。所述的X轴轨道13的内部设有X轴,X轴的布置方向与工作台5移动方向垂直。X轴与第二伺服电机14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4转动时,带动X轴轨道内部的X轴转动。所述的雾化喷头组件设在X轴轨道上,并通过连接件与X轴连接件,当X轴转动时,带动雾化喷头组件沿X轴的布置方向移动。

所述的Y主动轴轨道7的末端设有电机折回限制板12,电机折回限制板12上配有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X轴移动机构的位置,当X轴轨道移动13到Y主动轴轨道7的最前端和最后端时,第一伺服电机9反向转动,X轴轨道折回移动。所述的X轴移动机构上配有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与雾化喷头组件配合,用于测试雾化喷头组件的位置,当雾化喷头组件移动到左右两端时,第二伺服电机14反向移动,测试雾化喷头折回运动。

结合附图6所示,所述的雾化喷头组件包括安装板15、高度调节座18、雾化喷头16和微注射器17,安装板15与X轴移动机构滑动连接,微注射器17和高度调节座18均固定在安装板15上,高度调节座18上配有双杆气缸19,所述雾化喷头16安装在高度调节座18上,并与双杆气缸19配合,双杆气缸19控制雾化喷头16上下移动。所述的微注射器17和所述的雾化喷头16连通。

所述的机架的内部设有胶水盒、清洗液桶和漩涡风机,胶水盒和微注射器连接,清洗液桶和压缩气源分别与雾化喷头和微注射器连接。雾化喷头组件还配有废液漏斗,所述的机架1内部还设有废液桶,废液漏斗和废液桶通过废液管连接。

使用时,先对胶水盒、清洗液桶和废液桶内部液位进行检测;然后,将陶瓷片放在工作台5上,通过进料系统将陶瓷片带入机架内部;然后,胶水盒将胶水注入微注射器17内,微注射器17再将胶水注入雾化喷头16内,同时压缩气源向雾化喷头16内吹气,胶水与空气在雾化喷头16内完成混合;然后,第一伺服电机9和第二伺服电机14同步运行并带动喷头组件在X轴和Y轴上运动,同时,雾化喷头16对陶瓷片进行喷胶,喷胶结束后通过进料系统将陶瓷片取出;持续10min后若无其它操作,则压缩气源对雾化喷头16吹气,将管路中剩余液体冲走;最后,用清洗液桶内的清洗液对雾化喷头16和微注射器17进行清洗,用过的清洗液进入废液漏斗中,并通过废液漏斗排到废液桶内。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