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用定量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9618发布日期:2019-11-15 23:5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种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用定量配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特种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种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用定量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锥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但仅以耐火度来定义已不能全面描述耐火材料了,1580℃并不是绝对的;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特种耐火材料是在传统陶瓷、精密陶瓷和普通耐火材料以及功能性耐火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组熔点在1800℃以上的高纯氧化物、非氧化物和炭素等单一材料或各种复合料为原料的,采用传统生产工艺或特殊生产工艺生产的、其制品具有特殊性能和特种用途的新型耐火材料,又称为特种耐火材料。

各种耐火材料的生产都是以某种原料为主,再配合其它原料才能生产出满足工艺要求的制品来,配料时通常是根据原料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与工艺性能来确定使用多少种原料及各种原料的配合比,这些原料配比准确性就决定了耐火材料的耐火度高低和耐酸碱性能的好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各种耐火材料的配料比。

现有的特种耐火材料生产用定量配料装置有很多,但是这些装置结构简单,每次只能进行单一材料的称量配料,在原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使用不方便。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特种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用定量配料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用定量配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种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用定量配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升降组件,并通过升降组件连接有环形的升降板,且升降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称量台,底座的中心处固定有竖直的固定轴,固定轴的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台,且转动台连接有驱动组件,转动台位于升降板的上方,并对应称量台的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称量槽,且称量槽的上方设置有配料箱,固定轴的顶端固定有顶板,且顶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储料箱,储料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中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固定轴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动齿轮,转动台的中心处固定有转动筒,转动筒的底端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升降组件包括沿圆周放心均匀设置的多个凸轮,凸轮的轮面与升降板的底面接触,凸轮的中心处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底座转动连接,且一端连接有升降电机。

优选的,固定板的底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导向杆到导向杆的底端穿过升降板,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底面和升降板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转动筒的底端延伸至转动台的上方,且顶部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并转动连接有多个搅拌齿轮,且搅拌齿轮的数目与配料箱的相等,搅拌齿轮的外侧面中心处固定有连接筒,连接筒中设置有方形槽,固定轴的上部对应搅拌齿轮的位置固定有锥齿圈,且锥齿圈与多个搅拌齿轮的顶侧啮合。

优选的,配料箱中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穿过配料箱的后侧壁,并固定有方形轴,且方向轴插接于对应的方形槽内。

优选的,称量台中设置有重量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多个储料箱存放不同种类的原料,将多个配料箱放置在转动台上,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台和转动台上的配料箱间歇转动,在转动停止期间,通过升降组件将升降板和称量台向上移动,并将配料箱顶起,打开对应的下料管向配料箱中投入原料,通过重量传感器感应配料箱中物料的重量,当达到设定重量后,关闭电磁阀,停止投料,完成一次定量投料,然后转动台每转动一次,就定量添加一种原料,进行另一种原料的定量投料,实现多种原料的定量配料,配料更加方便,便于后续进行处理和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动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搅拌齿轮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配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101-固定轴,102-顶板,103-固定板,104-导向杆,105-转动齿轮,106-锥齿圈,2-升降板,201-称量台,3-凸轮,4-转动台,401-称量槽,402-限位板,5-配料箱,501-搅拌轴,502-方形轴,6-储料箱,601-出料管,602-电磁阀,7-搅拌齿轮,701-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特种耐火材料生产加工用定量配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升降组件,并通过升降组件连接有环形的升降板2,且升降板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称量台201,底座1的中心处固定有竖直的固定轴101,固定轴101的下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台4,且转动台4连接有驱动组件,转动台4位于升降板2的上方,并对应称量台201的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称量槽401,且称量槽401的上方设置有配料箱5,固定轴101的顶端固定有顶板102,且顶板10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储料箱6,储料箱6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601,出料管601中设置有电磁阀602。

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固定轴101上的固定板103,固定板10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动齿轮105,转动台4的中心处固定有转动筒,转动筒的底端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转动齿轮105啮合。

升降组件包括沿圆周放心均匀设置的多个凸轮3,凸轮3的轮面与升降板2的底面接触,凸轮3的中心处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底座1转动连接,且一端连接有升降电机。

固定板103的底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导向杆104到导向杆104的底端穿过升降板2,并与底座1固定连接,固定板103的底面和升降板2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弹簧。

称量台201中设置有重量传感器,可采用型号为zrn602a-s的传感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多个储料箱6存放不同种类的原料,将多个配料箱5放置在转动台4上,通过驱动电机、转动齿轮105和从动齿轮带动转动台4和转动台4上的配料箱5间歇转动,在转动台4停止期间,通过升降电机带动凸轮3转动,从而将升降板2和称量台201向上移动,称量台201的顶面穿过称量槽401,并将配料箱5顶起,然后通过电磁阀602打开对应的储料箱6和下料管,向配料箱5中投入原料,通过称量台201中的重量传感器可以感应配料箱5中物料的重量,当达到设定重量后,电磁阀602关闭,停止投料,然后称量台201和升降板2下移,与配料箱5和转动台4脱离,转动台4带动配料箱5转动至下一储料箱6处,转动台4每转动一次,就定量添加一种原料,进行另一种原料的定量投料,实现多种原料的定量配料,配料更加方便,便于后续进行处理和加工;重量传感器、电磁阀602和多个电机等连接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接收重量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电磁阀602和电机的控制,使整个配料过程更加快速准确,操作更方便,其中,控制器接收信号和控制电机等工作,均属于吸纳有技术,本技术方案直接采用,并不对其进行改进。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转动筒的底端延伸至转动台4的上方,且顶部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并转动连接有多个搅拌齿轮7,且搅拌齿轮7的数目与配料箱5的相等,搅拌齿轮7的外侧面中心处固定有连接筒701,连接筒701中设置有方形槽,固定轴101的上部对应搅拌齿轮7的位置固定有锥齿圈106,且锥齿圈106与多个搅拌齿轮7的顶侧啮合。

配料箱5中转动连接有搅拌轴501,搅拌轴501的一端穿过配料箱5的后侧壁,并固定有方形轴502,且方向轴插接于对应的方形槽内。

当配料箱5移动至转动台4上时,方形轴502插入对应位置的方形槽中,时搅拌轴501与搅拌齿轮7连接,当转动台4带动配料箱5转动时,搅拌齿轮7随之移动,并通过锥齿圈106的啮合作用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501转动,使配料箱5相对于固定轴101转动时,搅拌轴501同步转动,以便对配料箱5中的多种原料进行混合,使定量配料过程中各种原料充分混合,便于后续使用、处理或加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