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2112发布日期:2020-01-21 23:0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泡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脱泡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脱泡搅拌机是一种基础材料的搅拌混合设备,主要应用在led、lcd、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纳米粉体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印刷电子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高、尖、精领域产品的材料的混合搅拌领域,如荧光粉、硅胶、银浆、铝浆、粘合剂、油墨、银纳米颗粒、银纳米线、led/oled/smd/cob导电银胶、绝缘胶等等,从液态到固态、液态与液态、固态与固态物质的搅拌均可。

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是脱泡搅拌机中主要的一种,其工作过程是电机转动带动托盘公转,活动连接在托盘上的搅拌容器随托盘公转。在电机转轴转动过程中,通过皮带传动,搅拌容器同时进行自转。其脱泡原理为:1.设备采用公转自转分别控制的方式对各种粘度的材料进行搅拌脱泡同时作业,快速完成搅拌和脱泡作业,适用于各种行业的材料搅拌需求。2.动态抽真空,材料通过公转和自转迫使材料进行内部微粒间不停的翻滚,但微粒带着气泡翻滚到表层时,快速将气泡排去。之后微粒不断翻滚到表层,气泡也不断被脱除。

其中,上述搅拌容器一般为圆形杯底、圆柱形侧壁,整个搅拌容器是圆柱体结构。当搅拌小颗粒物体时,由于颗粒物经常出现团聚,且其粒径分布较广,部分颗粒粒径较大,行星式真空脱泡搅拌机搅拌后大颗粒经常沉积在容器底,大颗粒间的微气泡无法完全脱出,且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影响材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碎待脱泡搅拌材料中的大颗粒的装置,使得材料颗粒均匀便于混合,提高材料的脱泡及搅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脱泡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密封腔、脱泡搅拌装置、真空泵和驱动装置,所述密封腔设置在机架内,所述脱泡搅拌装置固定设置在密封腔内,所述真空泵与密封腔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于密封腔外并与脱泡搅拌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脱泡搅拌装置包括夹具和托盘,所述夹具设置在托盘的表面两侧,所述托盘底端固定有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座安装固定于所述密封腔底板上,所述主传动轴靠近所述托盘的部位还设有螺纹形传动凹槽,所述主传动轴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夹具底端固定有中空的次传动轴,所述次传动轴通过第二轴承座安装固定于所述托盘上,所述次传动轴与所述螺纹形传动凹槽传动连接,搅拌容器卡设于所述夹具内,超声振动棒一端穿过所述次传动轴与所述搅拌容器相抵接,所述超声振动棒另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托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容器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超声振动棒配合的超声槽,所述超声槽的直径略大于超声振动棒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侧边的托盘上还设置有l型搅拌安装杆,搅拌棒安装在所述搅拌安装杆端部,所述搅拌棒与所述夹具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的端部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整体为弧形,且叶片表面为弯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传动轴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通过滚轮座安装于所述托盘上,传动皮带依次绕过所述主传动轮、导向滚轮和次传动轮,构成闭合传动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滚轮通过长形孔与所述滚轮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皮带为聚氨酯工业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通过减震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破碎待脱泡搅拌材料中的大颗粒,使得材料颗粒均匀便于混合,提高材料的脱泡及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密封腔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脱泡搅拌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机架1、密封腔2、脱泡搅拌装置3、真空泵4和驱动装置5,所述密封腔2设置在机架1内,所述脱泡搅拌装置3固定设置在密封腔2内,由于脱泡搅拌装置3在工作时快速转动会产生振动,为减小振动产生的噪音,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密封腔2通过减振支架11固定在所述机架1内,利用减振支架11减小振动的传递,从而减小振动噪声;所述真空泵4与密封腔2连接,工作时对密封腔2进行抽真空,在密封腔2处于真空环境,材料通过公转和自转迫使材料进行内部微粒间不停的翻滚,当微粒带着气泡翻滚到表层时,能够快速将气泡排去,脱泡时微粒不断翻滚到表层,气泡也不断被脱除,加快脱泡效率;所述驱动装置5设于密封腔2外并与脱泡搅拌装置3驱动连接,所述脱泡搅拌装置3包括夹具31和托盘32,所述夹具31设置在托盘32的表面两侧,所述托盘32底端固定有主传动轴33,托盘32随主传动轴33转动,两侧的夹具31绕主传动轴33进行公转,所述主传动轴33通过第一轴承座34安装固定于所述密封腔2底板上,所述主传动轴33靠近所述托盘32的部位还设有螺纹形传动凹槽35,所述主传动轴33另一端与驱动装置5连接,通过驱动装置5带动主传动轴33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5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够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针对不同的搅拌材料可以设置不同的搅拌速度,以达到充分搅拌脱泡的效果;所述夹具31底端固定有中空的次传动轴36,所述次传动轴36通过第二轴承座37安装固定于所述托盘32上,所述次传动轴36与所述螺纹形传动凹槽35通过传动皮带38传动连接,当主传动轴33转动,带动传动皮带38转动,从而驱动次传动轴36转动,夹具31进行自转,搅拌容器6用于承载待脱泡搅拌的材料,其卡设于所述夹具31内,由于脱泡搅拌时材料内颗粒物经常出现团聚,部分颗粒粒径较大,沉积在容器底,为破碎大颗粒物及大颗粒物之间的微泡,超声振动棒7一端穿过所述次传动轴36与所述搅拌容器6相抵接,对搅拌容器6施加超声振动,超声振动破碎大颗粒物使其不易沉积更容易与小颗粒混合,同时材料内微泡被破开,进一步提高脱泡搅拌效率,所述超声振动棒7另一端通过固定座71固定安装于所述托盘32上,超声振动棒7不随夹具31一同转动,安装位置便于工作,且安装方便,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超声振动棒7的振动传递至搅拌容器6,所述搅拌容器6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超声振动棒7配合的超声槽61,所述超声槽61的直径略大于超声振动棒7的直径,保证超声振动棒7的振动能够传递到搅拌容器6,且不影响搅拌容器6的转动。

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31侧边的托盘32上还设置有l型搅拌安装杆81,搅拌棒8安装在所述搅拌安装杆81端部,搅拌棒8从搅拌容器6上方插入其内部,所述搅拌棒8与所述夹具31的轴向平行,由于搅拌棒8固定在托盘32上,因此搅拌棒8不跟随搅拌容器6自转,即搅拌棒8与搅拌容器6之间存在相对转动,因此搅拌棒8能够对搅拌容器6内的材料进行充分搅拌,超声振动棒7对材料进行破碎后,再经过搅拌棒8的充分搅拌,确保材料能够混合均匀,且工作效率高,相对仅存在公转自转机构的装置,大大减少了搅拌时间,本实施例中,为对材料进行充分搅拌,所述搅拌棒8的端部设置有搅拌叶片82,所述搅拌叶片82整体为弧形,且叶片表面为弯曲面。

参照图1所示,为保证传动皮带38能够准确与传动轮及螺纹形传动凹槽35相配合,所述主传动轴33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滚轮9,所述导向滚轮9通过滚轮座91安装于所述托盘32上,传动皮带38依次绕过所述主传动轴33、导向滚轮9和次传动轴36,构成闭合传动循环,由于导向滚轮9对传动皮带38的导向,使得传动皮带38不会与托盘32干涉,保证旋转搅拌的顺利进行,为方便调整导向滚轮9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滚轮9通过长形孔92与所述滚轮座91连接,导向滚轮9能够沿长形孔92的长度方向调节位置,同时为保证导向滚轮9方便对传动皮带38进行导向,所述传动皮带38为聚氨酯工业皮带,所述传动皮带38的截面为圆形,使得导向滚轮9所在平面分别与主传动轴及次传动轴截面所在平面垂直,也依然能对传动皮带38进行导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