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取样装置及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1032发布日期:2020-03-27 13:58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反应釜取样装置及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取样装置及反应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润滑油是一种提高燃油效率和提高碱性运转效率的重要物质,为了适应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需要在基础油中添加各种添加剂,从而混合成润滑油,添加剂的数量可多支几十种。通常润滑油的混合搅拌是在反应釜内进行的,并采用新型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共混、改性、配方技术,实现对基础油与添加剂的高效混合。

但是,由于反应釜为密封结构,在其混合搅拌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准确的判断反应釜内部润滑油的混合程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也无法判断反应釜内部由上至下的润滑油混合配比是否均匀。

因此,需要对反应釜内部上至下多个深度不同区域的润滑油由进行取样检测。结合实际混合搅拌均处于真空状态的状况,本技术领域急需一种在不打开反应釜设备的情况下,即可判断内部润滑油混合程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取样装置,无需打开反应釜,即可同时对反应釜内部多个深度不同区域的润滑油进行取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反应釜取样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应釜取样装置,包括壳体、联动闸门和背板,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主板和气缸,所述主板和气缸电性连接,所述气缸设于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内部还开设有多个水平的流通渠和竖直的滑槽,所述流通渠直线排布,所述相邻两个流通渠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滑槽将多个流通渠导通;所述联动闸门配合滑入滑槽内部,且将多个流通渠截断,所述气缸延伸部一端伸入滑槽内与联动闸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闸门开设有贯穿其侧壁的多个缺口,所述相邻两个缺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流通渠的数量与缺口的数量相同,所述气缸拉动联动闸门,使缺口对准流通渠导通;所述背板设于壳体侧壁,靠近背板的流通渠端部穿过背板导通。

作为优选方案,远离所述背板的流通渠端部均设有延伸管,多个所述延伸管端部设有切角。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多个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数量与流通渠数量相同,且对应设于每一延伸管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台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设于延伸管正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缺口一内边缘呈外凸圆弧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联动闸门与缺口一体成型。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驱动电机、转轴和搅拌刀,所述驱动电机设于主体顶部,所述转轴贯穿主体顶部,且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和搅拌刀,所述主体侧壁设有如前述反应釜取样装置,所述背板与主体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流通渠与主体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与主体之间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有多个环形固定套,多个所述环形固定套均套设于转轴外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刀为“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反应釜取样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气缸设于壳体的顶部,壳体内部还开设有多个水平的流通渠和竖直的滑槽,所述流通渠直线排布,相邻两个流通渠之间的间距相同,滑槽将多个流通渠导通。联动闸门配合滑入滑槽内部,且将多个流通渠截断,气缸延伸部一端伸入滑槽内与联动闸门一端固定连接,联动闸门开设有贯穿其侧壁的多个缺口,相邻两个缺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流通渠的数量与缺口的数量相同。背板设于壳体侧壁,靠近背板的流通渠端部穿过背板导通。该装置固定于反应釜侧壁上,使多个流通渠与反应釜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导通,工作人员只需要驱动气缸拉动联动闸门,使缺口对准流通渠导通,反应釜内部的润滑油即可分别沿多个不同区域的流通渠流出。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对反应釜内部的润滑油进行系统化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取样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取样装置联动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反应釜取样装置包括壳体10、联动闸门30、背板40和多个固定台60。

壳体10内部设有主板、电磁阀和气缸20,主板、电磁阀和气缸20电性连接。气缸20设于壳体10的顶部。壳体10侧壁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主板电性连接。使用户通过控制控制开关即可对气缸20进行控制。

壳体10内部还开设有多个水平的流通渠11和竖直的滑槽12,流通渠11直线排布,相邻两个流通渠11之间的间距相同,滑槽12将多个流通渠11导通。

联动闸门30配合滑入滑槽12内部,且将多个流通渠11截断,气缸20延伸部一端伸入滑槽12内与联动闸门30一端固定连接,联动闸门30开设有贯穿其侧壁的多个缺口31,相邻两个缺口31之间的间距相同,流通渠12的数量与缺口31的数量相同。

背板40设于壳体10侧壁,靠近背板40的流通渠11端部穿过背板40导通。背板40设于主体70侧壁上,流通渠11与主体70内部连通。

该装置固定于反应釜主体70侧壁上,使多个流通渠11与反应釜主体7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导通,工作人员只需要控制控制开关驱动气缸20拉动联动闸门30,使缺口31对准流通渠11导通,反应釜主体70内部的润滑油即可分别沿多个不同区域的流通渠11流出。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对反应釜主体70内部的润滑油进行系统化、精确的检测。进而可以判断润滑油是否混合均匀。

远离背板40的流通渠11端部均设有延伸管50,多个延伸管50端部设有切角,便于润滑油流出。

固定台60的数量与流通渠11数量相同,固定台60上开设有通槽61,通槽61设于延伸管50正下方。工作人员可以将用于容置样品的烧杯卡入通槽61内,置于正上方的延伸管50留下的润滑油则可顺利的滴入烧杯内部。

请参考图3,缺口31一内边缘呈外凸圆弧状,可以适配流通渠11的截面形状,气缸20驱动联动闸门30时可以顺利的关闭。联动闸门30与缺口一体成型,以增强联动闸门30的刚性。

请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70、驱动电机71、转轴72和搅拌刀73。驱动电机71设于主体70顶部,转轴72贯穿主体70顶部,且转轴7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1和搅拌刀73。

驱动电机71与主体70之间设有固定架74,固定架74内部设有多个环形固定套741,多个环形固定套741均套设于转轴72外部。使其转动过程更加稳定。

搅拌刀73为“u”型结构。使反应釜主体70内的润滑油均可以被搅拌刀73带动混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取样装置,气缸设于壳体的顶部,壳体内部还开设有多个水平的流通渠和竖直的滑槽,所述流通渠直线排布,相邻两个流通渠之间的间距相同,滑槽将多个流通渠导通。联动闸门配合滑入滑槽内部,且将多个流通渠截断,气缸延伸部一端伸入滑槽内与联动闸门一端固定连接,联动闸门开设有贯穿其侧壁的多个缺口,相邻两个缺口之间的间距相同,流通渠的数量与缺口的数量相同。背板设于壳体侧壁,靠近背板的流通渠端部穿过背板导通。该装置固定于反应釜侧壁上,使多个流通渠与反应釜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导通,工作人员只需要驱动气缸拉动联动闸门,使缺口对准流通渠导通,反应釜内部的润滑油即可分别沿多个不同区域的流通渠流出。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对反应釜内部的润滑油进行系统化的检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