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的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973发布日期:2020-03-27 13:5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的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化学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的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纸和涂料的生产工艺中,需要用到分散剂作为助剂对纸浆或涂料原料进行分散,进而提高纸浆或涂料原料的分散效果,得到品质更好的产品。

在分散剂的制备中,需要使用反应釜容纳原料,原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化学反应。在现有技术的操作中,分散剂原料投入反应釜前,会对剂量较大的原料进行打散后投入反应釜内,并以此提高原料与反应釜内溶液的混合效率。但是对于剂量较小的原料,常常会忽视原料的凝结和原料体积较大的问题,因此造成较大颗粒的原料投入到反应釜内,导致反应釜内搅拌效率变低,且反应釜的搅拌结构需要更大的能耗对原料进行持续搅拌直至投入的原料在反应釜内搅拌充分,造成能源消耗提高,相应的,生产成本也会提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技能型反应釜的研磨装置,其通过设置在入料管道下方的研磨部对经入料管道投入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研磨,使得进入反应釜内的原料颗粒较小,能够更容易的与反应釜内的溶液混合或溶解,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率,进而减小反应釜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的研磨装置,包括设置于釜盖上的入料管道,该种装置还包括研磨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釜盖底部的驱动电机组、固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组输出端的研磨部,所述入料管道的轴心穿过所述研磨部的中心点,所述研磨部设置于所述入料管道的下方。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在入料管道下方的研磨部对经入料管道投入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研磨,使得进入反应釜内的原料颗粒较小,能够更容易的与反应釜内的溶液混合或溶解,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率,进而减小反应釜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研磨部包括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所述第一研磨辊与所述第二研磨辊间留有间隙形成研磨空间。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组包括基座均与所述釜盖的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研磨辊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研磨辊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平行并列设置并相向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的轴线与水平方向间形成0°至30°的锐角夹角α,所述研磨部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入料管道的出料口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均水平设置。

优选地,所述研磨机构还包括清洁部,所述清洁部包括与所述釜盖的底面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的清扫件,所述清扫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研磨辊、所述第二研磨辊的外侧相抵靠。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组包括设置于反应釜外部的研磨电机、一端固设于所述研磨电机输出端的研磨驱动轴,所述研磨部与所述研磨驱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研磨部设置于所述入料管道内,所述研磨部的外壁与所述入料管道的内壁形成研磨空间。

优选地,所述研磨部为内孔研磨棒。

优选地,所述内孔研磨棒的磨头为圆台磨头,其顶面面积小于底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研磨驱动轴穿入所述入料管道内,且所述入料管道延伸进入反应釜内。

优选地,所述釜盖的顶面固设有机架,所述研磨电机的基座通过所述机架与所述釜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将研磨机构与反应釜釜盖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在现有的反应釜上加装研磨机构,不会对反应釜本身结构造成影响,且结构简单,配合反应釜效率的提高、能耗的降低,能够在短时间内回笼加装消耗的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的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驱动电机组与研磨部的一种可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清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驱动电机组与研磨部的另一种可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釜盖,2-入料管道,31-驱动电机组,311-第一驱动电机,312-第二驱动电机,313-研磨电机,32-研磨部,321-第一研磨辊,322-第二研磨辊,323-研磨驱动轴,331-连接件,332-清扫件,4-机架,5-搅拌电机,6-搅拌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节能型反应釜的研磨装置,包括设置于釜盖1上的入料管道2。本实施例中,反应釜为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反应釜,釜盖1与反应釜相配合对反应釜内空间与外界隔离。入料管道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在釜盖1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开设有内螺纹,入料管道2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入料管道2与釜盖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釜盖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搅拌电机5的基座,搅拌电机5的输出端朝向反应釜内,搅拌电机5的输出端键连接有搅拌驱动轴6,釜盖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搅拌驱动轴6穿过该通孔延伸至反应釜内,在搅拌驱动轴6上键连接固定有搅拌扇叶,搅拌扇叶为现有技术中任意的一种。

具体来说,该种装置还包括研磨机构,研磨机构包括固设于(例如:螺接)釜盖1底部的驱动电机组31、固设于(例如:键连接)驱动电机组31输出端的研磨部32,入料管道2的轴心穿过研磨部32的中心点,研磨部32设置于入料管道2的下方,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使得经入料管道2进入反应釜内的原料均能够掉落在研磨部32上进行研磨。

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在入料管道2下方的研磨部32对经入料管道2投入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研磨,使得进入反应釜内的原料颗粒较小,能够更容易的与反应釜内的溶液混合或溶解,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率,进而减小反应釜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驱动电机组31与研磨部32的一种可选的安装方式,结合图1和图2所示,驱动电机组31包括基座均与釜盖1的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311、第二驱动电机312、以及与第一驱动电机31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312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平行并列设置并相向转动,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的轴线与水平方向间形成0°至30°锐角夹角α,研磨部32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入料管道2的出料口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311、第二驱动电机31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转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311、第二驱动电机312的基座与釜盖1的底面螺接进行固定。第一驱动电机311与第一驱动轴键连接进行固定,第二驱动电机312与第二驱动轴键连接进行固定。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平行并列设置并分别受第一驱动电机311、第二驱动电机312驱动相向转动,且第一驱动轴与第二驱动轴之间的间距。研磨部32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入料管道2的出料口的面积,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能够使经入料管道投入的原料均能掉落在研磨部32上进行研磨。

锐角夹角α可以是0°至30°之间的任意角度,并包括0°和30°,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选取α为0°,即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均水平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能够减小研磨机构在反应釜内竖直方向上占据的空间,进而减小研磨机构与反应釜内溶液接触的可能。

研磨部32包括固设于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研磨辊321、固设于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研磨辊322,第一研磨辊321与第二研磨辊322间留有间隙形成研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研磨辊321与第一驱动轴通过键连接进行固定,第二研磨辊322与第二驱动轴通过键连接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研磨空间指的是第一研磨辊321与第二研磨辊322之间容纳待研磨原料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研磨机构一般设置有2个,第一组研磨机构和第二组研磨机构的第一研磨辊321与第二研磨辊322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分散剂原料的种类进行调整。将第一组研磨机构设定为针对较易溶于水的原料,例如氢氧化钠,调整第一组研磨机构中第一研磨辊321与第二研磨辊322之间的间距为8~12mm(通过测量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一研磨辊321、第二研磨辊322的尺寸,调节第一驱动电机311、第二驱动电机312之间的安装距离即可)。将第二组研磨机构设定为针对较难溶于水的原料,调整第二组研磨机构中第一研磨辊321与第二研磨辊322之间的间距为3~8mm,调整方式同上。

作为本种可选的安装方式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考图3所示,研磨机构还包括清洁部,清洁部包括与釜盖1的底面固定连接的连接件331、与连接件331固定连接的清扫件332,清扫件332分别与第一研磨辊321、第二研磨辊322的外侧相抵靠。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31与釜盖1的底面螺接进行固定。清扫件33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用于清扫研磨辊的任意一种结构,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清扫件332为毛刷,毛刷的柄与连接件螺接进行固定,毛刷的刷毛与第一研磨辊321、第二研磨辊322的外侧相抵靠,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通过毛刷对转动的第一研磨辊321、第二研磨辊322上残留的或粘连的原料进行清洁,清洁由于第一研磨辊321、第二研磨辊322相向转动,使研磨辊上的原料在通过清扫件322时被刷落至反应釜内进行搅拌。

作为本实施例驱动电机组31与研磨部32的另一种可选的安装方式,参考图4所示,驱动电机组31包括设置于反应釜外部的研磨电机313、一端固设于研磨电机313输出端的研磨驱动轴323,研磨部32与研磨驱动轴3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研磨部32设置于入料管道2内,研磨部32的外壁与入料管道2的内壁形成研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釜盖1的顶面螺接机架4,研磨电机313的基座与机架4理解进行固定,且研磨电机313的设置高度高于入料管道2的设置高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通过将研磨机构与反应釜釜盖1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在现有的反应釜上加装研磨机构,不会对反应釜本身结构造成影响。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可行方案中,还可以将研磨电机313通过与反应釜分离的机架进行固定,且研磨电机313下降后与反应釜配合使用,实现反应釜的研磨功能。

研磨电机313的输出端与研磨驱动轴323键连接进行固定,研磨驱动轴323穿入入料管道2内,且入料管道2延伸进入反应釜内。研磨部32为内孔研磨棒,内孔研磨棒上棒体部分与研磨驱动轴323的一端焊接固定。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通过将研磨机构与反应釜釜盖1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在现有的反应釜上加装研磨机构,不会对反应釜本身结构造成影响,且结构简单,配合反应釜效率的提高、能耗的降低,能够在短时间内回笼加装消耗的成本。在本实施例其他的可行方案中,还可以采用研磨部32为研磨辊。

内孔研磨棒的磨头为圆台磨头,其顶面面积小于底面面积。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内孔研磨棒的磨头部分与入料管道2内壁形成的研磨空间自上而下为逐渐变小的状态,能够将投入的原料进行分层研磨,并将在研磨的原料颗粒逐渐研磨变小后经磨头底部与入料管道2间的间隙进入反应釜内,提高研磨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研磨电机313设置在反应釜外部,入料管道2与研磨部32间留有研磨空间,本技术领域及相关人员均可以了解到的是,研磨空间为较小的间隙,因此,可以在不影响搅拌扇叶工作的前提下,将研磨部32延伸进入反应釜内使得研磨机构能够在溶液内进行湿研磨,进一步地提高研磨效果。

工作原理:原料经入料管道2投入反应釜时,沿着入料管道2内部空间落入研磨部32的研磨空间处,原料经研磨辊或研磨棒研磨后进入反应釜内进行搅拌,能够提高原料与反应釜内物料的混合效率,进而降低搅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