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化离心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041发布日期:2020-05-22 21:5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化离心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氨化离心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氨化是指盐水的氨化,氨碱法制取纯碱的一个工序,目的是制取氨盐水,并使氨盐水达到碳酸化过程所要求的浓度,在饱和盐水中通入氨气,使其吸氨而氨化。

目前市场上的氨化反应会产生含有氨气的尾气,氨化尾气直接排在空气中会灼伤皮肤、眼睛和呼吸器官内的粘膜,人吸入过多会出现肺肿胀甚至死亡,现有的氨化尾气大多通过吸附塔进行吸收过滤,现有的氨化尾气吸附塔通过喷洒的过滤液与氨化尾气接触进行吸附过滤,由于氨化尾气进入吸附塔内时不均匀的气流,这样就会造成氨化尾气吸附不均匀,氨化尾气的吸附效果差,氨气吸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致使吸附塔内温度升高,影响后续氨化尾气的吸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化离心尾气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氨化尾气吸附塔氨化尾气吸附过滤不均匀、吸附效果差和吸附塔内温度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化离心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塔身,所述塔身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空心转筒,所述空心转筒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气孔,且空心转筒上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塔身的内部底部设置有集液箱,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塔身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塔身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环座,所述环座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远离环座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空心圆盘,所述空心圆盘与水泵之间设置有总水管,且空心圆盘的一侧外壁上靠近隔板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与总水管之间设置有支水管。

优选的,所述环座的一侧内壁上靠近隔板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引流槽,所述隔板和喷嘴均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隔板和六个喷嘴均均匀的设置在空心圆盘的一侧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塔身的一侧内壁上靠近空心转筒与空心圆盘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靠近通孔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顶端设置有集液罩。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塔身的另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风机,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出风管,所述风机与出风管之间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为l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塔身的顶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出气管,且塔身的一侧外壁上靠近进气管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观察视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氨化离心尾气处理系统,通过高速转动的空气转筒可以使进入的氨化尾气进行离心运动,一方面有效的对氨化尾气中的气液进行分离,提高氨化尾气的流动性,便于与过滤液充分接触,另一方面有效的将吸附塔内的氨化尾气充分均匀的分布在吸附塔内,进一步的保证氨化尾气与过滤液均匀接触,提高吸附过滤效果,多个过滤液形成的水幕提高过滤液与氨化尾气的接触面积,另外,通过吸附塔内垂直贯穿的风管有效的使外部空气与集液箱和塔身内的热量冷热交换,降低塔身内的温度,便于氨化尾气更好的吸收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座俯视图。

图中:1、底座;2、塔身;3、电机;4、空心转筒;5、出气孔;6、进气管;7、集液箱;8、水泵;9、总水管;10、环座;11、空心圆盘;12、支水管;13、喷嘴;14、隔板;15、引流槽;16、挡板;17、通孔;18、螺旋管;19、集液罩;20、风机;21、风管;22、出风管;23、出气管;24、观察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氨化离心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底座1、塔身2、电机3、空心转筒4、出气孔5、进气管6、集液箱7、水泵8、总水管9、环座10、空心圆盘11、支水管12、喷嘴13、隔板14、引流槽15、挡板16、通孔17、螺旋管18、集液罩19、风机20、风管21、出风管22、出气管23、观察视窗24,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塔身2,塔身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空心转筒4,空心转筒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气孔5,且空心转筒4上远离电机3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6,塔身2的内部底部设置有集液箱7,底座1的顶部靠近塔身2的一侧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8,塔身2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环座10,环座10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隔板14,隔板14上远离环座10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空心圆盘11,空心圆盘11与水泵8之间设置有总水管9,且空心圆盘11的一侧外壁上靠近隔板1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喷嘴13,喷嘴13与总水管9之间设置有支水管12,便于水流的均匀分流,从而实现喷嘴13喷出的水幕可以充分与氨化废气接触,提高吸附的均匀。

进一步的,环座10的一侧内壁上靠近隔板14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引流槽15,隔板14和喷嘴13均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隔板14和六个喷嘴13均均匀的设置在空心圆盘11的一侧外壁上,保证各个水幕处于独立的状态下,保证水幕结构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塔身2的一侧内壁上靠近空心转筒4与空心圆盘11之间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7,便于气体的流通。

进一步的,挡板16的顶部靠近通孔17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螺旋管18,螺旋管18的顶端设置有集液罩19,保证气体螺旋上升,提高气体与过滤液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过滤的效率。

进一步的,底座1的顶部靠近塔身2的另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风机20,塔身2的顶部设置有出风管22,风机20与出风管22之间设置有风管21,风管21为l形结构,便于外部的空气在塔身2内流动,提高塔身2内热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冷热交换速率。

进一步的,塔身2的顶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出气管23,且塔身2的一侧外壁上靠近进气管6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观察视窗24,便于观察设备运行状态。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氨化尾气通过进气管6进入空心转筒4内,电机3通过转轴带动空心转筒4转动,空心转筒4高速转动的离心力将氨化尾气均匀的充满在空心转筒4内,离心力将氨化尾气中的液体和气体分离,初步进行气液分离,空心转筒4内的氨化尾气通过出气孔5均匀的甩在塔身2内,一部分氨化尾气通过挡板16上的通孔17穿过挡板16,另一部分氨化尾气进入螺旋管18,水泵8将集液箱7内的过滤液通过总水管9压入空心圆盘11,总水管9内的过滤液进入支水管12,最后通过喷嘴13喷出,通过隔板14的阻流和限位,喷嘴13喷出的水流形成水幕,氨化尾气穿过环座10需要穿过水幕,从而保证氨化尾气与过滤液充分接触,滴落的过滤液通过集液罩19进入螺旋管18,过滤液与螺旋管18内的过滤液充分接触,吸附氨化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完成吸附过滤后的洁净空气通过出气管23排出,风机20将外部空气压入风管21,风管21内的空气与集液箱7和塔身2内的热量冷热交换,降低塔身2内的温度,便于氨化尾气更好的吸收过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