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雾化铜粉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6342发布日期:2020-09-23 00:3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雾化铜粉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雾化铜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雾化铜粉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水雾化铜粉因其松装密度低、成形性好、保存时间长,广泛用于粉末冶金制品、摩擦材料、导电油墨、电碳制品、化工接触、金刚石制品、电工合金等行业,由于制作混合料时,原料为粉末状,由于原料的密度不一致,因此在混合时候容易造成密度大的沉积在搅拌装置的底部,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进而影响后续的产品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雾化铜粉混合装置,达到原料可以充分混合,提高了粉末混合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雾化铜粉混合装置,包括支架、作业箱、防护箱、密封盖、筛网、控制阀、搅拌装置、电磁感应加热器、轴承和控制器,所述作业箱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支架相对的面连接,作业箱的进口与密封盖的外表面连接,作业箱的出口与控制阀的进口连接,作业箱的外表面分别与防护箱和控制器的背部连接,作业箱的内壁与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底座连接,作业箱的内壁与筛网的外表面连接,搅拌装置分别位于作业箱和防护箱的内侧,轴承的外表面分别与作业箱和防护箱的内壁连接,电磁感应加热器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齿轮、螺纹杆、螺纹环、螺旋杆、滚轴、定位块、搅拌叶和加强筋,螺纹杆的背部分别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螺旋杆的正侧面连接,齿轮同轴心与螺纹杆的外表面连接,螺纹杆的外表面与螺纹环的内壁连接,螺旋杆的外表面与定位块的内壁连接,定位块的外表面与搅拌叶的底座连接,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搅拌叶的相邻的外壁连接,螺旋杆的背部与滚轴同轴心连接。

优选的,所述作业箱的内壁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与滚轴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旋杆的外表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内侧连接有滤尘网,滤尘网位于驱动电机的正上方。

优选的,两侧的电磁感应加热器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雾化铜粉混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作业箱的进料口的设置将铜粉生产材料导入内部,接着通过控制器使电磁感应加热器进行作业,从而热处理对铜粉材料发生扩散粘接,接着便可对热处理后的铜进行粉碎,只需启动驱动电机,由于两端的齿轮啮合,因此螺旋杆便会进行转动,滚轴在凹槽的内部进行转动,以及轴承的配合,螺旋杆作业具备稳定性,从而使搅拌叶对铜进行粉碎,加强筋的设置对搅拌叶起到加固作用,减轻铜粉碎阻力,筛网的设置使水雾化铜粉的尺寸达到一致,达到原料可以充分混合,提高了粉末混合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滤尘网的设置,既可以对驱动电机作业的热量进行排除,又防止灰尘对驱动电机侵蚀,只需打开防护箱箱门,作业人员便可将润滑油涂抹在齿轮的外表面,以及只需将螺纹环转离螺纹杆,便可更换新的齿轮,而螺纹环的两侧设置把手,因此便于调节螺纹环的位置,提升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该装置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中:1支架、2作业箱、3防护箱、4密封盖、5筛网、6控制阀、7搅拌装置、8电磁感应加热器、9轴承、10凹槽、11滤尘网、12控制器、701驱动电机、702齿轮、703螺纹杆、704螺纹环、705螺旋杆、706滚轴、707定位块、708搅拌叶、70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雾化铜粉混合装置,包括支架1、作业箱2、防护箱3、密封盖4、筛网5、控制阀6、搅拌装置7、电磁感应加热器8、轴承9和控制器12,作业箱2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支架1相对的面固定连接,作业箱2的进口与密封盖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作业箱2的出口与控制阀6的进口螺纹连接,作业箱2的外表面分别与防护箱3和控制器12的背部固定连接,作业箱2的内壁与电磁感应加热器8的底座固定连接,作业箱2的内壁与筛网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搅拌装置7分别位于作业箱2和防护箱3的内侧,轴承9的外表面分别与作业箱2和防护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电磁感应加热器8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2的输出端电信连接。

进一步,搅拌装置7包括驱动电机701、齿轮702、螺纹杆703、螺纹环704、螺旋杆705、滚轴706、定位块707、搅拌叶708和加强筋709,螺纹杆703的背部分别与驱动电机701的输出轴和螺旋杆705的正侧面固定连接,齿轮702同轴心与螺纹杆70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螺纹杆703的外表面与螺纹环704的内壁螺纹连接,螺旋杆705的外表面与定位块707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块707的外表面与搅拌叶708的底座固定连接,加强筋709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搅拌叶708的相邻的外壁固定连接,螺旋杆705的背部与滚轴706同轴心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业箱2的内壁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内壁与滚轴70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进一步,轴承9的内圈与螺旋杆7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防护箱3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滤尘网11,滤尘网11位于驱动电机701的正上方。

进一步,两侧的电磁感应加热器8对称设置。

在使用时,作业箱2的进料口的设置将铜粉生产材料导入内部,接着通过控制器12使电磁感应加热器8进行作业,从而热处理对铜粉材料发生扩散粘接,接着便可对热处理后的铜进行粉碎,只需启动驱动电机701,由于两端的齿轮啮合,因此螺旋杆705便会进行转动,滚轴706在凹槽10的内部进行转动,以及轴承9的配合,螺旋杆705作业具备稳定性,从而使搅拌叶708对铜进行粉碎,加强筋709的设置对搅拌叶708起到加固作用,采用滤尘网11的设置,既可以对驱动电机701作业的热量进行排除,又防止灰尘对驱动电机701侵蚀,只需打开防护箱3箱门,作业人员便可将润滑油涂抹在齿轮702的外表面,以及只需将螺纹环704转离螺纹杆703,便可更换新的齿轮702,而螺纹环704的两侧设置把手,因此便于调节螺纹环704的位置。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作业箱2的进料口的设置将铜粉生产材料导入内部,接着通过控制器12使电磁感应加热器8进行作业,从而热处理对铜粉材料发生扩散粘接,接着便可对热处理后的铜进行粉碎,只需启动驱动电机701,由于两端的齿轮啮合,因此螺旋杆705便会进行转动,滚轴706在凹槽10的内部进行转动,以及轴承9的配合,螺旋杆705作业具备稳定性,从而使搅拌叶708对铜进行粉碎,加强筋709的设置对搅拌叶708起到加固作用,减轻铜粉碎阻力,筛网5的设置使水雾化铜粉的尺寸达到一致,达到原料可以充分混合,提高了粉末混合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滤尘网11的设置,既可以对驱动电机701作业的热量进行排除,又防止灰尘对驱动电机701侵蚀,只需打开防护箱3箱门,作业人员便可将润滑油涂抹在齿轮702的外表面,以及只需将螺纹环704转离螺纹杆703,便可更换新的齿轮702,而螺纹环704的两侧设置把手,因此便于调节螺纹环704的位置,提升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该装置的作业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