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的制备用微通道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003发布日期:2020-05-26 18:2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草甘膦的制备用微通道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草甘膦除草剂的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草甘膦(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灭生性的苗后除草剂,对多年生的深根恶性杂草的防治很有效,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属于内吸传导性除草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除草剂之一。草甘膦生产工艺主要有甘氨酸法和亚氨基二乙酸法(ida法)。其中甘氨酸法主要在国内生产,该工艺主要以多聚甲醛、甘氨酸、亚磷酸二甲酯、甲醇、三乙胺为原料,其中多聚甲醛在甲醇溶剂中经三乙胺催化解聚形成解聚液,与甘氨酸、三乙胺在甲醇溶剂中反应生成加成液,再与亚磷酸二甲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合液,后经酸解、脱醇脱酸、结晶、离心等工序得到草甘膦固体。

在传统工艺中,为使甘氨酸反应完全,需要过量的甲醛(甘氨酸和甲醛的摩尔比约为1:2)与之反应,原料中多聚甲醛与甘氨酸的摩尔比为2:1,投甘氨酸后,体系中的半缩醛(甲醇与甲醛结合的中间体,不稳定,与甲醛互相转化)与甘氨酸反应生成单取代中间体和双取代中间体,比例分别约为40%、60%,剩余半缩醛[2-(0.4+0.6*2)]/2=20%。

在缩合阶段,亚磷酸二甲酯也需要过量(甘氨酸与亚磷酸二甲酯的摩尔比约为1:1.2),过量的亚磷酸二甲酯可能会水解生成亚磷酸,多余的含磷物质进入母液,增加了废水中的总磷量。

近年来关于连续化生产草甘膦的报道有所增加,如专利号为cn100567311c的专利,报道的是酸解步骤的连续化。专利号为cn101704840b的专利报道的是连续化脱溶生产草甘膦的方法。专利号为cn102775441b的专利介绍了一种连续化进行解聚、加成和缩合的方法,该专利中介绍的连续化过程是通过采用釜式与管道反应器结合实现,反应周期能够缩短20~30分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工艺中,部分专利只是实现了酸化或脱溶阶段的连续化,对草甘膦合成的步骤没有涉及,部分专利实现了合成的连续化,只是缩短了反应周期,降低了部分成本,对设备和安全的要求仍然较高。另外,在合成过程中由于要加入过量的甲醛,使其在后续反应中引发一系列的副反应,如何避免该部分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在以上专利中都没有提及。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克服现有工艺流程大、副反应多等缺点,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各种原料用量、添加时机、产品纯度高的微通道反应器。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草甘膦制备方法,具有按下列顺序连续进行的预热步骤、加成反应步骤、缩合反应步骤、酸化反应步骤。

(1)预热步骤:将甘氨酸与甲醇、三乙胺这三种原料混合成浆料,浆料中甘氨酸含量为5%~20%(w/w),更优选8%~10%。经过较低温度(避免甲醇挥发)进行预热。预热至温度为40~65℃,优选40~55℃。

(2)加成反应步骤:预热后的浆料中,加入甲醛(优选在全部的浆料中,逐步加入甲醛,避免甲醛反应初期过量,减少双取代中间体的形成率,减少后续反应的过程中带来复杂的副反应产物;同时减少甲醛的受热时间,避免其未反应前受热挥发,难以精确控制其比例,提高半成品的转化率),形成解聚液,维持温度60s~90s,进行加成反应。

该步骤中,所加入的甲醛与(1)中的甘氨酸的摩尔比为1.0~2.0:1,优选1.4~1.8:1。解聚液中甲醛的含量为20%~55%(w/w),优选30~50%。

(3)缩合反应步骤:将(2)中形成的加成反应液与亚磷酸二甲酯混合在一起,进行缩合反应,形成缩合液。(优选先备好并加热全部亚磷酸二甲酯,然后在其中逐步加入加成反应液,因为亚磷酸二甲酯沸点较高,不易挥发损失;同时,反应初期保证亚磷酸二甲酯过量,又温度较高,使得反应液初期呈酸性,促使剩余的甲醛从溶液中排放出来-因为甲醛在水溶液中易于聚合形成乙酸,酸性环境使其聚合反应基本不能进行;从而,避免后续的反应中减少副反应产物甲基草甘膦和增甘膦的生成)。缩合反应温度为40~65℃,优选55~65℃,物料在第该步骤中总停留时间为50s~80s。

该步骤(3)中,亚磷酸二甲酯与甘氨酸的摩尔比为1.0~1.2:1,更优选1.02~1.05:1。亚磷酸二甲酯用量少于传统工艺,减少水解生成亚磷酸的几率,避免增加了废水中的总磷量。

(4)酸化反应步骤:将(3)形成的缩合液与28-32%的盐酸溶液混合,一定温度下进行酸化反应,出料后得到酸化液。反应温度为10~50℃,优选20~40摄氏度,物料在第三个反应模块中的总停留时间为40s~60s。

上述步骤(4)中,盐酸与甘氨酸的摩尔配比为3.2~3.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反应装置为微通道反应器,具有按反应顺序串联连接在一起的预热模块和加成反应模块、缩合反应模块、酸化反应模块。

预热模块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入口供初期三种原料进入,第一出口供浆料流出。加成反应模块具有第二入口、加成料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与第一出口联通,加成料入口供甲醛进入,第二出口供加成反应液流出。缩合反应模块具有第三入口、缩合料入口和第三出口,第三入口与第二出口联通,缩合料入口供亚磷酸二甲酯进入,第三出口供缩合反应液流出。酸化反应模块具有第四入口、酸化料入口和第四出口,第四入口与第三出口联通,酸化料入口供盐酸进入,第四出口供最终反应产物流出。

加成料入口、缩合料入口、酸化料入口分别具有能够控制各自物料进入的控制阀,各个控制阀连接同一个控制器,控制器能够发出各个控制阀开合时机(根据反应物料的流速、各个模块的长度容积、反应物料的用量等数据计算并控制各个阀门依次开合的时间和时长)的指令。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物料的计量和进料通过计量泵进行,上述加成反应模块优选由隔膜泵完成进量,并配合使用天平完成精确计量,缩合反应和酸化反应模块优选由柱塞泵完成计量和进料。

所述的模块具有三层夹心机构,外面两层用于热传导液再循环,中间层用于反应流体流动。其中预热模块与加成反应模块由同一个油浴加热装置控制,保证基本相同的温度;缩合反应模块由单独的油浴加热装置控制,酸化反应模块由水浴装置控制,分别控制各自需要的反应温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与传统的釜式生产比较,具有传质传热效率高、操作方便、可精确控制反应时间、占地面积小、无放大效应等优点。由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料少,使放热可控、环保安全。由于微通道内的特殊结构,使传质传热效率高,能使反应周期缩短,副反应产物少,得到的产品纯度高、收率高。

背景技术中的副产物甲基草甘膦和增甘膦的生成,都是产物草甘膦与过量的甲醛或亚磷酸反应生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合成草甘膦使用的微通道反应器,能够实现多段进料,精确控制各种原料进入时机和反应温度。最重要的是,该反应器在物料的混合过程中既无返混,又分别控制了各自原料的进入方式和时机、反应工艺参数,可很好地解决上述串联反应导致副产物过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通道反应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热模块;2-加成反应模块;3-缩合反应模块;4-酸化反应模块;5-上加热层;6-中间反应层;7-下加热层;8-第四出口;9-酸化料入口;10-缩合料入口;11-加成料入口;12-第一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微通道反应器,具有按反应顺序串联连接在一起的预热模块和加成反应模块、缩合反应模块、酸化反应模块。

预热模块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入口供初期三种原料进入;加成反应模块具有第二入口、加成料入口,加成料入口供甲醛进入。缩合反应模块具有第三入口、缩合料入口,缩合料入口供亚磷酸二甲酯进入。酸化反应模块具有第四入口、酸化料入口和第四出口,酸化料入口供盐酸进入,第四出口供最终反应产物草甘膦溶液流出。

加成料入口、缩合料入口、酸化料入口分别具有控制阀,能够人工或者自动控制各自的物料进入时机。

反应得到酸化液。得到的酸化液经脱醇脱酸、中和、结晶,过滤得到草甘膦固体,含量96.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