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磁力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6898发布日期:2020-08-25 21:51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磁力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搅拌器,特别涉及一种超薄磁力搅拌器,属于磁力搅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搅拌器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涂料、油漆、环保、化妆品等领域。传统化学反应溶液的搅拌多为手动操作,不仅耗费人力,还会造成反应溶液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磁力搅拌器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磁力搅拌器不但操作简单,且可以按照操作人员意愿调整搅拌速度及搅拌方向,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同时解决了对具有毒性或粘稠性反应溶液搅拌困难的难题,现有的常规磁力搅拌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动机的转动带动外永磁铁转动,再通过磁场的作用,由外永磁铁的转动带动内部搅拌子(永磁铁)的转动,进而达到搅拌的目的,即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磁能,但是此类的磁力搅拌器都带有电动机,致使搅拌器的体积较大,对于便携式测量仪器,要求磁力搅拌器厚度较小、质量较轻,而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实现这些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磁力搅拌器,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磁力搅拌器,包括搅拌器壳体,所述搅拌器壳体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搅拌器壳体外一侧面安装有启动按键,所述搅拌器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且在搅拌器壳体表面设有容器放置板,所述容器放置板放置有烧杯,所述容器放置板底部且在搅拌器壳体内设有螺旋线圈a、螺旋线圈b、螺旋线圈c和螺旋线圈d,且所述螺旋线圈a和螺旋线圈b为一组线圈,所述螺旋线圈c和螺旋线圈d为另一组线圈,所述螺旋线圈a、螺旋线圈b、螺旋线圈c和螺旋线圈d之间设有搅拌转子,且所述搅拌转子处在烧杯内部底面上,所述搅拌器壳体内一侧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一端与启动按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线圈a、螺旋线圈b、螺旋线圈c和螺旋线圈d均正方形对称分布在支撑板下方且连接有外接电源,所述螺旋线圈a和螺旋线圈b连接的的电流方向与螺旋线圈c和螺旋线圈d连接的电流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线圈a、螺旋线圈b、螺旋线圈c和螺旋线圈d均连接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一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s51,所述驱动电路的型号为lds219ds。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内包括定时器及中断器,所述单片机通过p2口输出两组信号连接驱动电路,所述两组信号功能相同,且相对独立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路和单片机均连接有外接共用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对现有的通过电动机转动带动永磁铁旋转产生旋转磁场的磁力搅拌器,设计了通过通电螺旋线圈产生旋转磁场的磁力搅拌器,该磁力搅拌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控制灵活方便,搅拌子转速在150r/min~1500r/min范围内可调。由于本磁力搅拌器采用电能直接转化为磁能的方式,省去了常规磁力搅拌器所采用的机械转化的中间环节,使得磁力搅拌器的体积进一步减小,厚度降到1cm,可以非常方便地应用于各种便携式测量仪器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

图4是本实用新型搅拌转子与烧杯位置结构示意;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管脚连接结构示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结构示意。

图中1、搅拌器壳体;2、螺旋线圈a;3、螺旋线圈b;4、螺旋线圈c;5、支撑板;6、螺旋线圈d;7、搅拌转子;8、烧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超薄磁力搅拌器,包括搅拌器壳体1,搅拌器壳体1底部四周固定连接有支脚,搅拌器壳体1外一侧面安装有启动按键,搅拌器壳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上方且在搅拌器壳体1表面设有容器放置板,容器放置板放置有烧杯8,容器放置板底部且在搅拌器壳体1内设有螺旋线圈a2、螺旋线圈b3、螺旋线圈c4和螺旋线圈d6,且螺旋线圈a2和螺旋线圈b3为一组线圈,螺旋线圈c4和螺旋线圈d6为另一组线圈,螺旋线圈a2、螺旋线圈b3、螺旋线圈c4和螺旋线圈d6之间设有搅拌转子7,且搅拌转子7处在烧杯8内部底面上,搅拌器壳体1内一侧设有单片机,单片机一端与启动按键连接。

螺旋线圈a2、螺旋线圈b3、螺旋线圈c4和螺旋线圈d6均正方形对称分布在支撑板5下方且连接有外接电源,螺旋线圈a2和螺旋线圈b3连接的的电流方向与螺旋线圈c4和螺旋线圈d6连接的电流方向相反,即在同一时刻呈现的磁场极性相反,这样,分别控制两组螺旋线圈中电流的通断及方向,就可以控制两组线圈不同时刻所产生的合成磁场的方向,进而控制搅拌转子7的转动,螺旋线圈a2、螺旋线圈b3、螺旋线圈c4和螺旋线圈d6均连接有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一端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s51,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8bit单片机,内含4kb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口,5个中断优先级,两层嵌套中断,两个16bit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两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wdt)电路,片内有时钟振荡器,单片机主要负责按键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将相应的电流时序发送给驱动电路,单片机与驱动电路、按键电路及spi接口电路的连接如图4所示,其中,驱动电路和单片机均连接有外接共用整流电源,单片机与驱动电路通过p2口连接,读取并产生相应的电流时序控制信号;驱动电路根据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相应的电流时序,两组螺旋线圈根据流入的电流产生相应的磁场,采用at89s51芯片负责按键的电源负责给单片机及驱动芯片供电,单片机依据按键的选择,通过p2口输出两组信号来控制驱动芯片,两组信号功能相同,每一组信号用来控制驱动芯片输出的一组电流大小及电流方向。对这两组信号的控制是相对独立的,其中一组控制信号对应的输出电流,根据图3中,i01、i11控制驱动芯片l6219ds输出电流1(out1)的大小,phase1控制驱动芯片输出电流1的方向,即电流的流向为a→b或b→a,驱动芯片产生的两组电流流过执行部分的两组螺旋线圈,通过两组线圈磁场的共同叠加,得到所需的磁场方向,本申请对现有的通过电动机转动带动永磁铁旋转产生旋转磁场的磁力搅拌器,设计了通过通电螺旋线圈产生旋转磁场的磁力搅拌器,该磁力搅拌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控制灵活方便,搅拌子7转速在150r/min~1500r/min范围内可调,由于本磁力搅拌器采用电能直接转化为磁能的方式,省去了常规磁力搅拌器所采用的机械转化的中间环节,使得磁力搅拌器的体积进一步减小,厚度降到1cm,可以非常方便地应用于各种便携式测量仪器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