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砖润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9792发布日期:2020-09-11 21:3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砌砖润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砌砖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砌砖润湿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粘土砖由于有很多毛细管,在干燥状态下吸水能力很强,使用时如果不浇水,砌筑砂浆中的水分便会很快被砖吸走,使砂浆和易性降低,操作时难以摊平铺实。由于砂浆中的部分水分被砖吸去,会导致早期脱水,而不能很好地起水化作用,使砖与砂浆的粘结力削弱,大大降低砂浆和砌体的抗压、抗剪强度,影响砌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为使操作方便,使砂浆有一个适宜的硬化和强度增长的环境,保证砌体的质量,砖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

授权公告号为cn105089369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喷雾润砖装置,包括喷雾管架、柔性喷雾管、阀门、立管、底座与水源接口;柔性喷雾管缠绕在喷雾管架上;柔性喷雾管一端与阀门扎结;立管上端与喷雾管架及阀门固结,下端与底座固结;底座下部与地面吸接上部分别与立管、水源接口固结,并使立管与水源接口连通。润砖时,将喷雾管架环绕在砖堆四周,缠绕柔性喷雾管,并将柔性喷雾管与阀门扎结,将柔性喷雾管的另一端封闭,将水源接口与水源接通,就会在柔性喷雾管的管壁小孔中喷出雾状水,砖将会被慢慢润湿。该发明可以以雾状水均匀浇砖,既能使砖充分润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充分润湿砌砖存在多余的水沿砖堆四壁流淌到地面,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砌砖润湿装置,能减少水流淌到地面造成给水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砌砖润湿装置,包括润湿机构和漏水的运砖车,润湿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至少一根喷淋管,喷淋管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嘴,喷淋管底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水管,喷嘴朝向底座设置使得润装有砌砖的运砖车停放在底座上时喷出的水能喷到砌砖上,所述底座连接有水循环机构,水循环机构包括开设于底座内部的接水腔,底座的顶壁开设有多个与接水腔连通的漏水孔,底座侧壁连接有与接水腔连通出水管,出水管伸出接水腔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进水端与出水管相连,第一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与喷淋管连通的进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前将装有砌砖的运砖车拉到底座上停靠,通过供水管向喷淋管输水,喷嘴将水喷洒到运砖车里的砌砖上,对砌砖进行润湿,多余的水沿着砌砖滴落到底座顶壁,通过漏水孔进入接水腔中,然后被第一水泵经由出水管抽取到进水管中,再次供给到喷淋管中,用来润湿砌砖,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接水腔的侧壁开设有插槽,底座的侧壁开设有插接口,插接口和插槽中插接有过同一块过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对从漏水孔滴落下来的水进行过滤,滤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提高水的洁净度,减小水泵被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安装有摇摆机构,摇摆机构包括与底座固定相连的滑槽、安装于滑槽中的滑块以及驱动滑块滑动的电机,滑块上连接有摇杆,摇杆另一端连接有链条圈,链条圈啮合连接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电机输出轴与主动链轮的轴心固定连接,喷淋管固定连接在滑块上,供水管为长度能伸缩的柔性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电机开关,电机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带动链条圈和从动链轮转动,固定连接于链条圈上的摇杆跟随着链条圈转动,此过程中,摇杆带动滑块在滑槽中往复滑动,使得与滑块固定连接的喷淋管沿底座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喷淋管往复移动过程能提高对砌砖的喷洒范围,减少喷淋死角,有利于更加均匀的润湿砌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淋管为倒“l”状,其中一侧壁与滑块固定连接,另一侧壁位于底座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l”状的喷淋管能同时从上方和侧边喷淋砌砖,增加喷淋的效率,砌砖一侧喷淋完毕后,可转动运砖车,喷淋砌砖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淋管位于底座正上方的侧壁上远离滑槽一端的喷嘴朝向底座中心倾斜设置,以便喷嘴能够将水喷射到运砖车远离滑槽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管位于底座正上方远离滑槽一端倾斜设置的喷嘴可以直接倾斜喷洒到砌砖远离滑槽的侧壁上,能减少改变运砖车朝向的次数,使用更方便,操作更简单,提高润湿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两端连接的喷淋管上的喷嘴朝向底座中心倾斜设置,以便喷嘴喷射的水能够润湿砌砖直于滑槽的两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嘴喷射的水能够润湿砌砖直于滑槽的两侧壁,不需要改变运砖车的朝向就能喷洒到砌砖的四周侧壁,进一步去提高喷洒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砖车包括开有通孔的底板以及铰接在底板四周的网格状挡板,挡板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销管,两相邻挡板竖直时的销管同轴并插接有同一根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销连接的挡板便于安装和拆卸,运砖时,可将相邻的两块挡板转至竖直并通过插销连接在一起,四块挡板围成矩形框,能减轻砌砖滑落的可能性。需要取放砌砖时,使用人员只需将插销取出,即可转动挡板将砌砖露出,便于使用人员取放砌砖。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的顶壁四周边缘固定连接有挡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条能阻挡底座上的积水朝向底座四周蔓延溢出,使得积水大部分都漏入接水腔中循环使用,进一步减少水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水条的横截面呈半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截面为半圆弧状的挡水条对运砖车车轮的阻力更小,减小对运砖车行驶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对砌砖进行润湿后,未被砌砖吸收的水沿着砌砖滴落到底座顶壁,通过漏水孔进入接水腔中,然后被第一水泵经由出水管抽取到进水管中,再次供给到喷淋管中用来润湿砌砖,实现了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摇摆机构带动喷淋管往复移动,能减少喷淋死角,使砌砖的润湿更加均匀透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为了展示链条圈与摇杆连接情况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1、润湿机构;11、底座;111、斜面;12、喷淋管;13、喷嘴;14、供水管;15、主水管;16、第二水泵;2、运砖车;21、挡板;211、销管;212、插销;3、水循环机构;31、接水腔;311、漏水孔;312、插接口;33、出水管;34、第一水泵;35、进水管;36、过滤板;4、摇摆机构;41、滑槽;42、滑块;43、电机;44、摇杆;45、链条圈;451、链销;46、主动链轮;47、从动链轮;48、连接柱;5、挡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砌砖润湿装置,包括润湿机构1、漏水的运砖车2以及与润湿机构1连接的水循环机构3,润湿机构1喷淋到砌砖上多余的水从运砖车2中漏入水循环机构3,经过过滤后再次供给到润湿机构1中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润湿机构1安装有摇摆机构4,用于提高润湿机构1的润湿效率。

参照图1,润湿机构1包括呈等腰梯形状的底座11和安装于底座11上的三根喷淋管12,喷淋管12为倒“l”状的硬质水管,喷淋管12其中一侧壁为竖直段并垂直于底座11设置,另一侧壁为水平段并平行于底座11的顶壁设置。等腰梯形状的底座11两端为斜面111,便于运砖车2行驶到底座11上。

参照图1,喷淋管12朝向底座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嘴13,底座11上方的喷淋管12端缘的喷嘴13朝向底座11中心倾斜设置,以便当运砖车2停靠在底座11上时,能喷洒到砌砖远离喷淋管12竖直段的侧壁上。位于底座11两端的喷淋管12上的喷嘴13朝向底座11中心倾斜设置,以便当运砖车2停靠在底座11上时,能喷洒到砌砖靠近底座11的两端斜面111的侧壁上,提高润湿机构1的润湿范围,不用多次调整运砖车2的朝向,从而使砌砖的每一个侧壁都被润湿。

参照图1,靠近喷淋管12底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水管14,供水管14为长度可伸缩的柔性水管,三根与喷淋管12连接供水管14远离喷淋管12一端通过四通接头连接有同一根主水管15,主水管15上设有水阀并连接有第二水泵16,用于向润湿机构1供水。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减少水资源从底座11流淌到地面造成浪费,底座11上设置有水循环机构3,水循环机构3包括开设于底座11内部的接水腔31,底座11可为钢材制作且与接水腔31接触的顶壁厚度约为5cm,能够承受运砖车2装载的砌砖。底座11的顶壁开设有多个与接水腔31连通的漏水孔311,漏水孔311孔径约为0.1cm,能初步滤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底座11顶端的四周端缘固定连接有横截面呈半圆弧状的挡水条5,挡水条5围成轮廓大于运砖车2的长方形。既不干涉运砖车2行驶,又能阻挡从运砖车2滴落的水沿底座11的边缘溢流到地面,使得大部分水能沿漏水孔311流进接水腔31中,减少水资源浪费。

参照图1和图2,接水腔31的侧壁开设有插槽,底座11的侧壁开设有插接口312,插接口312和插槽中插接有过同一块过滤板36。过滤板36由一个与插接口312相适配的矩形框和固定铺设在矩形框上的一层土工布组成,能够对漏水孔311滴落的水进一步过滤,减少水中杂质。

参照图1和图2,底座11靠近喷淋管12竖直段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接水腔31连通的出水管33,出水管33伸出接水腔3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34,第一水泵34的进水端与出水管33相连,第一水泵34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35。进水管35一端与第一水泵34连通,另一端与主水管15侧壁连通,以便将接水腔31中聚集的水抽取到主水管15中,再次供给到喷淋管12中使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增大喷淋管12的喷淋面积,底座11上安装了摇摆机构4,摇摆机构4包括与底座11上固定相连的滑槽41、安装于滑槽41中的滑块42以及驱动滑块42滑动的电机43。三根喷淋管12的竖直段间隔固定连接在滑块42上,滑块42上铰接有摇杆44,摇杆44一端与滑块42铰接,另一端连接有链条圈45。

参照图2和图3,摇杆44朝向链条圈4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连接柱48,连接柱48一端与摇杆44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链条圈45的链销451上。

参照图1和图2,链条圈45啮合连接有主动链轮46和从动链轮47,链条圈45呈封闭的环状并绷紧绕设在主动链轮46和从动链轮47上,电机43的输出轴与主动链轮46的轴心固定连接,用于带动主动链轮46转动。主动链轮46、从动链轮47、链条圈45和电机43通过一块矩形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底座11的侧壁上,主动链轮46转动时带动链条圈45和从动链轮47转动,链条圈45带动摇杆44转动,此过程中,摇杆44带动滑块42在滑槽41中往复运动,使得与滑块42固定连接的喷淋管12沿底座11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喷淋管12往复移动过程能提高对砌砖的喷洒范围,减少喷淋死角,有利于更加均匀的润湿砌砖。

参照图1和图2,主动链轮46和从动链轮47之间距离长度的一半大于运砖车2车头到靠近车头的一根喷淋管12之间的距离,也大于车位到靠近车位的喷淋管12之间的距离。以便当滑块42滑到靠近车头一端时,靠近车头的喷淋管12能喷淋到车头一端的砌砖,当滑块42滑移到滑槽41靠近车位一端时,靠近车位一端的喷淋管12可以喷淋到车位一端的砌砖。

参照图1和图4,运砖车2包括开有通孔的底板以及铰接在底板四周的网格状挡板21,挡板21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相同的销管211,两相邻挡板21竖直时的销管211同轴并插接有同一根插销212。通过插销212将四块挡板21连接起来围成矩形框,运砖时,可将相邻的两块挡板21转动至竖直状态,然后通过插销212连接在一起,能减轻砌砖滑落的可能性。需要取放砌砖时,使用人员只需将插销212取出,即可转动挡板21将砌砖露出,便于使用人员取放砌砖。运砖车2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上安装有刹车片,便于移动和锁固运砖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为:使用人员首先将插销212取出,转动挡板21露出运砖车2的底板,将砌砖堆放到运砖车2的地板上后,将挡板21转动到竖直状态并用插销212连接呈矩形框,然后将砌砖运输到底座11上,能够防止运输过程砌砖掉落。将运砖车2移动到底座11上喷淋管12下方后,打开与供水管14连通的主水管15的水阀,向喷淋管12中输水,用于润湿运砖车2中的砌砖,同时打开电机43的开关,摇摆机构4带动喷淋管12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增大对砌砖的润湿效率。未被砌砖吸收的水沿底座11上的漏水孔311进入接水腔31中经过过滤后,经过出水管被第一水泵34抽取到进水管35中,经过进水管35输送到主水管15中,再次供给到喷淋管12中用于润湿砌砖,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