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5188发布日期:2020-09-08 15:3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气净化(fluegaspurification)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

目前,公开号为cn2076945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它包括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备和喷淋洗涤模块,所述喷淋洗涤模块设置在所述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备外靠近所述废气进口处,所述喷淋洗涤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通道、过渡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过渡通道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直径。

这种废气处理设备虽然提高了现有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备的废气处理效率,大大减少了对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备内部的拆洗及维护频率,但是:这种废气处理设备的过滤净化性能仍有待提升,一级的过滤不能完全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杂质,无法保证废气能够稳定到达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其具有净化性能优秀、净化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包括置于地面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的一侧设有废气进气管,所述废气进气管的底部设有与废气进气管连通的油雾净化器,所述油雾净化器设有两组且为双塔式结构,所述油雾净化器的顶部设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远离油雾净化器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输送装置连通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底部设有用于驱动除尘器的除尘风机,所述除尘器顶部远离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远离除尘器的一端设有与第二输送装置连通的废气净化机,所述废气净化机远离除尘器的一端设有安装在废气净化机一侧的主排风机,所述主排风机与废气净化机之间设有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顶部设有与第三输送装置连通的排气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由废气进气管统一收集到处理设备内部,油雾净化器用于吸附废气中的油雾,可回收再利用吸附的工业用油,并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除尘风机用于驱动除尘器工作,除尘器能够分离废气中的粉尘,废气净化机能够对废气中的颗粒物、杂质、油烟和臭味气体进行净化去除,作为净化手段最为完整的终端设备设置在处理设备的末端,排气筒用于排出经过重重过滤的废气,将达到污染排放标准的气体排出至大气内。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气筒的外部设有固定连接于排气筒上的第一梯架,所述第一梯架顶部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排气筒侧壁上的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梯架用于为作业工人提供攀爬上排气筒的方式,测试平台能够便于作业工人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取样测试,防护栏提升了测试平台的安全系数,防止作业工人出现坠落的情况。

进一步设置:所述油雾净化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梯架,所述油雾净化器的表面设有检修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梯架便于作业工人爬上油雾净化器,检修门的设置便于对油雾净化器进行检查维修。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设于油雾净化器顶部的第一输送管、设于第一输送管顶部的第二输送管及设于第二输送管靠近除尘器一端的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底部焊接于除尘器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输送装置用于连接油雾净化器和除尘器。

进一步设置:所述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除尘器、废气净化机连通的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包括密封连接于废气净化机靠近排气筒一端的伸缩管、设于伸缩管远离废气净化机一端的第三排气管,所述主排风机安装在第三排气管上,所述主排风机的底部设有固定在地面的风机安装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输送装置用于连接除尘器和废气净化机,第三输送装置用于连接废气净化机和排气筒,主排风机用于提升抽风的功率,使净化后的废弃快速进入到排气筒中。

进一步设置:所述除尘器的表面设有透视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视窗的设置便于作业人员观察除尘器内部的工作情况。

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气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避雷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可能安装在室外,避雷针的设置用于保护废气处理设备中的其他管路和净化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使之在室外也能构正常使用和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备中使用了多级过滤净化的方式,依次通过油雾净化器、除尘器和废气净化机实现三级过滤,能够将废气中的油雾、粉尘、颗粒杂质、臭气等进行过滤吸附,保证废气快速稳定到达排放标准,净化的性能优秀,效率较高,同时,设备检修时较为方便,作业人员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取样检测,功能齐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中,1、安装架;2、废气进气管;3、油雾净化器;4、第一输送装置;41、第一输送管;42、第二输送管;43、第一排气管;5、除尘器;6、除尘风机;7、第二输送装置;71、第二排气管;8、废气净化机;9、主排风机;10、第三输送装置;101、伸缩管;102、第三排气管;11、排气筒;12、第一梯架;13、测试平台;14、防护栏;15、第二梯架;16、检修门;17、风机安装台;18、透视窗;19、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设备的底部设有安装架1,安装架1固定在地面,安装架1顶部的右侧设有双塔式的填料旋流油雾净化器3,两组油雾净化器3并行支撑固定在地面,废气进气管2设置在两组油雾净化器3之间,其分别与双塔式的油雾净化器3连接,油雾净化器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梯架15,第二梯架15的底部固定在安装架1的顶部,其顶部固定在油雾净化器3的顶部,每一台油雾净化器3的表面均设有三组检修门16,便于对油雾净化器3进行检查和维修。

如图1所示,油雾净化器3的顶部设有与油雾净化器3连通的第一输送装置4,第一输送装置4包括第一输送管41、第二输送管42与第一排气管43,第一输送管41安装在左侧的油雾净化器3顶部,第二输送管42安装在右侧的油雾净化器3顶部,第一输送管41连通在第二输送管42的底部,第一排气管43连通安装在第二输送管42的左端,第一排气管43的底部设有除尘器5。

如图1所示,除尘器5与第一排气管43连接安装,除尘器5的表面设有两组透视窗18,用于观察除尘器5内部的工作状况,除尘器5的底部设有两台除尘风机6,除尘风机6安装在除尘器5的底部,除尘器5顶部的左侧设有第二输送装置7。

如图1所示,第二输送装置7包括第二排气管71,第二排气管7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排气管71连通的废气净化机8,废气净化机8的左端设有第三输送装置10,第三输送装置10包括伸缩管101与第三排气管102,伸缩管101与废气净化机8的左端密封连接安装,第三排气管102密封连通在伸缩管101的左端。

如图1所示,第三排气管102的底部设有固定在安装架1顶部的风机安装台17,风机安装台17的顶部设有主排风机9,主排风机9与第三排气管102互相连通,第三排气管102的左端设有排气筒11,排气筒11的外部设有第一梯架12,第一梯架12的底部固定在安装架1顶部,顶部固定在排气筒11上,第一梯架12的一侧设有固定在排气筒11上的测试平台13,测试平台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栏14。

如图1所示,排气筒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避雷针19。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废气由废气进气管2进入到油雾净化器3内部,油雾净化器3对废气中的油雾进行分离回收,过滤后的废弃分别从第一输送管41、第二输送管42流通至第一排气管43,并进入到除尘器5内部,除尘器5对废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过滤,处理后的废气由进入到第二排气管71,并由第二排气管71进入到废气净化机8中,废气净化机8对废气进行最后的净化处理,依次将废气中的颗粒、杂质、臭气、油烟进行吸附过滤,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三排气管102,最后由排气筒11排出至大气。

作业人员可爬上第一梯架,站在测试平台上对排气筒排出的气体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其是否满足排放标准,以便于对设备的净化性能将进行调整和改良;作业人员可爬上第二梯架,通过检修门对油雾净化器进行检查和维修。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