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处理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9304发布日期:2020-10-23 12:5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处理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处理搅拌釜。



背景技术:

目前的搅拌釜进行加料时,都是将料体直接倒入到搅拌釜内,通过搅拌釜内的竖向搅拌轴进行搅拌,在搅拌时容易出现搅拌不均匀,搅拌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处理搅拌釜,使其通过设置上下两组搅拌结构,上部分两组横向相对搅拌,下部分两组逆向转动搅拌,使得罐体内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完整的搅拌,使其搅拌始终保持搅拌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处理搅拌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间隙,其中,还包括加热结构和搅拌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和第二加热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左端,所述第二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端,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第一搅拌结构、第二搅拌结构、第三搅拌结构和第四搅拌结构,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和所述第二搅拌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端,所述第三搅拌结构和所述第四搅拌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第一搅拌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一搅拌螺杆,所述第一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左端,所述第一搅拌螺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搅拌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螺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第二搅拌电机、第二转轴和第二搅拌螺杆,所述第二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端,所述第二搅拌螺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上端,所述第二搅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搅拌螺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搅拌结构包括第三搅拌电机、第三转轴和第三搅拌螺杆,所述第三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端,所述第三搅拌螺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下端,所述第三搅拌电机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搅拌螺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搅拌结构包括第四搅拌电机、第四转轴和第四搅拌螺杆,所述第四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端,所述第四搅拌螺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下端,所述第四搅拌电机通过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四搅拌螺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包括第一热风机和第一风管,所述第一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左端,所述第一热风机通过所述第一风管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包括第二热风机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二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端,所述第二热风机通过所述第二风管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组搅拌结构,上部分两组横向相对搅拌,下部分两组逆向转动搅拌,使得罐体内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完整的搅拌,使其搅拌始终保持搅拌均匀。

2、本实用新型通过罐体两端的热风机持续对罐体的间隙进行通风,使得罐体中内壳体的内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其中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的预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罐体1,罐体1包括内壳体2和外壳体2,内壳体2和外壳体3之间形成间隙,还包括加热结构和搅拌结构,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和第二加热结构,第一加热结构设置在罐体1的左端,第二加热结构设置在罐体1的右端,搅拌结构包括第一搅拌结构、第二搅拌结构、第三搅拌结构和第四搅拌结构,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设置在罐体1的上端,第三搅拌结构和第四搅拌结构设置在罐体1的底端。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第一搅拌电机4、第一转轴5和第一搅拌螺杆6,第一搅拌电机4设置在罐体1的左端,第一搅拌螺杆6位于罐体1的上端,第一搅拌电机4通过第一转轴5与第一搅拌螺杆6转动连接。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第二搅拌电机7、第二转轴8和第二搅拌螺杆9,第二搅拌电机7设置在罐体1的右端,第二搅拌螺杆9位于罐体1的上端,第二搅拌电机7通过第二转轴8与第二搅拌螺杆9转动连接。第三搅拌结构包括第三搅拌电机10、第三转轴11和第三搅拌螺杆12,第三搅拌电机10设置在罐体1的底端,第三搅拌螺杆12位于罐体1的下端,第三搅拌电机10通过第三转轴11与第三搅拌螺杆12转动连接。第四搅拌结构包括第四搅拌电机13、第四转轴14和第四搅拌螺杆15,第四搅拌电机13设置在罐体1的底端,第四搅拌螺杆15位于罐体1的下端,第四搅拌电机13通过第四转轴14与第四搅拌螺杆15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下两组搅拌结构,上部分两组横向相对搅拌,下部分两组逆向转动搅拌,使得罐体内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完整的搅拌,使其搅拌始终保持搅拌均匀。

第一加热结构包括第一热风机16和第一风管17,第一热风机16设置在罐体1的左端,第一热风机16通过第一风管17与罐体1内部连通。第二加热结构包括第二热风机18和第二风管19,第二热风机18设置在罐体1的右端,第二热风机18通过第二风管19与罐体1内部连通。罐体1的外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第一热风机18和第二热风机19吹出的热风在间隙内循环对内壳体2进行加热后,通过设置在外壳体3上的若干通风孔排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罐体两端的热风机持续对罐体的间隙进行通风,使得罐体中内壳体的内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得其中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的预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处理搅拌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间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结构和搅拌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和第二加热结构,所述第一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左端,所述第二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端,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第一搅拌结构、第二搅拌结构、第三搅拌结构和第四搅拌结构,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和所述第二搅拌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上端,所述第三搅拌结构和所述第四搅拌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结构包括第一搅拌电机、第一转轴和第一搅拌螺杆,所述第一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左端,所述第一搅拌螺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搅拌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螺杆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第二搅拌电机、第二转轴和第二搅拌螺杆,所述第二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端,所述第二搅拌螺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上端,所述第二搅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搅拌螺杆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搅拌结构包括第三搅拌电机、第三转轴和第三搅拌螺杆,所述第三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端,所述第三搅拌螺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下端,所述第三搅拌电机通过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搅拌螺杆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处理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搅拌结构包括第四搅拌电机、第四转轴和第四搅拌螺杆,所述第四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端,所述第四搅拌螺杆位于所述罐体的下端,所述第四搅拌电机通过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四搅拌螺杆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结构包括第一热风机和第一风管,所述第一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左端,所述第一热风机通过所述第一风管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处理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包括第二热风机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二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右端,所述第二热风机通过所述第二风管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处理搅拌釜,涉及一种混合设备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罐体,罐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间隙,还包括加热结构和搅拌结构,加热结构包括第一加热结构和第二加热结构,第一加热结构设置在罐体的左端,第二加热结构设置在罐体的右端,搅拌结构包括第一搅拌结构、第二搅拌结构、第三搅拌结构和第四搅拌结构,第一搅拌结构和第二搅拌结构设置在罐体的上端,第三搅拌结构和第四搅拌结构设置在罐体的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下两组搅拌结构,上部分两组横向相对搅拌,下部分两组逆向转动搅拌,使得罐体内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完整的搅拌,使其搅拌始终保持搅拌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顺得济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