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9020发布日期:2020-08-28 17:5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除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并落入灰斗内,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袋后,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传统的滤袋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滤袋表面的粉尘逐渐增多,使滤袋的过滤效率减低,此时需要清除滤袋表面的积灰。现有的清灰手段一般采用脉冲式,即利用脉冲阀将压缩空气吹向滤袋内部,使袋体内形成空气波,同时使滤袋由上向下急剧的膨胀和冲击震动,实现积灰的清除。

但是采用脉冲式的清灰装置,需要先根据滤袋的材质以及结构大小,选择与滤袋相符合的压缩空气,这种清灰方式所需要的投入资金比较大,运行成本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袋式除尘器,具有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壳体,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储尘室,且外壁设置有连通所述储尘室的进气通道,并且所述壳体的上端外壁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壳体的内部水平设置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并且所述安装环下端面与所述底座上端面之间的外边缘位置处竖直且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安装环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扇形震荡板,所述扇形震荡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之间均布有多个下端开口的滤袋,并且所述底座上贯穿设置有连通所述滤袋下端的进气孔;每个所述扇形震荡板与所述安装环之间均设置有弹性的悬吊机构,并且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悬吊机构往复晃动的震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除尘器工作时,利用滤袋对气体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当滤袋表面的粉尘逐渐增多时,启动震动机构,利用震动机构驱动弹性的悬吊机构以及扇形震荡板往复晃动,从而将滤袋表面的粉尘抖落,实现积灰的快速清除和低成本清除。因此脉冲式的清灰装置,通过设置可以晃动的弹性的悬吊机构对滤袋的上端进行悬吊固定,使得悬吊机构受到震动机构所施加的外力后,带动扇形震荡板以及滤袋共同晃动,实现滤袋表面积灰的快速清除和低成本清除,达到了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悬吊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扇形震荡板上端面的第一锁钩和一对第二锁钩,所述第一锁钩位于所述扇形震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一对所述第二锁钩分布于所述扇形震荡板相互背离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一锁钩和所述第二锁钩的上端均设置有拉伸弹簧,并且所述安装环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拉伸弹簧的上端固定的第三锁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悬吊机构工作时,利用第一锁钩和一对第二锁钩对扇形震荡板以及滤袋进行悬吊,同时通过拉伸弹簧以及第三锁钩的配合,将滤袋拉紧固定。因此通过设置高弹性的悬吊机构,为扇形震荡板提供足够的回复力,实现滤袋表面积灰的稳定清除。同时利用拉伸弹簧为滤袋提供预紧力,使滤袋绷紧,提高滤袋的有效过滤面积,减少滤袋表面可堆积部位与平均可堆积量。同时悬吊机构处于独立状态,因此实现稳定缓冲和隔离,避免壳体共同震动,增强整个除尘器的使用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震动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顶壁的转轴,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电机,所述转轴的下端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锁钩之间,所述转轴的下端外壁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壁抵触所述第一锁钩的下端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震动机构工作时,利用电机控制转轴以及棘轮共同旋转,此时即可利用棘轮上的齿键驱动第一锁钩晃动,实现所有扇形震荡板以及滤袋的共同震荡控制。因此通过利用棘轮产生高频波动,实现滤袋的高频抖动控制,提高除尘效果。同时利用棘轮控制所有的悬吊机构以及扇形震荡板共同震荡,使得棘轮的周向均匀受力,改善转轴的受力,提高震动机构使用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锁钩包括钩体和设置于所述钩体下端外壁的轴承,并且所述棘轮的外壁抵触所述轴承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轴承,降低第一锁钩与棘轮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切向偏摆,同时降低零件的磨损效率以及动力消耗,保证电机的输出功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扇形震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棘轮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除尘时,扇形震荡板将朝向远离棘轮的方向运动,并且背离棘轮的一端将呈向上的趋势运动,此时通过将扇形震荡板的一端延伸至棘轮的下方,实现扇形震荡板的限位,从而实现扇形震荡板的稳定复位,提高除尘时的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滤袋包括布袋,所述布袋的下端套设有一圈带有豁口的钢圈,并且所述布袋的下端向上翻折后包裹所述钢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孔,且供所述布袋的下端套设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壁设置有多圈台阶,相邻两个所述台阶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钢圈嵌入的卡槽,所述进气管的外壁设置有钢套,所述钢套的上端向内弯折且用于压紧所述布袋的下端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滤袋时,将布袋的上端固定于扇形震荡板上,然后将布袋的下端套设于进气管的外壁,然后利用钢圈将布袋的下端压紧固定于进气管的下端外壁,并使钢圈嵌入卡槽内。然后再驱动布袋的下端向上翻折并包裹钢圈后,利用钢套将两层布袋箍紧于进气管的外壁,并使钢套的弯折位置对钢圈进行压紧,实现布袋的安装固定。因此通过设置钢圈和钢套的配合为滤袋提供包紧力,从而将滤袋的下端稳定的固定于进气管的外壁,增强滤袋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布袋的上端内部嵌设有弹性固定板,所述扇形震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固定板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固定板提高滤袋上端预紧力的均匀性,实现滤袋各个位置的均匀受力,实现滤袋的稳定安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内水平设置有一圈圆环形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内圈竖直向上设置有一圈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底座的顶壁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所述隔板、所述导流板以及所述底座内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环形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板和导流板将储尘室进行分隔,并隔离出连通进气通道的环形通道,因此在通入气体时,将引导气体沿着环形通道内壁流动,迫使气体中夹杂的固体粉尘与环形通道的内壁发生碰撞,降低固体粉尘的流动速率,利于粉尘的沉积。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通道的终止端位置处竖直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对环形通道的终止端进行截断,迫使速度下降的气流改变方向,加强粉尘的沉积效果。同时也促使气流不会与储尘室内沉积后的粉尘接触,避免二次扬尘。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可以晃动的弹性的悬吊机构对滤袋的上端进行悬吊固定,使得悬吊机构受到震动机构所施加的外力后,带动滤袋共同晃动,实现滤袋表面积灰的快速清除和低成本清除,达到了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

2.通过设置高弹性的悬吊机构为滤袋提供预紧力,使滤袋绷紧,提高滤袋的有效过滤面积,减少滤袋表面可堆积部位与平均可堆积量,同时使悬吊机构处于独立状态,避免壳体共同震动;

3.通过利用高频的棘轮控制所有滤袋共同高频抖动,提高除尘效果,同时使得棘轮的周向均匀受力,改善转轴的受力,提高震动机构使用稳定性;

4.通过设置高稳定性的滤袋,使滤袋的下端稳定的固定于进气管的外壁,实现滤袋的稳定安装固定,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

5.通过设置连通进气通道的环形通道,迫使气体中夹杂的固体粉尘与环形通道的内壁发生碰撞,降低固体粉尘的流动速率,利于粉尘的沉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悬吊机构和震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滤袋和进气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底座和滤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3的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储尘室;12、箱门;13、进气通道;14、进气孔;15、隔板;16、导流板;17、环形通道;18、挡板;2、壳体;21、出气通道;22、电机;3、安装环;31、支撑杆;4、扇形震荡板;41、螺栓;5、滤袋;51、布袋;52、弹性固定板;53、钢圈;6、悬吊机构;61、第一锁钩;62、第二锁钩;63、拉伸弹簧;64、第三锁钩;65、钩体;66、轴承;7、震动机构;71、转轴;72、棘轮;8、进气管;81、钢套;82、台阶;8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上的壳体2。底座1内设置有储尘室11(参见图7),且外壁设置有连通储尘室11的箱门12。底座1的外壁连通储尘室11的进气通道13,并且壳体2的上端外壁设置有出气通道21。

如图2所示,壳体2的内部水平设置安装环3,安装环3位于壳体2的上方。安装环3下端面与底座1上端面之间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31,多个支撑杆31均匀的分布于安装环3与底座1的外边缘位置处。

如图2所示,安装环3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扇形震荡板4,相邻两个扇形震荡板4之间以及扇形震荡板4与壳体2内壁之间均存在间隙。扇形震荡板4的下端面与底座1的上端面之间均布有多个下端开口的滤袋5,并且底座1上贯穿设置有连通滤袋5下端的进气孔14(参见图7)。

当除尘器工作时,将携带粉尘的气体沿着进气通道13通入储尘室11内,随后气体沿着进气孔14排入滤袋5内。此时经过滤袋5的过滤后,洁净的气体将沿着出气通道21排出,同时过滤后的固体粉尘沿着进气孔14回落至储尘室11内,实现气体的除尘作业。

如图2、图3所示,每个扇形震荡板4与安装环3之间均设置有弹性的悬吊机构6,并且壳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悬吊机构6往复晃动的震动机构7。

当滤袋5使用一端时间后,滤袋5表面的粉尘逐渐增多,此时启动震动机构7,利用震动机构7驱动弹性的悬吊机构6以及扇形震荡板4往复晃动,此时扇形震荡板4带动滤袋5抖动,从而将滤袋5表面的粉尘抖落,实现滤袋5表面积灰的快速清除和稳定清除,保证滤袋5的通透性,保证除尘器的工作效率。

如图2、图3所示,悬吊机构6包括设置于扇形震荡板4上端面的第一锁钩61和一对第二锁钩62,并且第一锁钩61与第二锁钩62呈三角形分布。

如图2、图3所示,第一锁钩61位于扇形震荡板4相互靠近的一端,一对第二锁钩62分布于扇形震荡板4相互背离的一端,且分布于扇形震荡板4的两侧。

如图3所示,第一锁钩61和第二锁钩62的上端均竖直设置有拉伸弹簧63,并且安装环3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供拉伸弹簧63的上端固定的第三锁钩64。

当悬吊机构6工作时,利用第一锁钩61和一对第二锁钩62对扇形震荡板4以及滤袋5进行悬吊。同时通过拉伸弹簧63以及第三锁钩64的配合,将滤袋5拉紧固定,为滤袋5提供预紧力,使滤袋5绷紧,提高滤袋5的有效过滤面积,减少滤袋5表面可堆积部位与平均可堆积量。

同时通过设置高弹性的悬吊机构6,为扇形震荡板4提供足够的回复力,实现滤袋5表面积灰的稳定清除。同时悬吊机构6处于独立状态,因此实现稳定缓冲和隔离,避免壳体2共同震动,增强整个除尘器的使用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震动机构7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壳体2顶壁的转轴71,壳体2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71旋转的电机22。

如图3所示,转轴71的下端位于多个第一锁钩61之间,转轴71的下端外壁设置有棘轮72。扇形震荡板4相互靠近的一端延伸至棘轮72的下方,并且扇形震荡板4与棘轮72之间存在间隙。

如图3所示,第一锁钩61包括钩体65和设置于钩体65下端外壁的轴承66,并且棘轮72的外壁抵触轴承66的外壁。

当震动机构7工作时,利用电机22控制转轴71以及棘轮72共同旋转,此时即可利用高频的棘轮72驱动第一锁钩61晃动,实现所有扇形震荡板4以及所有滤袋5的共同震荡控制和高频震荡控制。

当驱动第一锁钩61晃动晃动时,棘轮72与轴承66相抵触,因此通过设置轴承66,降低第一锁钩61与棘轮7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切向偏摆,同时降低零件的磨损效率以及动力消耗,保证电机22的输出功率。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滤袋5包括布袋51,布袋51的上端内部嵌设有弹性固定板52,扇形震荡板4上设置有螺栓41,并且螺栓41与弹性固定板52的中心位置螺纹连接。

如图5、图6所示,底座1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多个连通进气孔14的进气管8,布袋51的下端套设于进气管8的外壁。布袋51的下端套设有一圈带有豁口的钢圈53,并且布袋51的下端向上翻折后包裹所述钢圈53。

如图5、图6所示,所述进气管8的外壁设置有多圈台阶82,相邻两个所述台阶82之间形成用于供所述钢圈53嵌入的卡槽83,所述进气管8的外壁设置有钢套81,所述钢套81的上端向内弯折且用于压紧所述布袋51的下端外壁。

当安装滤袋5时,利用螺栓41将布袋51上端内部的弹性固定板52固定于扇形震荡板4上,利用弹性固定板52提高滤袋5上端预紧力的均匀性,实现滤袋5上端各个位置处的均匀受力,实现滤袋5上端位置处的稳定安装。

然后将布袋51的下端套设于进气管8的外壁,再利用钢圈53将布袋51压紧固定于进气管8的外壁,并使钢圈53嵌入卡槽83内。然后驱动布袋51的下端向上翻折并包裹钢圈53,再利用钢套81将两层布袋51箍紧于进气管8的外壁,并使钢套81的弯折位置对钢圈53进行压紧,实现布袋51的安装固定。

当滤袋5工作时,通过设置钢圈53和钢套81的配合为滤袋5提供包紧力,将滤袋5的下端稳定的固定于进气管8的外壁,提高滤袋5与进气管8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增强滤袋5使用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3: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底座1内水平设置有一圈圆环形的隔板15,隔板15的内圈竖直向上设置有一圈导流板16,并且导流板16的上端面与底座1的顶壁之间存在间隙。

如图7所示,隔板15、导流板16以及底座1内壁之间形成连通进气通道13的环形通道17,并且环形通道17的终止端位置处竖直设置有挡板18。

当气体通入进气通道13内后,通过利用隔板15和导流板16将储尘室11进行分隔,并隔离出连通进气通道13的环形通道17。因此在通入气体时,环形通道17将引导气体沿着环形通道17内壁流动,迫使气体中夹杂的固体粉尘与环形通道17的内壁发生碰撞,降低固体粉尘的流动速率,利于粉尘的沉积。

当气体运动至环形通道17的终止端位置处时,利用挡板18对环形通道17的终止端进行截断,迫使速度下降的气流改变方向,加强粉尘的沉积效果。同时也促使气流不会与储尘室11内沉积后的粉尘接触,避免二次扬尘。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