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及其污水过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63584发布日期:2020-12-04 13:5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及其污水过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及其污水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其首要工序为利用机械格栅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但是其对固体杂质的过滤效果不好,导致固体杂质过滤不彻底,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基于提高固体杂质过滤彻底性、高效化的技术出发,设计了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及其污水过滤方法,其具有固体杂质滤出彻底,且过滤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及其污水过滤方法,固体杂质滤出彻底,过滤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包括机架、污水过滤筒、污水输入管道、污水输出管道、旋转污水过滤排架和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

所述污水过滤筒通过机架支撑呈水平姿态设置,所述污水输入管道对接于所述污水过滤筒的前端,所述污水输出管道对接于所述污水过滤筒的后端,通过污水输入管道输入所述污水过滤筒内的污水经过滤作业后从污水输出管道输出;

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设置于污水过滤筒内,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在长度方向上沿污水过滤筒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在宽度方向上沿污水过滤筒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相对污水过滤筒周向旋转对污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出的固体杂质收集于其内;

所述污水过滤筒具有杂质排出口,旋转污水过滤排架收集的固体杂质通过杂质排出口排出污水过滤筒以外;所述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对接于所述杂质排出口,所述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对固体杂质进行挤压滤水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过滤筒包括筒体、前筒盖、后筒盖、前橡胶密封圈和后橡胶密封圈;所述筒体水平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前筒盖挤压前橡胶密封圈盖合于筒体的前端筒口,所述前筒盖具有导通筒体的污水进口,所述污水输入管道与污水进口对接;所述后筒盖挤压后橡胶密封圈盖合于筒体的后端筒口,所述后筒盖具有导通筒体的污水出口,所述污水输出管道与污水出口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包括伺服电机、转轴、污水过滤板、第一螺旋输送机和辊轴;所述前筒盖上设置有前端镂空架,所述后筒盖上设置有后端镂空架,所述转轴旋转设置于前端镂空架以及后端镂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连接部安装于前端镂空架或后端镂空架上,且伺服电机与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污水过滤板、第一螺旋输送机以及辊轴均为两个,所述污水过滤板、第一螺旋输送机、辊轴依次连接于转轴侧面,且转轴、两个污水过滤板、两个第一螺旋输送机以及两个辊轴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污水过滤板为空心结构,其与第一螺旋输送机的第一外管连通;所述污水过滤板迎击污水的板面为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与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相对立的所述污水过滤板的板面为污水排出镂空面结构,位于污水排出镂空面结构一侧的第一螺旋输送机的所述第一外管的管面为污水漏出镂空面结构;

伺服电机驱动转轴带动污水过滤板、第一螺旋输送机以及辊轴同步周向旋转状态下,所述辊轴滚压污水过滤筒的内筒壁,污水从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进入所述污水过滤板内并从污水排出镂空面结构排出,污水过滤板内过滤出的固体杂质在周向旋转离心作用下输送至第一螺旋输送机内实现收集,且第一螺旋输送机内的污水从污水漏出镂空面结构漏出。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为在污水过滤板的板面上均匀开设若干进水孔构成;所述污水排出镂空面结构为在污水过滤板的板面上均匀开设若干出水孔构成;所述污水漏出镂空面结构为在第一螺旋输送机的所述第一外管上均匀开设若干漏水孔构成;所述进水孔的孔径为r1,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r2,所述漏水孔的孔径为r3,r1、r2、r3三者满足:r1﹥r2≥r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第一外管上具有出料口,两个第一螺旋输送机的两个所述出料口位于同侧,且每个出料口均安装有出料电动阀;所述污水过滤筒的杂质排出口为两个,且每个杂质排出口均安装有卸料电动阀;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旋转至呈水平姿态且出料口朝下状态下,所述出料口与杂质排出口上、下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包括第二螺旋输送机、滤水箱和收水箱;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呈“倒八字形”设置,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与卸料电动阀对接,两个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第二外管的末端分别与滤水箱连通;所述滤水箱顶部具有箱门,底部具有滤水支撑网;所述收水箱笼罩滤水支撑网设置于滤水箱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支撑网的孔径为r4,r3与r4满足:r3≥r4。

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的污水过滤方法,依次包括污水过滤阶段、固体杂质排出阶段以及固体杂质挤压滤水阶段,具体如下:

a)污水过滤阶段

污水通过污水输入管道输入污水过滤筒内,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轴带动污水过滤板、第一螺旋输送机以及辊轴同步周向旋转,使污水过滤板对沿污水过滤筒导流的污水进行过滤,污水过滤板的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迎击污水,污水从进水孔进入空心结构的污水过滤板内,随后污水从出水孔排出,由于进水孔的孔径r1大于出水孔的孔径r2,从而将污水中的直径处于r2~r1之间的固体杂质滤出在污水过滤板内,又由于污水过滤板处于旋转状态具有离心作用,因此,污水过滤板内的固体杂质在周向旋转离心作用下输送至第一螺旋输送机内,由于漏水孔的孔径r3小于或等于出水孔的孔径r2,从而将固体杂质收集在第一螺旋输送机内,而第一螺旋输送机内的污水则从漏水孔漏出,最终,过滤后的污水从污水输出管道输出;

b)固体杂质排出阶段

停止向污水过滤筒内输入污水,然后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轴带动污水过滤板、第一螺旋输送机以及辊轴同步周向旋转,当污水过滤板旋转至呈水平姿态且出料口朝下正对杂质排出口时停止,打开出料电动阀和卸料电动阀,启动第一螺旋输送机将其内的固体杂质从出料口排出,进而使固体杂质下落从杂质排出口排出至污水过滤筒以外;

c)固体杂质挤压滤水阶段

从杂质排出口排出的固体杂质进入第二螺旋输送机内,启动第二螺旋输送机将固体杂质不断输送至滤水箱内,随着固体杂质的不断增多且第二螺旋输送机的持续输送,形成对滤水箱内的固体杂质的挤压,从而将固体杂质表面及其内部含有的污水挤出滤出至收水箱内,人工定期或视滤水箱内的固体杂质堆积量打开箱门将固体杂质取出。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及其污水过滤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在污水沿着污水过滤筒导流过程中,通过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旋转状态下对污水进行冲击过滤,这种过滤方式对污水进行了充分的混合搅拌,过滤出的固体杂质立刻被收集,从而实现对污水所含有的固体杂质的充分性、彻底性、高效性过滤;

2)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对固体杂质进行挤压滤水处理,从而更进一步且更彻底去地去除固体杂质所含有(表面及其浸入内部)的污水,避免污水被带出,而且便于后续对过滤出的固体杂质的处理;

3)本发明的污水处理方法布局合理,操作流程简单、易于上手,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卧式污水过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卧式污水过滤系统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卧式污水过滤系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在固体杂质排出阶段及固体杂质挤压滤水阶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旋转污水过滤排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6为旋转污水过滤排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7为旋转污水过滤排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包括机架1、污水过滤筒2、污水输入管道3、污水输出管道4、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和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6;所述污水过滤筒2通过机架1支撑呈水平姿态设置,所述污水输入管道3对接于所述污水过滤筒2的前端,所述污水输出管道4对接于所述污水过滤筒2的后端,通过污水输入管道3输入所述污水过滤筒2内的污水经过滤作业后从污水输出管道4输出;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设置于污水过滤筒2内,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在长度方向上沿污水过滤筒2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在宽度方向上沿污水过滤筒2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相对污水过滤筒2周向旋转对污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出的固体杂质收集于其内。在污水沿着污水过滤筒2导流过程中,通过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旋转状态下对污水进行冲击过滤,这种过滤方式对污水进行了充分的混合搅拌,过滤出的固体杂质立刻被收集,从而实现对污水所含有的固体杂质的充分性、彻底性、高效性过滤。

所述污水过滤筒2具有杂质排出口20,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收集的固体杂质通过杂质排出口20排出污水过滤筒2以外;所述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6对接于所述杂质排出口20,所述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6对固体杂质进行挤压滤水处理,从而更进一步且更彻底去地去除固体杂质所含有(表面及其浸入内部)的污水,避免污水被带出,而且便于后续对过滤出的固体杂质的处理。

如附图2所示,所述污水过滤筒2包括筒体21、前筒盖22、后筒盖23、前橡胶密封圈24和后橡胶密封圈25;所述筒体21水平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前筒盖22挤压前橡胶密封圈24盖合于筒体21的前端筒口,所述前筒盖22具有导通筒体21的污水进口220,所述污水输入管道3与污水进口220对接;所述后筒盖23挤压后橡胶密封圈25盖合于筒体21的后端筒口,所述后筒盖23具有导通筒体21的污水出口230,所述污水输出管道4与污水出口230对接。

如附图2、附图5、附图6以及附图7所示,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包括伺服电机50、转轴51、污水过滤板52、第一螺旋输送机53和辊轴54;所述前筒盖22上设置有前端镂空架22.1,所述后筒盖23上设置有后端镂空架23.1,所述转轴51旋转设置于前端镂空架22.1以及后端镂空架23.1上;所述伺服电机50通过伺服电机连接部安装于前端镂空架22.1或后端镂空架23.1上,且伺服电机50与转轴51驱动连接;所述污水过滤板52、第一螺旋输送机53以及辊轴54均为两个,所述污水过滤板52、第一螺旋输送机53、辊轴54依次连接于转轴51侧面,且转轴51、两个污水过滤板52、两个第一螺旋输送机53以及两个辊轴54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污水过滤板52为空心结构,其与第一螺旋输送机53的第一外管530连通;所述污水过滤板52迎击污水的板面为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521,与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521相对立的所述污水过滤板52的板面为污水排出镂空面结构522,位于污水排出镂空面结构522一侧的第一螺旋输送机53的所述第一外管530的管面为污水漏出镂空面结构5300;伺服电机50驱动转轴51带动污水过滤板52、第一螺旋输送机53以及辊轴54同步周向旋转状态下,所述辊轴54滚压污水过滤筒2的内筒壁,从而实现对整个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的良好性支撑,污水从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521进入所述污水过滤板52内并从污水排出镂空面结构522排出,污水过滤板52内过滤出的固体杂质在周向旋转离心作用下输送至第一螺旋输送机53内实现收集,且第一螺旋输送机53内的污水从污水漏出镂空面结构5300漏出。本发明的过滤技术为通过污水过滤板52旋转对流动的污水进行冲击性进入排出过程中的过滤,这种过滤方式实际上对污水进行了搅拌作业,即能够让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尽可能多的进入污水过滤板52内实现过滤,而且过滤出的杂质能够及时被输送和收集,避免过多固体杂质堆积在污水过滤板52内造成堵塞,从而保证污水过滤板52始终处于最佳的过滤状态,提高过滤效率。

更为具体的,所述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521为在污水过滤板52的板面上均匀开设若干进水孔5210构成;所述污水排出镂空面结构522为在污水过滤板52的板面上均匀开设若干出水孔5220构成;所述污水漏出镂空面结构5300为在第一螺旋输送机53的所述第一外管530上均匀开设若干漏水孔5330构成;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进水孔5210的孔径为r1,所述出水孔5220的孔径为r2,所述漏水孔5330的孔径为r3,r1、r2、r3三者满足:r1﹥r2≥r3。

如附图4所示,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53的第一外管530上具有出料口531,两个第一螺旋输送机53的两个所述出料口531位于同侧,且每个出料口531均安装有出料电动阀531a;所述污水过滤筒2的杂质排出口20为两个,且每个杂质排出口20均安装有卸料电动阀20a;所述旋转污水过滤排架5旋转至呈水平姿态且出料口531朝下状态下,所述出料口531与杂质排出口20上、下一一对应。

所述固体杂质挤压滤水装置6包括第二螺旋输送机61、滤水箱62和收水箱63;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61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61呈“倒八字形”设置,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61的进料口与卸料电动阀20a对接,两个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61的第二外管610的末端分别与滤水箱62连通;所述滤水箱62顶部具有箱门621,底部具有滤水支撑网622;所述收水箱63笼罩滤水支撑网622设置于滤水箱62底部。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滤水支撑网622的孔径为r4,r3与r4满足:r3≥r4,避免固体杂质落入收水箱63内。

一种卧式污水过滤系统的污水过滤方法,依次包括污水过滤阶段、固体杂质排出阶段以及固体杂质挤压滤水阶段,具体如下:

a)污水过滤阶段

污水通过污水输入管道3输入污水过滤筒2内,通过伺服电机50驱动转轴51带动污水过滤板52、第一螺旋输送机53以及辊轴54同步周向旋转,使污水过滤板52对沿污水过滤筒2导流的污水进行过滤,污水过滤板52的污水进入镂空面结构521迎击污水,污水从进水孔5210进入空心结构的污水过滤板52内,随后污水从出水孔5220排出,由于进水孔5210的孔径r1大于出水孔5220的孔径r2,从而将污水中的直径处于r2~r1之间的固体杂质滤出在污水过滤板52内,又由于污水过滤板52处于旋转状态具有离心作用,因此,污水过滤板52内的固体杂质在周向旋转离心作用下输送至第一螺旋输送机53内,由于漏水孔5330的孔径r3小于或等于出水孔5220的孔径r2,从而将固体杂质收集在第一螺旋输送机53内,而第一螺旋输送机53内的污水则从漏水孔5330漏出,最终,过滤后的污水从污水输出管道4输出;

b)固体杂质排出阶段

停止向污水过滤筒2内输入污水,然后通过伺服电机50驱动转轴51带动污水过滤板52、第一螺旋输送机53以及辊轴54同步周向旋转,当污水过滤板52旋转至呈水平姿态且出料口531朝下正对杂质排出口20时停止,打开出料电动阀531a和卸料电动阀20a,启动第一螺旋输送机53将其内的固体杂质从出料口531排出,进而使固体杂质下落从杂质排出口20排出至污水过滤筒2以外;

c)固体杂质挤压滤水阶段

从杂质排出口20排出的固体杂质进入第二螺旋输送机61内,启动第二螺旋输送机61将固体杂质不断输送至滤水箱62内,随着固体杂质的不断增多且第二螺旋输送机61的持续输送,形成对滤水箱62内的固体杂质的挤压,从而将固体杂质表面及其内部含有的污水挤出滤出至收水箱63内,人工定期或视滤水箱62内的固体杂质堆积量打开箱门621将固体杂质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