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制备器用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8693发布日期:2021-05-11 16:5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培养基制备器用反应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培养基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培养基制备器用反应罐。



背景技术:

采用培养基制备器对培养基制备时,往反应罐中加入不同的培养物质,通过搅拌杆将反应罐内部的物质搅拌均匀充分反应器,同时通过制备器为反应罐提供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对培养基培养制备;现有技术中采用反应罐对培养基制备时,当培养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盐份,且反应罐的温度较高时,反应罐内部的物质液体受到搅拌杆的搅拌少量喷溅在罐体内壁,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物质中的水份蒸发形成颗粒盐分子,导致盐份子需再次溶解与物质混合,增加培养基制备培养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采用反应罐对培养基制备时,当培养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盐份,且反应罐的温度较高时,反应罐内部的物质液体受到搅拌杆的搅拌少量喷溅在罐体内壁,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物质中的水份蒸发形成颗粒盐分子,导致盐份子需再次溶解与物质混合,增加培养基制备培养的时间,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基制备器用反应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培养基制备器用反应罐,其结构包括支架、控制箱、培养罐,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支架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培养罐位于支架内底部。

所述培养罐设有反应罐、转动杆、分散板、导线、推动机构,所述反应罐设置在培养罐内底部,所述转动杆贯穿反应罐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分散板安装在转动杆底端,所述导线连接在培养罐内壁与反应罐外壁之间,所述推动机构套在转动杆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机构设有开口、复位杆、转动环、轴承、进液孔,所述开口贯穿推动机构中部,所述复位杆安装在推动机构底面,所述转动环通过轴承衔接安装在推动机构两端,所述进液孔贯穿推动机构两端底面,所述复位杆设有两个,所述进液孔设有四个,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环设有环体、推块、伸缩块、内槽、推球,所述环体位于转动环中部,所述推块通过伸缩块安装在环体外壁,所述内槽设在环体内部,所述内槽内部设置有推球,所述推球设有两个,所述伸缩块右侧面为弧面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块设有块体、凹槽、推牙,所述块体上表面凹陷有凹槽,所述推牙固定在块体右侧面,所述块体顶部为凹凸不平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板设有卡槽、推杆、分散牙,所述卡槽凹陷在分散板底面,所述分散牙套在卡槽内底部,所述推杆连接在分散牙顶部与卡槽内顶部之间,所述卡槽由上往下的直径逐渐扩大,所述分散牙设有五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牙设有板体、连接杆、引流槽、衔接轴,所述板体位于分散牙两侧,所述连接杆夹在板体顶端内壁之间,所述引流槽贯穿连接杆两端上下表面,所述衔接轴衔接安装在板体之间底端的连接位置,所述引流槽设有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体设有杆体、排液孔、撞击块,所述杆体位于板体左侧,所述排液孔贯穿杆体侧面,所述撞击块嵌固在杆体右侧面,且位于排液孔之间,所述撞击块外壁为粗糙面。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反应罐内部的物质液体受到搅拌杆的搅拌少量喷溅在罐体内壁,通过推动机构上下移动推块将反应罐内壁固化的盐颗粒清除,有利于盐颗粒与反应液混合,保持培养基制备适宜的浓度,减少培养基培养的时间。

2、由于盐颗粒沉积在反应罐底部,而溶解速度减慢,通过分散板底部的分散牙对反应罐底部的盐颗粒撞击粉碎,能够加快盐颗粒与液体混合,能够加快培养基的培养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培养基制备器用反应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培养罐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推动机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转动环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分散板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分散牙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板体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控制箱-2、培养罐-3、反应罐-31、转动杆-32、分散板-33、导线-34、推动机构-35、开口-a1、复位杆-a2、转动环-a3、轴承-a4、进液孔-a5、环体-s1、推块-s2、伸缩块-s3、内槽-s4、推球-s5、块体-d1、凹槽-d2、推牙-d3、卡槽-e1、推杆-e2、分散牙-e3、板体-r1、连接杆-r2、引流槽-r3、衔接轴-r4、杆体-t1、排液孔-t2、撞击块-t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养基制备器用反应罐,其结构包括支架1、控制箱2、培养罐3,所述控制箱2安装在支架1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培养罐3位于支架1内底部。

所述培养罐3设有反应罐31、转动杆32、分散板33、导线34、推动机构35,所述反应罐31设置在培养罐3内底部,所述转动杆32贯穿反应罐31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分散板33安装在转动杆32底端,所述导线34连接在培养罐3内壁与反应罐31外壁之间,所述推动机构35套在转动杆32外壁。

其中,所述推动机构35设有开口a1、复位杆a2、转动环a3、轴承a4、进液孔a5,所述开口a1贯穿推动机构35中部,所述复位杆a2安装在推动机构35底面,所述转动环a3通过轴承a4衔接安装在推动机构35两端,所述进液孔a5贯穿推动机构35两端底面,所述复位杆a2设有两个,能够增大复位杆a2的推力,加快推动机构35的复位速度,所述进液孔a5设有四个,呈对称分布,能够加快液体沿着进液孔a5流动进入,且有利于增大液体的喷射面积。

其中,所述转动环a3设有环体s1、推块s2、伸缩块s3、内槽s4、推球s5,所述环体s1位于转动环a3中部,所述推块s2通过伸缩块s3安装在环体s1外壁,所述内槽s4设在环体s1内部,所述内槽s4内部设置有推球s5,所述推球s5设有两个,能够增大推球s5的推动力,加快转动环a3的转动速度,所述伸缩块s3右侧面为弧面状,能够减小阻力和摩擦力,加快盐颗粒沿着弧面滑落。

其中,所述推块s2设有块体d1、凹槽d2、推牙d3,所述块体d1上表面凹陷有凹槽d2,所述推牙d3固定在块体d1右侧面,所述块体d1顶部为凹凸不平的表面,能够增大块体d1顶部的受力面积,加快块体d1受到液体的推力摆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往培养基制备器的培养罐3内部的反应罐31中加入反应物质,控制控制箱2启动机器运行,培养罐3通过导线34为反应罐31提供适宜的温度,转动杆32带动分散板33转动对物质均匀分散,当转动杆32转动时,推动机构35受到重力作用往下移动,复位杆a2受到机构的重力形变复位后将机构反弹,使得转动环a3与反应罐31内壁接触,通过推块s2外侧的推牙d3将固化在反应罐31内壁的盐颗粒清除,伸缩块s3带动推块s2震动,使得盐颗粒抖动掉落,且推球s5在内槽s4滚动产生动力,加快转动环a3的转动速度,当机构再次往下移动时,液体往进液孔a5进入对转动环a3喷射,加快转动环a3外壁的物质受到液体的冲击掉落,且液体对推块s2冲击,进一步加快转动环a3的转动频率,通过推动机构35上下移动推块s2将反应罐31内壁固化的盐颗粒清除,有利于盐颗粒与反应液混合,保持培养基制备适宜的浓度,减少培养基培养的时间。

实施例2:

如附图6至附图8所示:

其中,所述分散板33设有卡槽e1、推杆e2、分散牙e3,所述卡槽e1凹陷在分散板33底面,所述分散牙e3套在卡槽e1内底部,所述推杆e2连接在分散牙e3顶部与卡槽e1内顶部之间,所述卡槽e1由上往下的直径逐渐扩大,能够对分散牙e3的移动位置限位,所述分散牙e3设有五个,能够增大分散牙e3与反应罐31内底部液体的接触面积,充分将沉积在底部的盐颗粒推动分散。

其中,所述分散牙e3设有板体r1、连接杆r2、引流槽r3、衔接轴r4,所述板体r1位于分散牙e3两侧,所述连接杆r2夹在板体r1顶端内壁之间,所述引流槽r3贯穿连接杆r2两端上下表面,所述衔接轴r4衔接安装在板体r1之间底端的连接位置,所述引流槽r3设有两个,能够加快液体沿着引流槽r3进入,增大液体的推力,加快板体r1的扩大速度。

其中,所述板体r1设有杆体t1、排液孔t2、撞击块t3,所述杆体t1位于板体r1左侧,所述排液孔t2贯穿杆体t1侧面,所述撞击块t3嵌固在杆体t1右侧面,且位于排液孔t2之间,所述撞击块t3外壁为粗糙面,能够增大撞击块t3对盐颗粒的撞击力,充分将盐颗粒粉碎分散,加快盐颗粒的溶解速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分散板33转动时,分散牙e3受到离心力作用将推杆e2拉动扩大,分散牙e3离开卡槽e1底部,液体往引流槽r3进入,使得板体r1受到液体的推力以衔接轴r4为支点扩大,且板体r1将连接杆r2拉动扩大,通过撞击块t3对反应罐31底部的液体中的盐颗粒撞击,使得盐颗粒粉碎分散,液体往排液孔t2喷射将撞击块t3外壁的物质冲击掉落,通过分散板33底部的分散牙e3对反应罐31底部的盐颗粒撞击粉碎,能够加快盐颗粒与液体混合,能够加快培养基的培养速度。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