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施工用空气处理装置

文档序号:38028139发布日期:2024-05-17 13:0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施工用空气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降尘,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桥梁施工是按照设计内容,建造桥梁的过程;主要指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等内容;施工期间,会产生较多粉尘,为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需要采用抽风机将粉尘排走;但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将粉尘转移至其他地方,进而污染其环境,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25837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隧道施工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杆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四个伸缩杆两两之间通过挡板相连,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表面焊接有集物箱,集物箱的一侧开设有箱门,承载板的表面放置有蓄电池,集物箱的顶部焊接有除尘筒,除尘筒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内部设置有出风装置;该专利吸取施工时所产生的灰尘,通过过滤板的设置,使得灰尘收集至集物箱内,以此净化空气。

3、上述专利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1、将外界空气吸入除尘管内,通过过滤板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但过滤板设置于除尘筒内,如果长时间使用不清理,那么必然会造成过滤板堵塞,进而影响过滤效果;2、承载板上焊接有集物箱,集物箱的顶部焊接有除尘筒,而过滤板设置于除尘筒内,导致工作人员不便更换除尘筒内的过滤板,甚至可能还需要破坏结构才能完成,因此,过滤板的更换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用空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设备中过滤板过滤粉尘容易被堵塞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施工用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和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箱体内的引导机构,箱体上设有出气孔,箱体内设有隔板,隔板上竖向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过滤网;隔板的顶部位于通孔的两侧均设有倾斜板,两个倾斜板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倾斜板内设有腔室,倾斜板靠近通孔的一侧沿倾斜板的长度方向等距设有若干喷水孔,喷水孔与腔室相通;喷水孔倾斜设置,喷水孔靠近倾斜板侧壁的一端低于喷水孔靠近腔室的一端;还包括用于同时向两个腔室内引入清水的出水机构。

3、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4、1、本方案通过引导机构把外界的空气引入箱体内,空气从过滤网穿过,通过过滤网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的空气经出气孔排出。

5、2、本方案通过出水机构同时向两个腔室内引入清水,清水再经喷水孔喷出作用于过滤网上的空气,以此能够起到降尘作用,进而加强对空气中粉尘的过滤效果。

6、3、本方案由于两个倾斜板位于通孔的两侧,使得过滤网也位于两个倾斜板之间,进而保证两个倾斜板上喷水孔喷出的清水能够全面作用于过滤网上的空气,保证了对空气的降尘效果。

7、4、本方案由于喷水孔倾斜设置,因此,倾斜板上喷水孔喷出的清水是倾斜的,扩大了作用面积,即能够覆盖过滤网上的全部空气,进而加强对空气中粉尘的过滤效果。

8、5、本方案由于两个倾斜板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喷水孔设置在倾斜板靠近通孔的一侧,喷水孔倾斜设置,因此,两个倾斜板的喷出的清水会存在交叉,进而加强了对空气中粉尘的过滤效果。

9、6、由于喷水孔喷出的清水能够作用于过滤网上,因此也能够对过滤网进行清洗,避免过滤网堵塞。

10、进一步,过滤网呈倒立的v形,过滤网的转折处位于隔板上方。

11、通过上述设置,由于过滤网呈倒立的v形,使得过滤网上的清水能够倾斜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以此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过滤网的清洗效果。

12、进一步,出水机构包括位于箱体内两侧的出水部,出水部包括与箱体内壁固接的活塞筒、水箱,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块,活塞筒上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与水箱连通,出水管与倾斜板固接,出水管与腔室相通;还包括用于同时带动两个活塞块往复运动的驱动部。

13、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驱动部能够同时带动两个活塞块往复运动,进而将水箱内的清水经进水管、活塞筒、出水管挤压进入腔室内,清水再经喷水孔喷出作用于过滤网上的空气,以此能够起到降尘作用。

14、进一步,驱动部包括转轴、位于转轴两侧的圆轴和用于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单元,转轴上同轴连接有椭圆块,椭圆块同时与两个活塞块相抵;圆轴与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圆轴与转轴之间套接有皮带,圆轴上同轴连接有第一凸轮,第一凸轮与活塞块远离椭圆块的一侧相抵。

15、通过上述设置,通过驱动单元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椭圆块转动;转轴转动期间,转轴通过皮带带动圆轴转动,圆轴带动第一凸轮转动,因此,椭圆块和第一凸轮同步转动;当椭圆块的两个长轴端分别与两个活塞块相抵时,第一凸轮的凸起部不与活塞块相抵,活塞块在活塞筒内运动;当椭圆块的两个短轴端分别与两个活塞块相抵时,第一凸轮的凸起部与活塞块相抵,活塞块在活塞筒内反向运动,以此能够实现活塞块在活塞筒内往复运动。

16、进一步,箱体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倾斜板的上方,出水管穿过固定板;隔板的顶部两侧均设有竖向孔,竖向孔的侧壁上设有侧槽,侧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密封侧槽的侧块,两个侧块的运动方向相反;隔板的底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与隔板的底部相贴,两个密封块的运动方向相反;当两个密封块相抵时,两个密封块密封通孔;还包括用于同时调节两个侧块间距、两个密封块间距的调节机构,当两个侧块靠近时,两个密封块远离,当两个侧块远离时,两个密封块靠近。

17、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调节机构同时调节两个侧块的间距、两个密封块的间距;当两个侧块靠近时,两个竖向孔密封,两个密封块远离,通孔与下方相通,此时喷水孔喷水,使得空气位于固定板的下方且位于两个倾斜板之间,以此能够延长降尘时长,进而加强对空气中粉尘的降尘效果;

18、当两个侧块远离时,竖向孔与下方相通,两个密封块靠近,两个密封块密封通孔,此时喷水孔不喷水,使得完成过滤的空气向上运动,经出气孔排出,而才进入箱体内的外界空气被隔绝在隔板的下方,以便为下次过滤做准备。

19、进一步,圆轴与固定板、隔板转动连接;调节机构包括位于转轴两侧的调节部,调节部包括开设在固定板内的腔室、与圆轴同轴连接的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开设在侧块上的第一限位槽、开设在密封块上的第二限位槽,腔室与侧槽相通,侧块能够在腔室内横向内运动,圆轴穿过腔室,第二凸轮位于腔室内,第二凸轮与第一限位槽的两侧内壁相抵,第二凸轮能够在腔室内、第一限位槽内转动;第三凸轮与第二限位槽的两侧内壁相抵,第三凸轮能够在第二限位槽内转动;第一凸轮凸起部的朝向方向与第二凸轮的凸起部朝向方向相反,第二凸轮的凸起部朝向方向与第三凸轮的凸起部朝向方向相反。

20、通过上述设置,圆轴转动期间,圆轴还会带动第二凸轮、第三凸轮转动;当第二凸轮的凸起部与第一限位槽靠近竖向孔的一侧相抵时,侧块滑入竖向孔内,即两个侧块靠近,使得侧块密封竖向孔;当第二凸轮的凸起部与第一限位槽远离竖向孔的一侧相抵时,侧块滑入侧槽内,即两个侧块远离,使得竖向孔与下方相通;当第三凸轮的凸起部与第二限位槽靠近通孔的一侧相抵时,密封块移动至通孔的下方,即两个密封块相抵,使得两个密封块密封通孔;当第三凸轮的凸起部与第二限位槽远离通孔的一侧相抵时,密封块反向运动,即两个密封块远离,使得通孔与下方相通;由于第一凸轮凸起部的朝向方向与第二凸轮的凸起部朝向方向相反,第二凸轮的凸起部朝向方向与第三凸轮的凸起部朝向方向相反,因此,当喷水孔喷水时,两个竖向孔密封,通孔畅通,使得空气位于固定板的下方且位于两个倾斜板之间,以此能够延长降尘时长,进而加强对空气中粉尘的降尘效果;当喷水孔不喷水时,两个竖向孔畅通,通孔密封,使得完成过滤的空气向上运动,经出气孔排出,而才进入箱体内的外界空气被隔绝在隔板的下方,以便为下次过滤做准备。

21、进一步,转轴与固定板、过滤网转动连接,转轴与固定板的连接处位于两个竖向孔之间,转轴与过滤网的连接处位于过滤网的转折处;转轴的侧壁上沿转轴轴向方向等距设有若干第一毛刷层,若干第一毛刷层的长度沿转轴轴向方向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一毛刷层与过滤网相抵。

22、通过上述设置,转轴转动期间,转轴还会带动第一毛刷层同步转动;过滤网对空气中粉尘过滤时,粉尘主要集中在过滤网的底部,由于第一毛刷层与过滤网的底部相抵,使得第一毛刷层能够清理过滤网底部的粉尘,避免堵塞。

23、喷水孔喷出的清水能够作用于过滤网上,清水配合第一毛刷层能够加强对过滤网的清洗效果,避免过滤网堵塞;由于过滤网呈倒立的v形,使得过滤网上的清水能够倾斜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以此配合第一毛刷层能够加强对过滤网的清洗效果,避免过滤网堵塞。

24、进一步,转轴的侧壁上沿转轴轴向方向等距设有若干第二毛刷层,若干第二毛刷层的长度沿转轴轴向方向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第二毛刷层伸入过滤网内。

25、通过上述设置,转轴转动期间,转轴还会带动第二毛刷层同步转动;由于第二毛刷层伸入过滤网内,能够对过滤网的内部进行清理,避免过滤网的堵塞,加强对过滤网的清理效果。

26、喷水孔喷出的清水能够作用于过滤网上,清水配合第一毛刷层、第二毛刷层能够加强对过滤网的清洗效果,避免过滤网堵塞;由于过滤网呈倒立的v形,使得过滤网上的清水能够倾斜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以此配合第一毛刷层、第二毛刷层能够加强对过滤网的清洗效果,避免过滤网堵塞。

27、进一步,引导机构包括抽风机、进气管和出气管,抽风机与箱体的外壁固接,进气管的一端与抽风机连通,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罩体;出气管的一端与抽风机连通,出气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内部连通,出气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位于过滤网的下方。

28、通过上述设置,抽风机将外界的空气经进气管、出气管吸入箱体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