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设备以及催化剂的更换方法_5

文档序号:93605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流速变得均匀。另外,由于与板状催化剂相比,废气G不易在蜂窝状催化剂中流动,因此能够减缓废气G的流速,能够抑制催化剂的磨损。另外,由于板状催化剂的压力损失少,因此能够抑制流速的降低,能够抑制异物的堆积。
[0132]另外,在从废气G的流动方向观察脱硝设备50b的情况下,优选多个脱硝催化剂层的板状催化剂的区域与蜂窝状催化剂的区域处于相同的区域。由此,能够抑制异物大量堆积在下游侧的蜂窝状催化剂上。
[0133]接下来,使用图14对脱硝设备50b的催化剂的更换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脱硝设备的催化剂的更换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能够利用图14所示的处理控制装置150进行是否需要维护的判断。另外,催化剂的更换由作业人员执行。另外,图14所示的处理在脱硝设备50b的脱硝催化剂层的各层仅由蜂窝状催化剂构成或者仅由板状催化剂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
[0134]控制装置150测量氨浓度以及氮氧化物浓度(步骤S12)。控制装置150根据检测到的氨浓度以及氮氧化物浓度判断是否需要维护(步骤S14)。在控制装置150判断为不需要维护(步骤S14为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2,进行步骤S12的处理。
[0135]在控制装置150判断为需要维护(步骤S14为是)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行各催化剂层的检查,查明要更换的催化剂层(步骤S40)。具体而言,判断第一脱硝催化剂层82a、第二脱硝催化剂层84、第三脱硝催化剂层86中的要更换的层。需要说明的是,要更换的催化剂层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也可以不进行检查等就确定要更换的催化剂层。
[0136]在查明要更换的催化剂层之后,确定板状催化剂与蜂窝状催化剂的配置(步骤S42)。控制装置150以在流速相对慢的区域配置板状催化剂且在流速相对快的区域配置蜂窝状催化剂的方式确定配置。接下来,在确定板状催化剂与蜂窝状催化剂的配置之后,根据所进行的确定将配置有板状催化剂与蜂窝状催化剂的催化剂层更换为查明的催化剂层(步骤S44)。
[0137]如图14所示,通过使一个脱硝催化剂层具有蜂窝状催化剂与板状催化剂这两者,并且在流速相对慢的区域配置板状催化剂,在流速相对快的区域配置蜂窝状催化剂,由此能够使流速变均匀,提高耐老化性,并且提高脱硝性能。换句话说,通过在流速慢的部分配置板状催化剂,由此异物不易堆积,并且,即便异物堆积也能够使压力损失不易增加。另外,通过在流速快的部分配置蜂窝状催化剂来增大压力损失并减小流速,此外还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从而能够提高脱硝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处理中,说明了更换脱硝催化剂层时的处理,但也可以在制造时配备蜂窝状催化剂与板状催化剂这两者,并以上述布局配置。
[0138][第四实施方式]
[0139]图15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脱硝催化剂的其他例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第四实施方式仅示出脱硝设备的脱硝催化剂。优选本实施方式的脱硝催化剂代替上述蜂窝状催化剂而配置。
[0140]图15所示的脱硝催化剂302具有板状催化剂310、以及配置在板状催化剂310的废气G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蜂窝状催化剂312。对于脱硝催化剂302而言,板状催化剂310的废气G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面与蜂窝状催化剂312的废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面接近。也可以使板状催化剂310与蜂窝状催化剂31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废气G在通过板状催化剂310后通过蜂窝状催化剂312。
[0141]脱硝催化剂302以在蜂窝状催化剂312的废气G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与板状催化剂310接近的状态配置,由此,能够使利用板状催化剂310进行整流后的废气G向蜂窝状催化剂312流入。由此,无需增强蜂窝状催化剂312的废气G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面,就能够提高脱硝催化剂302的废气G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耐磨损性。另外,板状催化剂310因不进行表面的涂层等而能够维持较高的催化剂的性能。另外,通过配置板状催化剂310,在异物堆积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压力损失增加。
[0142]在此,优选板状催化剂310的废气G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在50mmL以上且300mmL以下。如上述的图7所示,通过将废气G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设为50mmL,能够降低物质的转换系数。换句话说,能够对废气G流进行整流。另外,通过将废气G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设为300mmL,能够抑制板状催化剂310过度增长。
【主权项】
1.一种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硝设备具有: 废气通路,其供废气流动; 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其设置于所述废气通路;以及 至少一层的脱硝催化剂层,其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比所述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靠废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所述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的所述废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脱硝催化剂层的所述废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的催化剂开口部的水力直径比所述脱硝催化剂层的催化剂开口部的水力直径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的催化剂开口部的水力直径为8m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是板状催化剂, 所述脱硝催化剂层是蜂窝状催化剂。5.一种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硝设备具有: 废气通路,其供废气流动; 整流层,其设置于所述废气通路;以及 至少两层的脱硝催化剂层,其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比所述整流层靠废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所述至少两层的脱硝催化剂层包括: 板状催化剂,其是所述废气的流动方向的最靠上游侧的脱硝催化剂层;以及 蜂窝状催化剂,其是所述废气的流动方向的最靠下游侧的脱硝催化剂层, 所有的所述板状催化剂的脱硝催化剂层配置在比所述蜂窝状催化剂的脱硝催化剂层靠所述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6.一种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硝设备具有: 废气通路,其供废气流动; 整流层,其设置于所述废气通路;以及 至少一层的脱硝催化剂层,其配置于所述废气通路的比所述整流层靠废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 在与流动于所述脱硝催化剂层的废气的平均流速相比流速相对慢的区域配置有板状催化剂,在与所述平均流速相比流速相对快的区域配置有蜂窝状催化剂。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气通路以使所述废气从铅垂方向上侧朝向下侧流动的方式配置。8.一种催化剂的更换方法,该催化剂的更换方法是脱硝设备的催化剂的更换方法,所述脱硝设备具有整流层、以及配置于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比所述整流层靠下游侧的位置的脱硝催化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整流层是否具备催化剂功能;以及 在所述整流层不具备催化剂功能的情况下,将所述整流层更换为具备脱硝催化剂的功能的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剂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更换为所述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的步骤中,更换为催化剂开口部的水力直径为8mm以上的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催化剂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更换为所述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的步骤中,更换为板状催化剂。11.一种催化剂的更换方法,该催化剂的更换方法是脱硝设备的催化剂的更换方法,所述脱硝设备具有整流层、以及配置于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比所述整流层靠下游侧的位置的至少两层的脱硝催化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查明要更换的脱硝催化剂层;以及 在所述要更换的脱硝催化剂层在所述废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不具有蜂窝状催化剂的情况下,更换为板状催化剂。12.—种催化剂的更换方法,该催化剂的更换方法是脱硝设备的催化剂的更换方法,所述脱硝设备具有整流层、以及配置于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比所述整流层靠下游侧的位置的至少一层的脱硝催化剂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查明要更换的脱硝催化剂层;以及 以如下所述的方式更换脱硝催化剂层:在与流动于所述脱硝催化剂层的废气的平均流速相比流速相对慢的区域,将在所述查明的步骤中所查明的脱硝催化剂层更换为板状催化剂,在与所述平均流速相比流速相对快的区域,将在所述查明的步骤中所查明的脱硝催化剂层更换为蜂窝状催化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在更长期间内高效地去除氮氧化物的脱硝设备或者催化剂的更换方法。所述脱硝设备具有:供废气流动的废气通路(40f);设置于废气通路(40f)的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80);以及配置在废气通路(40f)的比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80)靠废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处的至少一层的脱硝催化剂层(82、84、86),整流兼脱硝催化剂层(80)的废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比脱硝催化剂层(82、84、86)的废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短。
【IPC分类】B01D53/86, B01D53/56
【公开号】CN105080335
【申请号】CN201410553897
【发明人】增田具承, 小笠原彻, 清泽正志, 石崎昌典
【申请人】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7日
【公告号】CN204153805U, CN204208457U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