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式回转反应器的导料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876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更好地实现导料装置的自密封。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正螺旋方向”是指随着卧式回转反应器的正常转动,可以促使物料由窑头向窑尾方向移动的螺旋方向;所述“反螺旋方向”是指随着卧式回转反应器的正常转动,可以促使物料由窑头向窑尾方向移动的螺旋方向。
[0035]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窑头罩3是一种有耐热衬里的静止设备,其作用是聚集烟气、分离尾渣,在静止的窑头罩和回转筒体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以防止烟气泄漏。窑尾罩4也一种有耐热衬里的静止设备,其作用是汇集热风炉产生的高温热风并分配予供热夹套之中,在静止的窑尾罩和回转筒体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以防止烟气泄漏。因此,对于卧式回转反应器,其窑尾罩4上还可设有进气口 7,所述供热夹套内靠近窑尾罩的一端设有气体分布器8 (例如布气板),用于使所述窑尾罩4内的进气均匀分布至供热夹套5 ;此时,所述第一出料口 66应设置于所述气体分布器8靠窖头罩9的一侧,保证物料在供热夹套5内可以正常由窑尾向窑头移动。所述外筒体2和内筒体1的内壁上通常还均设有抄板12(也称为扬料板),并且所述外筒体2和内筒体1的内壁上通常均设有推料螺旋13 (也称为螺旋板),其中,所述内筒体1内壁上的推料螺旋13沿正螺旋方向设置,用于将所述内筒体1内的物料由窑头端推向窑尾端;所述外筒体2内壁上的推料螺旋13沿反螺旋方向设置,用于将所述供热夹套5内的物料由窑尾端推向窑头端。所述抄板12和推料螺旋13均为卧式回转反应器(回转窑)内的常用结构单元,为本领域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所述窑头罩3的上端设有排气口 10、下端设有排渣口 11。
[0036]以下以粉状油页岩为例,对本发明的导料装置随卧式回转反应器运行的情况进行说明。
[0037]运行时,待热解的油页岩自窑头端送入内筒体1,在供热夹套5和抄板12的作用下尽量均匀受热、热解,并在其内壁上设置的推料螺旋13的作用下由窑头端向窑尾端行进,在靠近窑尾端时,部分物料被第一挡料圈61挡住,其余部分可从第一挡料圈61的内环中穿过,继续前进至内筒体1的另一端引出。当第一进料口 65随内筒体1转至低处时,所述第一挡料圈61所挡住的物料可以进入第一进料口 65,并随着内筒体的转动而在第一导料管62内向第一出料口 66处移动,最后自第一出料口 66排出,进入供热夹套5。同时,由于第一导料管62的自密封特点,内筒体1内的热解气相产物基本不会进入供热夹套5。
[0038]在所述供热夹套5内,热风(由燃料气经热风炉9燃烧后产生)自所述窑尾罩4的进气口 7进入窑尾罩4后,经布气板8均匀分布后进入供热夹套5,一方面为热解反应供热;另一方面,热解后进入供热夹套5内的油页岩与热风中所含的氧气接触后可以进一步燃烧放热,为热解提供热量,实验证明,其提供的热量可占总供热的90%。燃烧后的尾渣在抄板12以及外筒体2内壁上设置的推料螺旋13的作用下自窑头罩3下端所设的排渣口 11排出,尾气自窑头罩3上端所设的排气口 10排出。
[0039]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待热解的物料还可以是煤粉或油砂等。
[0040]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卧式回转反应器还包括第二导料装置(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二导料装置包括第二挡料圈和第二导料管。所述第二挡料圈呈环形,其外周边沿所述外筒体2的内壁设置于外筒体2内,优选靠近窑头罩3的位置;所述第二导料管呈螺旋状,沿正螺旋方向盘绕在所述供热夹套5内,包括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贴近所述第二挡料圈靠窑尾罩3的一侧设置并与所述供热夹套5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料口靠窑尾罩3的一侧并与所述内筒体1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挡料圈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外筒体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料口贴近所述外筒体2的内壁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料圈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外筒体2内径的1/6。
[0041]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第二导料管的螺旋圈数不应小于1个,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料管的螺旋圈数不小于2个,进一步优选为2?6个,以更好地实现导料装置的自密封。
[0042]以粉状油页岩为例,对于第二导料装置,运行时,在供热夹套5中,燃烧后的尾渣在行进至靠近窑头端时,部分尾渣被第二挡料圈,其余部分可从第二挡料圈的内环中穿过,继续前进至供热夹套5的另一端引出。当第二进料口随外筒体2转至低处时,所述第二挡料圈所挡住的物料可以进入第二进料口,并随着外筒体2的转动而在第二导料管内向第二出料口处移动,最后自第二出料口排出,进入内筒体1内,由于尾渣燃烧后温度较高,可以从内筒体1内部为物料热解供热,从而实现混合供热,极大地提高了热效率。同时,由于第二导料管的自密封特点,热风基本不会进入内筒体1内与热解气相物质反应。
[0043]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设置第二导料装置尤其适合于热解后的固相产物再利用价值不大的物料的热解,例如油砂和油页岩等。
[0044]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导料管62和第二导料管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形状,优选为矩形,以利于物料进入导料管和自密封。
[004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料管62和第二导料管在进料端的横截面积大于物料的横截面积,以利于物料进入导料管和自密封。同时,导料装置的材质可以与反应器材质相同。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卧式回转反应器的导料装置,所述卧式回转反应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窑头罩和窑尾罩,所述外筒体套在所述内筒体外并可与内筒体同步转动,从而在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供热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装置包括挡料圈和导料管; 所述挡料圈呈环形,其外周边沿所述内筒体的内壁设置于内筒体内;所述导料管呈螺旋状,沿反螺旋方向盘绕在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贴近所述挡料圈靠窑头罩的一侧设置并与所述内筒体内部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进料口靠窑头罩的一侧并与所述供热夹套连通; 所述挡料圈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的螺旋圈数不小于2个,优选为2?6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圈设置于内筒体内靠近窑尾罩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挡料圈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内筒体内径的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为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上与所述导料管用于进料一端的连接处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夹套内靠近窑尾罩的一端设有气体分布器,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气体分布器靠窑头罩的一侧。6.一种用于卧式回转反应器的导料装置,所述卧式回转反应器包括内筒体、外筒体、窑头罩和窑尾罩,所述外筒体套在所述内筒体外并可与内筒体同步转动,从而在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供热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装置包括挡料圈和导料管; 所述挡料圈呈环形,其外周边沿所述外筒体的内壁设置于外筒体内;所述导料管呈螺旋状,沿正螺旋方向盘绕在所述供热夹套内,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贴近所述挡料圈靠窑尾罩的一侧设置并与所述供热夹套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进料口靠窑尾罩的一侧并与所述内筒体内部连通; 所述挡料圈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的螺旋圈数不小于2个,优选为2?6个。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圈设置于外筒体内靠近窑头罩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贴近所述外筒体的内壁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圈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外筒体内径的1/6。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卧式回转反应器的导料装置,所述导料装置包括挡料圈和导料管;本发明的导料装置在运行时可以使内筒内的和供热夹套内的固相物料直接进行交换输送,提高了热效率;并且由于导料管内的物料具有自密封的功能,从而使内筒内的和供热夹套内的固相物料直接进行交换输送时安全高效,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耐用。
【IPC分类】B01J19/28
【公开号】CN105344308
【申请号】CN201510815545
【发明人】尚新立, 郎莹, 马春梅, 何东东, 张金博
【申请人】中国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庆华集团新疆和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