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1099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混相喷射锐孔50下部的圆锥台形空腔内充分雾化后,可以再经第二下圆台孔52的孔壁上的导流凹槽520的引导,均匀喷向下部的催化床顶部。
[0042]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混相流的导向效果,使得喷向催化穿顶部的混相流分布更均匀,多条导流凹槽520沿第二下圆台孔52的母线方向延伸,且多条导流凹槽520沿第二下圆台孔5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布置。
[0043]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混相喷射锐孔50的最小孔径和下降管2的内径之比为0.15-0.5,第二上圆台孔51的锥顶角度为25° -75°,第二下圆台孔52的锥底角度为25° -75。,导流凹槽520的宽度为0.5-8_,深度为0.5-3_,导流凹槽520的个数为4-16。
[0044]上面着重介绍了雾化喷射部5的具体结构,下面将详细介绍气体喷射部210的具体结构。
[0045]为增大气、液两相的适用范围,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布器,具体地,气相能适用于粘度大、流动性差的液体介质,液相能适用于低气相负荷,如图1和图2所示,上段管2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气体喷射部210,例如,气体喷射部210可以以焊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到上段管21的内壁上,或者气体喷射部210—体形成在上段管21的内壁上,该气体喷射部210上形成有孔径从上至下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的气相喷射锐孔2100,下段管22上形成有液体引流孔220。
[0046]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气相区A,液相区B,混相区C分别代表只存在气相、液相、以及气液两相的区域,另外,使用时要保证液体引流孔220位于液相区B中。
[0047]因此,如图1所示,气相区A中的气体首先从泡帽1与下降管2围成的环隙4进入并上升,直至流动至上段管21的顶端后,折返进入上段管21的内部,随后,气体从气体喷射部210中的气相喷射锐孔2100中喷射,进入混相区C中,因气体经喷射提速后,一部分静压能转化为动能,造成下段管22内部的压力较外部的压力低,下段管22上的液体引流口 220位于液相区B的液面以下,下降管2外周围的液体,在下段管22的内外侧压差产生的强烈抽吸作用下,经液体引流口 220被抽吸至下段管22的内部。下段管22的内部液体被高速的气体冲碎并与之混合,形成混相区C。
[0048]混相区C内的气、液两相在进入上述雾化喷射部5内,经雾化喷射部5内的混相喷射锐孔50提升流速,并在混相喷射锐孔50下部的圆锥台形空腔内充分雾化,再经第二下圆台孔52的孔壁上的导流凹槽520的引导,均匀喷向下部的催化床顶部。
[0049]为增强抽吸效果,气体喷射部210和下段管22、泡帽1的轴线重合。
[0050]为方便加工气相喷射锐孔2100,且使得气体通过气相喷射锐孔2100时速度提高至更大,气相喷射锐孔2100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上圆台孔2101和第一下圆台孔2102。在其它变形方式中,气相喷射锐孔2100还可以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上锥台孔和第一下锥台孔。
[005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气相喷射锐孔2100的最小孔径和下降管2的内径之比为0.15-0.5,第一上圆台孔2011的锥顶角度为25° -75。,第一下圆台孔2102的锥底角度为25。-75。。
[0052]为避免因分配板6上液相底层的液体缺少流动,其携带的杂质沉积到分配板6上,进而造成气液分布器堵塞,液体引流孔220设置在下降管2的下部。因此,分配板6上的液体会因下降管2内、外侧压差抽吸至下降管2的内部,从而保证分配板6上的液体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能够保证气液分布器的长时间运行,适合于液体介质含杂质较多或易结焦成分如焦粉、催化剂粉末、金属机械杂质等的情况。
[0053]为增强抽吸的效果,液体引流孔220为多个,且多个液体引流孔220沿下段管20的周向间隔设置。
[0054]进一步地,为减少对流阻力,每个液体引流孔220和下段管20的内壁相切。
[005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7]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气液分布器,该气液分布器包括泡帽(1)和位于该泡帽(1)下方的下降管(2),该下降管(2)包括上段管(21)和位于上段管(21)下方的下段管(22),所述上段管(21)上固定有所述泡帽(1),所述下段管(22)用于安装到分配板(6)上,所述泡帽(1)的内壁与所述上段管(2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环隙(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布器还包括雾化喷射部(5),该雾化喷射部(5)与所述下段管(22)相对并连通,且所述雾化喷射部(5)上形成有孔径从上至下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的混相喷射锐孔(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相喷射锐孔(50)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二上圆台孔(51)和第二下圆台孔(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圆台孔(52)的孔壁上间隔形成有多条导流凹槽(5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导流凹槽(520)沿所述第二下圆台孔(52)的母线方向延伸,且多条所述导流凹槽(520)沿所述第二下圆台孔(5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相喷射锐孔(50)的最小孔径和所述下降管(2)的内径之比为0.15-0.5,所述第二上圆台孔(51)的锥顶角度为25° -75。,所述第二下圆台孔(52)的锥底角度为25° -75。,所述导流凹槽(520)的宽度为0.5-8mm,深度为0.5_3mm,所述导流凹槽(520)的个数为4_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管(2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气体喷射部(210),该气体喷射部(210)上形成有孔径从上至下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的气相喷射锐孔(2100),所述下段管(22)上形成有液体引流孔(22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喷射锐孔(2100)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上圆台孔(2101)和第一下圆台孔(210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喷射锐孔(2100)的最小孔径和所述下降管(2)的内径之比为0.15-0.5,所述第一上圆台孔(2011)的锥顶角度为25° -75。,所述第一下圆台孔(2102)的锥底角度为25° -75。。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引流孔(220)设置在所述下降管(2)的下部。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引流孔(220)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液体引流孔(220)沿所述下段管(20)的周向间隔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液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体引流孔(220)和所述下段管(20)的内壁相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布器,该气液分布器包括泡帽和位于该泡帽下方的下降管,该下降管包括上段管和位于上段管下方的下段管,所述上段管上固定有所述泡帽,所述下段管用于安装到分配板上,所述泡帽的内壁与所述上段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环隙,其中,所述气液分布器还包括雾化喷射部,该雾化喷射部固定在所述分配板的下部,并且与所述下段管相对并连通,所述雾化喷射部上形成有孔径从上至下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的混相喷射锐孔。因此,当气液两相从下降管流经分配板后,能够通过位于分配板下部的雾化喷射部来强化气液两相的雾化和分配效果,有助于提高催化剂利用率,降低反应温度,延长装置运转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选择性。
【IPC分类】B01J4/00, B01J8/02
【公开号】CN205020052
【申请号】CN201520670141
【发明人】刘凯祥, 徐松, 吴德飞, 李晋楼, 薛楠, 宋智博
【申请人】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