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304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溶液供给装置(未示出)提供的溶液的流量、经由排液口 6122向外排出的废液的流量,可以保证下盖61中的废液的液面保持不变,进而可以控制液膜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沿湿壁柱2的壁部21的外表面向下流动的波动性(即液膜流动存在扰动),提高了液膜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有利于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进行气体化学溶剂吸收的测试和研究。
[008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夹套I的外壁13从外部加热保温或外壁13设置有导电导热镀膜。
[008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夹套I的内壁11为耐高压玻璃,外壁13为耐常压玻璃。玻璃的透明性便于观察湿壁塔的工作情况,内壁11的耐高压性能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在规定压力下工作。
[008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所述导热介质为水或导热油。
[008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夹套I的内壁11具有:上凹槽111,沿轴向位于第一空腔14的上方外部且设置于内壁11的上部;以及下凹槽112,沿轴向位于第一空腔14的下方外部且设置于内壁11的下部。
[008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上固定机构4包括:上法兰41,设置于夹套I的顶部并从上方遮蔽容置腔12,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1,作为上固定机构4的出气口;上垫片42,设置于上法兰41与夹套I的顶部之间;上垫圈43,设置于上凹槽111内;上活套法兰44,沿径向位于上垫圈43的外侧并通过螺栓(未示出)固定连接于上法兰41,且在上活套法兰4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法兰41时,上活套法兰44从轴向下方和径向接触并挤压上垫圈43。其中,上法兰41与上活套法兰44的固定连接,上活套法兰44经由上垫圈43向上挤压夹套I,而夹套I顶部经由上垫片42抵靠在上法兰41上,进而上法兰41、上垫片42、上垫圈43以及上活套法兰44将夹套I的顶部紧固和密封。
[008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下固定机构5包括:下法兰51,设置于夹套I底部且固定连接于下盖61,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511,作为下固定机构5的第一开口;下垫片52,设置于下法兰51与夹套I底部之间;下垫圈53,设置于下凹槽112内;下活套法兰54,沿径向位于下垫圈53的外侧并通过螺栓(未示出)固定连接于下法兰51,且在下活套法兰5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下法兰51时,下活套法兰54从轴向上方和径向接触并挤压下垫圈53。其中,下法兰51与下活套法兰54的固定连接,下活套法兰54经由下垫圈53向下挤压夹套I,而夹套I底部经由下垫片52抵靠在下法兰51上,进而下法兰51、下垫片52、下垫圈53以及下活套法兰54将夹套I的底部紧固和密封。
[0090]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环形腔部62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于下盖61的侧壁611外部。
[0091]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内进气孔6111以与外进气孔621不在同一径向平面内的偏心方式设置,且多个内进气孔6111沿轴向在高度上高于外进气孔621。多个内进气孔6111中距外进气孔621近的内进气孔6111小且分布稀疏,而距外进气孔621远的内进气孔6111大且分布密集。外部的供气装置(未示出)提供的带压气体经由外进气孔621进入环形腔部62内部,由于多个内进气孔6111以与外进气孔621不在同一径向平面内的偏心方式设置,同时多个内进气孔6111中距外进气孔621近的内进气孔6111小且分布稀疏,而距外进气孔621远的内进气孔6111大且分布密集,由于距外进气孔621近的内进气孔6111处气压大,而距外进气孔621远的内进气孔6111的气压小,而内进气孔6111的这种疏密、大小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带压气体经由多个内进气孔6111进入夹套I的容置腔12的均匀性。
[009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下盖61焊接在下法兰51上。
[009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气液隔离板63具有:环形水平部631,位于内进气孔6111所在径向平面的下方并固定连接于侧壁611的内表面;环形斜部632;从环形水平部631的末端沿径向向内并沿轴向向上延伸超过密封机构7的顶部;以及环形立部633,从环形斜部632的末端以与湿壁柱2间隔地平行于轴线延伸。其中,经由内进气孔6111进入的气体经由环形斜部632和环形立部633进行流向调整并引导到夹套I的容置腔12内。通过环形水平部631、环形斜部632以及环形立部633,使得从经由内进气孔6111进入的气体分段向上导引,逐渐调整气体的轴向速度,环形立部633最终将具有接近单一轴向速度的气体引导至夹套I的容置腔12,而不会像【背景技术】一样形成回流区,从而使得气体分布均匀,进而保证湿壁柱的气体与液膜逆流吸附过程的稳定性。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气液隔离板63的环形水平部631的末端沿径向位于排液口 6122外侧。
[009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密封机构7为填料函且包括密封壳71和填料72。填料72具有弹性密封的作用,使得湿壁柱2能够沿后述的密封壳71的顶壁711的第三开口 7111上下伸缩,并进行有效密封。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壳71为倒U形的圆筒,具有:顶壁711,设置有供湿壁柱2穿过的第三开口7111;以及侧壁712,围绕湿壁柱2形成第二空腔713,且固定连接于下盖61的第二开口 6121。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填料72,填充于第二空腔713,以将容置腔12从下部密封。顶壁711接触液膜的末端,顶壁711和侧壁712形成流动阶梯,可消除降膜时由静止液膜产生的端末效应。填料函采用将填料72填充到密封壳71内进行密封,而填充的方式对密封壳71的结构要求低,使得填料函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同时又便于密封壳71和填料72的更换。
[009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参照图1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湿壁柱2能够沿密封壳71的顶壁711的第三开口 7111上下伸缩,以改变气体和液膜之间的接触面积。气体和的液膜之间的接触面积的自由改变,更加便于针对实验情况沿轴向调整湿壁柱2,有利于实验数据测定,扩展了因接触面积无法改变导致的实验限度。
[0096]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湿壁柱2的壁部21的外表面采用超微喷砂粗糙度处理,以改变壁部21的外表面对溶液的润湿性。经过改变湿壁柱2的壁部21的外表面对溶液的润湿性,可增加湿壁柱2的壁部21的外表面亲水性,有利于形成均匀稳定的液膜。相对先前研究,液体在湿壁柱2的壁部21的外表面流下时容易形成直流、断流或撕裂、湍动等,不仅因为降膜设计不合理,与湿壁柱2的壁部21的外表面表面处理也有很大关系。润湿性良好的湿壁柱2不仅易于形成均匀稳定连续的液膜,更可使得气液传质面积等数据更加可靠。
[0097]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所述溶液为醇胺溶液、砜胺溶液、氨基酸盐溶液、络合铁溶液、Lo-cat溶液、本菲尔溶液、氢氧化钠任意、碳酸钠溶液、氨水溶液、碳酸钾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
[009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中,所述气体为C02、N20、H2S、S02或它们的混合。所述气体为干气或湿气。所述气体为单一组分或混合组分。
【主权项】
1.一种气体吸收降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套(1),具有: 内壁(11),内壁(11)形成容置腔(12);以及 外壁(13),围绕内壁(11)中部并与内壁(11)形成第一空腔(14),设置有与第一空腔(14)连通的导热介质进口(131)和导热介质出口(132),导热介质进口(131)、第一空腔(14)以及导热介质出口(132)形成供导热介质流动的通路,经由该通路流动的导热介质对容置腔(12)进行保温或加热; 湿壁柱(2),收容于夹套(I)的容置腔(12),具有壁部(21)以及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