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555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效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除尘装置,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切削加工后的物料回收利
用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切削物,如铜材加工中产生的铜屑等,由于 这些切削物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省资源,并可降低工厂的生产成本。由于这些切削物颗粒较 小,同时由于加工环境的影响,在收集过程中常常含有其它固体颗粒。现在随着加工的自动 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物也采用自动化收集,如利用工业吸尘的原理,采用 负压的原理对切削物进行收集。在回炉加工时必须进行除尘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除尘系统,采用旋风离心的原理,在回收
的同时对收集的切削物进行除尘处理,然后回炉加工,除尘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除尘系统,包括管道、电机、一次集尘室、二次集尘室、支架、排气管和卸灰斗, 在所述管道上安装有电机,在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切向连接在筒 体,所述排气管安装在筒体的中心,并穿过所述筒体,在所述筒体底部安装有一次集尘室, 在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二次集尘室,所述二次集尘室与所述一次集尘室相连,在所述二次集 尘室底部安装有卸灰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惯性分离原理,当高速含尘气体由进气口切向进入除尘系统,在离心力的 作用下进行两次除尘处理,除尘效率达到90%以上。 2.该除尘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维护量小、造价便宜、体积小、运动部件少、操作维修 方便、压力损失不高和动力消耗不大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排气管 2.筒体 3. —次集尘室4. 二次集尘室 6.卸灰斗 7.支架 8.电机 9.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出,新型高效除尘系统,包括管道9、电机8、一次集尘室3、二次集 尘室4、支架7、排气管1和卸灰斗6,在所述管道9上安装有电机8,在所述支架7上安装有 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9切向连接在所述筒体2上,所述排气管1安装在筒体2的 中心,并穿过所述筒体2,在所述筒体2底部安装有一次集尘室3,在所述支架7上安装有二次集尘室4,所述二次集尘室4与所述一次集尘室3相连,在所述二次集尘室4底部安装有 卸灰斗6。 该新型除尘系统是利用惯性分离原理,当高速含尘气体由进气口切向进入除尘系 统,气流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绝大部分旋转气流沿筒壁呈螺旋形向下流动,此股气流 通常称为外旋气流。含尘气流在旋转过程中产生较大离心力,将相对密度较大的切削物甩 向筒壁,切削物与筒壁相撞,便失去径向惯性力而由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进入排灰斗,形成 一次分离。高速旋转的外旋气体继续下降,到达二次集尘室的锥体时,因圆锥形的收縮而向 除尘系统中心靠拢,由于旋转矩不变,其切向速度必然不断提高,切削物所受离心力也随之 加大,当气流到达锥体下端某一位置时,即以同样的旋转方向从除尘系统中部由下反转向 上,继续做螺旋性流动,即内旋气流。最后由排气管排出管外,一部分未被捕集的尘粒也由 此排出。
权利要求新型高效除尘系统,包括管道(9)、电机(8)、一次集尘室(3)、二次集尘室(4)、支架(7)、排气管(1)和卸灰斗(6),在所述管道(9)上安装有电机(8),在所述支架(7)上安装有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9)切向连接在所述筒体(2)上,所述排气管(1)安装在筒体(2)的中心,并穿过所述筒体(2),在所述筒体(2)底部安装有一次集尘室(3),在所述支架(7)上安装有二次集尘室(4),所述二次集尘室(4)与所述一次集尘室(3)相连,在所述二次集尘室(4)底部安装有卸灰斗(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削加工后的物料回收利用的新型高效除尘系统,包括管道、电机、筒体、支架、排气管和卸灰斗,管道上安装有电机,支架上安装有筒体,管道切向连接在筒体,排气管安装在筒体的中心,并穿过筒体,筒体底部安装有一次集尘室,在支架上安装有二次集尘室,二次集尘室与一次集尘室相连,在二次集尘室底部安装有卸灰斗。利用惯性分离原理,当高速含尘气体由进气口切向进入除尘系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两次除尘处理,除尘效率达到90%以上。该除尘系统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上进行切削物或其它物料的回收利用场所。
文档编号B04C5/24GK201493187SQ20092030396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仇文秋 申请人:仇文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