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396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在处理垃圾的开始阶段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装置,该 装置还能够在分拣综合系统的工艺线上,用于从垃圾中筛出不可有效利用部分的细小颗 粒。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材料分类的装置,包括分筛机筛面,筛面是两个由横梁组成的独立的格 栅,它们的安装方式为通过其中一个能够使它们沿垂直与水平方向进行反向移动(俄罗斯 联邦专利N2 2094133,κ jt . B07 B 1/12,1992年7月1号)。在已知装置中筛选细小部分 后,留在格栅横梁上的材料很难向卸货端移动,这就排除了将其用于垃圾分类。同样还已知用于材料分类(例如垃圾分类)的装置。在该装置中栅条格架式的分 筛机由两个框架组成。它们包括产生振荡运动的水平交替的栅条格架(俄罗斯联邦专利N2 2104097,κ JT. B 07 B 1/12,1994年9月23日)。本装置的缺点是,筛选细小部分后留下 来的垃圾可能会聚集在栅条格架的输出端,并且进一步处理垃圾时可能会清除得不均勻。在俄罗斯联邦专利Ns 2306985 (κ jt . B 07 B 1/12,B 07 B 1/46,B09 B 3/00, 2004年9月1日)中同样也已知用于垃圾分类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不可移动的格栅和可移 动的格栅。它们中的每一个都由相互连接的水平板片组成。可移动格栅的板片以一定间隔 放在不可移动的格栅之间,而可移动格栅与带动它平面旋转运动的传动装置相连。传动装 置包括曲柄装置和传动架。已知装置的缺点是生产率低,这是由于被分类材料移动速度低造成的,而移动速 度低是因为当可移动格栅的板片下降到低于不可移动格栅的板片时,伴随材料的运动会产 生停顿。本实用新型原型为用于分类的装置(俄罗斯联邦专利N2 2058834,K JT . B 07 B 1/46,A 01 F 12/30,1993年1月12日),该装置包括框架,在框架上安装有第一格栅和第 二格栅。这两个格栅具有进料和出料部分,并且它们的安装方式为使其能够通过传动装置 产生相互反向的平面旋转运动。传动装置包括相对地安装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它们分 别与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进料部分相连。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格栅都由多层相互连接的 平行板片组成,并且一个格栅的板片以一定的间隔放在另一个格栅的板片之间。原型结构上的特殊性成为其缺点。原型包括两对曲柄,它们中的每对都分别与第 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进料部分及出料部分相连。每对曲柄都通过自己的齿轮进入旋转状 态,而齿轮同样也通过铰式传动装置相互连接。众所周知,任何齿轮传动都具有间距,而这 些间距使曲柄装置不能够保证格栅精确地反向运动。因此格栅进料和出料部分的运动轨迹 有可能存在差异。结果格栅的进料和出料部分在旋转运动的平面上就会出现摆动,这造成 的后果是出现动态负载,从而降低装置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所以当曲柄出现被称为“死” 点的情况时,铰式传动装置使这种情况恶化。由于传动装置的链条为刚性连接,因此它不能 靠快速压缩或拉伸对这些平面旋转运动受到的破坏进行补偿,而这导致链条上动态负载的增加,即导致撞击、链环过度拉伸以及曲柄轴承上动态负载的进一步增加。由于出现了动态 负载,从而不能提高曲柄的旋转频率,因为这有可能导致金属结构的损坏。曲柄的低旋转频 率造成被分类材料沿格栅的线性移动速度也低。所以已知装置具有相对低的运输能力和分类生产率。除此以外,在已知装置中,格栅进料和出料部分的运动轨迹是相同的,均为圆形。 在格栅全部长度上,进入格栅上等待分类的材料被向上抛到相同的高度。与此同时,在格栅 出料部分上已经没有必要将材料抛到同样的高度,这是因为在此部分已形成了所分类材料 的输出层,因此额外的上抛(振动)将导致此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材料将不均勻地进入 下一步的分类,从而造成分类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使用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技术效果为提高了装置工作时的可靠性与工作寿命,同 时也改善了所分类材料输出层的参数,使在其它装置上,例如在分类传送带上,对垃圾进行 的后续分类工作变得轻松。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该装置 包括框架,在框架上安装有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这两个格栅具有进料和出料部分,并且它 们的安装方式为使其能够通过传动装置产生相互反向的平面旋转运动。传动装置包括有相 对地安装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它们分别与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进料部分相连。在这 种情况下,每个格栅都由多层相互连接的平行板片组成,并且一个格栅的板片以一定的间 隔放在另一个格栅的板片之间。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以相同的偏心 率在径向上相对地安装在总轴上。在这种情况下,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架和第二传动架。 它们中的每个都在一个点处与自己的曲柄铰式相连,而在另一个点处分别与第一格栅和第 二格栅的进料部分铰式相连。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双臂摇臂和第二双臂摇臂,它们中 的每个都具有前端和后端,并且在中间部分具有位于框架上的铰式支座、前连杆以及第一 后连杆和第二后连杆。这里,前连杆从一侧与双臂摇臂的前端铰式相连,并且从另一侧分别 与第一和第二传动架铰式相连。第一后连杆以自己的一侧与第一双臂摇臂的后端相连,并 且以自己的另一侧在一个点处与第二传动架和第二格栅的出料部分相连。而第二后连杆以 自己的一侧与第二双臂摇臂的后端相连,并且以另一侧在一个点处与第一传动架和第一格 栅的出料部分相连。在所述的装置中只有一对曲柄,它们被两个格栅的进料部分通过传动架相连。曲 柄在总轴上的位置保证曲柄在径向上相对地准确定向。这样的结果是,排除了格栅进料部 分运动轨迹会受到破坏的情况。在任何时刻它们都是一样的并且为严格的反向。这样一来, 两个格栅的运动部分相互均等,从而降低了在结构元 件中的动态负载。由于在所述的装置 中具有双臂摇臂,而摇臂在自己的中间具有框架支座并且通过连杆与传动架和格栅的出料 部分相连,所以在原型机中得以用具有两个连杆的机械结构代替第二对传动曲柄。这样的 机械结构用于解决下列问题。首先,它组成格栅出料部分的可移动支座。其次,利用所述的 机械结构能够改变格栅出料部分的运动轨迹,将它们从圆形(如在原型机里一样)变为椭 圆,并且椭圆长轴与被分类材料沿格栅运动的方向平行,这样缩短了向上抛(振动)的高度 从而改善了被分类材料的输出层。第三,本机械结构保证了传动装置的作用力通过连杆从4一个格栅被传送到另一个格栅,连杆与传动架连接方式是这样的,即当传动架运动时,一个 传动架轻推另一个传动架,从而减轻“死”点转换现象,同样也降低动态负载。因此装置的 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使用所述的装置可以大大提高曲柄的旋转频率,因此提 高了运输能力和分类生产率。
用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图1示出了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的立体投影图;图2示出了从图1的视角A所看到的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图3示出了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的沿图2的B-B的剖面图;图4示出了从图2的视角B所看到的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图5示出了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的沿图4的Γ-Γ的剖面图;图6示出了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的沿图4的的剖面图;图7示出了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的沿图4的E-E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为垃圾分拣综合系统技术设备的一部分,并且安装在例 如在向装置运送垃圾的传送带和在所述装置中进行预分类后垃圾进入的传送带之间(未 展示)。装置包括框架1,在它上面装有被分类材料的料箱,料箱由前壁2和侧壁3、4组成。 第一格栅5和第二格栅6低于收料箱,位于框架1上面。格栅包括进料部分7和出料部分 8。每个格栅5和6都由多层平行板片组成,板片相互之间用横梁9和10相连。格栅5和 6的平面旋转运动传动装置包括带减速器12的电机11和三角皮带传动装置13。此三角 皮带传动装置将电机11产生的转动传递到安装在轴15上的皮带轮14上。装置包括相同 的元件,它们相对于装置的纵轴对称安装并且今后以同样的标号标出。在左侧和右侧轴15 之间安装有万向轴16,它用于将转动从右侧同步传到左侧。轴15为第一曲柄17和第二曲 柄18的总轴。曲柄17和18中的每个都以相同的偏心率e在径向上相对地安装。在自己 的一个点处,第一传动架19与第一曲柄17铰式相连,而在自己的一个点处,第二传动架20 与第二曲柄18铰式相连。第一传动架19在自己的另外一个点21处与第一格栅5的进料 部分7铰式相连,第二传动架20同样在自己的另外一个点22处与第二格栅6的进料部分 7铰式相连。装置包括第一双臂摇臂23和第二双臂摇M,它们中的每个都有前端25和后 端沈,而在自己的中间部分具有位于框架1上的铰式支座27。连杆观的一端与摇臂23和 24的前端25铰式连接,连杆观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架19和第二传动架20铰式连接。第 一后连杆四的一端与第一双臂摇臂23的后端沈铰式连接,第一后连杆四的第二端在一 个点30处与第二传动架20和第二格栅6的出料部分8铰式连接。第二后连杆31的一端 与第二双臂摇臂M的后端26铰式连接,它的第二端在一个点32处与第一传动架19和第 一格栅5的出料部分8铰式连接。格栅5和6的板片的上部有齿。板片33被固定到侧壁 3和4上,板片具有锁扣34,并且它们的安装方式为使其能够在垂直平面上转动。主要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以下列方式工作。垃圾沿传送带(未展示)进入料箱并在自重的作用下掉到料箱的前壁2上,并沿前壁蠕动到第一格栅5和第二格栅6的进料部 分7。旋转的电机11通过减速器12和三角皮带传动装置13带动皮带轮14转动,皮带轮 将转动传送到装置左侧和右侧的轴15上。第一曲柄17和第二曲柄18与轴15 —起转动。 由于偏心率e,曲柄17和18带动第一传动架19和第二传动架20在反向完成了平面旋转 运动,即如果第一传动架19向上升起,则第二传动架20的下降到一个与它上升高度相等的 距离。由于第一格栅5和第二格栅6用自己的装料部分与传动架19和20连接,所以它们 同样也完成了与传动架19和20 —样的平面旋转运动。第一格栅5和第二格栅6的板片的 平面旋转运动的轨迹(图幻是半径为R的圆形,R等于偏心率e的两倍。当第一传动架19 和第二传动架20自己运动时,它们将作用力传送到前连杆观上,从连杆这里作用力进入第 一双臂摇臂23和第二双臂摇臂M的前端,带动它们围绕铰链接头27的轴摇动。摇动的第 一双臂摇臂23用自己后端通过连杆四将作用力传送到第二传动架20和第二格栅6的出 料部分8上。摇动的第二双臂摇臂M用自己的后端通过连杆31将作用力传送到第一传动 架19和第二格栅5的出料部分8上。双臂摇臂23和M的臂长以及连杆观、连杆四和31 的尺寸被选择为使格栅5和6出料部分的平面旋转运动的轨迹是长轴为a的椭圆形,并且 长轴要与格栅5和6板片的上表面平行。椭圆短轴b所具有的长度小于偏心率e的值。格 栅5和6运动着的板片抛动位于它们上面的垃圾,使得垃圾与此同时均勻地从进料部分7 移到出料部分8。在这种情况下,垃圾的细小颗粒(在下一部分不会被使用的)洒落到了 格栅5和6板片间的空隙中。被洒落的垃圾颗粒被传送带清除到收集器(未展示)中。装 置实际没有经受动态负载,这是因为来自两个格栅的惯性力量被它们自身给均化了。当曲 柄17和18达到接近“死”点位置时,不会出现机械结构停滞或在格栅5和6运动方向上出 现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双臂摇臂23和M “帮助”名称不同的格栅5和6克服曲柄17和18 的“死”点,通过连杆四和31把它们从这种位置上推到出口。当沿格栅5和6向出料部分 8运动时,抛动垃圾的高度逐渐下降并且与在进料部分7时相比,输出垃圾的层变得更加均 勻。板片33用自己的锁扣34对在它们下面通过的垃圾进行制动。如果在垃圾中有塑料袋 或纸口袋,则它们被格栅5和6的齿破坏掉。从装置的出料部分出来的是经过均勻预分类 的一层垃圾,在下一分类阶段对它们进行的处理时会相当简单。由于没有动态负载,因此能 够加大曲柄17和18的转动频率,从而可以提高运输能力和分拣垃圾的生产率。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其包括框架,在所述框架上安装有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 两个格栅具有进料部分和出料部分并且两个格栅的安装方式为使其能够通过传动装置进 行反向的平面旋转运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相对地安装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第一 曲柄和第二曲柄分别与所述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进料部分连接,每个格栅都由多层相互 平行的板片组成,而一个格栅的板片以一定间隔安置在另一个格栅板片之间,所述装置的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以相同的偏心率在径向上相对地安装在总轴上,所述 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架和第二传动架,每个传动架都在一个点处与相应的曲柄铰式连 接,在另一个点处分别与所述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的进料部分铰式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还 包括第一双臂摇臂和第二双臂摇臂,每个摇臂都具有前端和后端,而在所述摇臂的中间部 分具有位于所述框架上的铰式支座、前连杆、第一后连杆和第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的一端 与所述双臂摇臂的前端铰式连接,并且所述前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架和第二 传动架铰式连接,所述第一后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双臂摇臂的后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 后连杆的另一端在一个点处与所述第二传动架和所述第二格栅的出料部分连接,而所述第 二后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双臂摇臂的后端连接,而所述第二后连杆的另一端在一个点处 与所述第一传动架和所述第一格栅的出料部分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垃圾的分类装置,其包括其上安装有第一和第二格栅的框架。这两个格栅具有进料和出料部分,并被安装为使其能够通过传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曲柄,其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格栅的进料部分相连。这两个曲柄以相同的偏心率在径向上相对安装在总轴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传动架。每个传动架都与其曲柄铰式相连并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格栅的进料部分铰式相连。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双臂摇臂,每个摇臂都具有前端和后端并具有铰式支座、前连杆以及第一和第二后连杆。前连杆的一端与摇臂的前端铰式连接并且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传动架铰式连接。第一后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双臂摇臂的后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架和第二格栅的出料部分连接。第二后连杆的一端与第二双臂摇臂的后端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架和第一格栅的出料部分连接。
文档编号B07B1/12GK201832780SQ20102025672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5日
发明者别洛采尔科夫斯基·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 卢坎特索夫·阿列克谢·维克托罗维奇, 比尔肯科·罗曼·尼古拉耶维奇 申请人:生态科技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