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系统及其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163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尘系统及其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静电除尘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尘系统及其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工业静电除尘器主要用于冶金、水泥、热电、化工等工业的烟气治理,具有处理烟气量大、可处理高温烟气、使用寿命长和除尘系统阻力较小等优点。静电除尘器主要由供电系统和收尘室两部分组成。供电系统主要由高低压控制柜和高压硅整流变压器组成。如附图I所示,传统的板线式静电除尘器的收尘室的结构为电晕极13与收尘极12相间隔并排布置,且电晕极13和收尘极12均与烟气的流动方向平行。外部电源提供负高压到电晕极13 (阴极),收尘极12 (阳极)与除尘器的壳体14相连(接地)。电晕极13包括框架131和设置在框架131上的针刺132,针刺132在框架131上的分布形式有两种,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收尘极12为板状电极。静电除尘器的除尘原理为当烟气从进口烟道11进入收尘室后,电晕极13放电产生的离子与粉尘碰撞并附着在粉尘上,实现了粉尘的荷电。荷电后的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12运动,沉积在收尘极12的表面,当收尘极12表面的粉尘沉积到一定厚度时,通过机械振打装置将收尘极12上的粉尘捕集下来,并从收尘室下部的灰斗排出,经过净化的烟气流向出口烟道15,从而实现了含尘烟气的净化。但是,由于电晕极13和收尘极12均与烟气的流动方向平行,烟气通道为电晕极13和收尘极12之间的间隙,电晕极13和收尘极12没有对烟气形成阻挡,这样就会有部分粉尘到达收尘极12之前直接被烟气带走,存在较严重的粉尘逃逸现象,使得烟气被净化的程度较低,烟气中粉尘含量较高。另外,由于电晕极13和收尘极12均与烟气的流动方向平行,电晕极13和收尘极12没有对烟气形成阻挡,已经沉积在收尘极12上的粉尘因为涡流或者振打会离开收尘极12,形成二次扬尘,再次被烟气带走,进一步加剧了粉尘逃逸现象,使得烟气被净化的程度较低,烟气中粉尘含量较高。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静电除尘器,以提高烟气的净化程度,降低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电除尘器,提高了烟气的净化程度,降低了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除尘器,用于净化烟气,其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晕极和收尘极;所述电晕极和收尘极均与所述烟气的气流方向垂直;所述收尘极上设置有若干烟气通孔。[0011]优选的,上述静电除尘器中,所述电晕极包括若干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针刺;所述针刺包括沿所述烟气的气流方向依次与所述电晕极垂直的第一针刺和与所述电晕极平行的第二针刺,所述第一针刺和第二针刺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的,上述静电除尘器中,所述框架为圆钢架或圆管架。优选的,上述静电除尘器中,所述烟气通孔均匀设置在所述收尘极上。优选的,上述静电除尘器中,所述烟气通孔的孔径沿所述烟气的气流方向逐渐减 小。优选的,上述静电除尘器,还包括与所述收尘极相连,与所述收尘极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向所述静电除尘器的灰斗内壁延伸,并与所述灰斗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的第一阻流挡板。优选的,上述静电除尘器,还包括与所述收尘极相连,并与所述收尘极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和内侧壁相连的第二阻流挡板。基于上述提供的静电除尘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除尘系统,其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静电除尘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通过将电晕极和收尘极均与烟气的气流方向垂直设置,且收尘极上设置有烟气通孔,烟气从收尘极上的烟气通孔穿过流向下一个收尘极,使得收尘极未开孔部分对烟气中的粉尘有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收集,避免了粉尘直接被烟气带走,减轻了粉尘逃逸现象,使得烟气被净化的程度较高,降低了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同时,收尘极未开孔部分对因涡流和振打而形成的二次扬尘也有阻挡作用,进一步减轻了粉尘逃逸现象,提高了烟气的净化程度,降低了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电晕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电晕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电晕极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6 中进口烟道11、收尘极12、电晕极13、壳体14、出口烟道15、框架131、针刺132、进口烟道21、收尘极22、电晕极23、壳体24、出口烟道25、第一阻流挡板26、灰斗27、框架231、第一针刺232、第二针刺2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电除尘器,提高了烟气的净化程度,降低了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4-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的电晕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用于净化烟气,其包括壳体24、位于壳体 24内部的电晕极23和收尘极22 ;电晕极23和收尘极22均与烟气的气流方向垂直;收尘极22上设置有若干烟气通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通过将电晕极23和收尘极22均与烟气的气流方向垂直设置,且收尘极22上设置有烟气通孔,烟气从收尘极22上的烟气通孔穿过流向下一个收尘极22,使得收尘极22未开孔部分对烟气中的粉尘有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收集,避免了粉尘直接被烟气带走,减轻了粉尘逃逸现象,使得烟气被净化的程度较高,降低了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同时,收尘极22未开孔部分对因涡流和振打而形成的二次扬尘也有阻挡作用,进一步减轻了粉尘逃逸现象,提高了烟气的净化程度,降低了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有效地提高了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那么,在净化同量的烟气,可以减少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数量,或者减少静电除尘器中收尘极22和电晕极23的数量,进而降低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成本和减小静电除尘器本身的重量。同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中,收尘极22上设置有烟气通孔,使得电场中电流密度更加均匀,击穿电压更高,更有利于收尘极22收集粉尘;由于收尘极22上设置有烟气通孔,使得沉积在收尘极22表面的粉尘呈酥松状态,易于将沉积在收尘极22表面的粉尘振打下来,而且,设置有烟气通孔的收尘极22的弹性较好,易于传递振打力,进一步利于振打和清理沉积在收尘极22上的粉尘。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烟气由该静电除尘器的进口烟道21进入壳体24,流经收尘极22和电晕极23,然后由静电除尘器的出口烟道25流出壳体24,完成了烟气的除尘。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中,电晕极23包括若干框架231和设置在框架231上的针刺;针刺包括沿烟气的气流方向依次与电晕极23垂直的第一针刺232和与电晕极23平行的第二针刺233,第一针刺232和第二针刺233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针刺232和第二针刺233在尖端产生的电风力对烟气的流速有一定的影响,可降低烟气在收尘极22之间的流速,增加烟气在收尘区的停留时间,提高了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性能。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中,框架231为圆钢架或圆管架。为了使得收尘极22和电晕极23之间的电流密度更加的均匀,进一步提高击穿电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中,烟气通孔均匀设置在收尘极22上。[0039]由于上述静电除尘器对烟气进行逐级净化,所以烟气中的粉尘含量逐渐减少,为了进一步提高烟气的净化程度,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中,烟气通孔的孔径沿烟气的气流方向逐渐减小,便于净化烟气,进而减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由于收尘极22和静电除尘器的灰斗27的内壁之间有较大的间隙,为了避免烟气从该间隙逃逸,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还包括与收尘极22相连,与收尘极2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向静电除尘器的灰斗27内壁延伸,并与灰斗27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的第一阻流挡板26。第一阻流挡板26可迫使烟气从收尘极22上的烟气通孔内通过,解决了部分旁路问题;同时,为了保证沉积在收尘极22表面的粉尘被振打下来后能够沿灰斗27的内壁滑落至灰斗27的出口,从而排出壳体24,第一阻流挡板26与灰斗27的内壁之间还留有较小的间隙。为了避免烟气从收尘极22与壳体24的内侧壁和内顶壁之间的间隙逃逸,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还包括与收尘极22相连,并与收尘极2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壳体24的内顶壁和内侧壁相连的第二阻流挡板。第二阻流挡板迫使烟气只能从收尘极22上的烟气通孔流过,进而解决了旁路问题,提高了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除尘系统,该除尘 系统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静电除尘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除尘器,用于净化烟气,其包括壳体(24)、位于所述壳体(24)内部的电晕极(23)和收尘极(2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极(23)和收尘极(22)均与所述烟气的气流方向垂直;所述收尘极(22)上设置有若干烟气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极(23)包括若干框架(231)和设置在所述框架(231)上的针刺;所述针刺包括沿所述烟气的气流方向依次与所述电晕极(23)垂直的第一针刺(232)和与所述电晕极(23)平行的第二针刺(233),所述第一针刺(232)和第二针刺(233)位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31)为圆钢架或圆管架。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孔均匀设置在所述收尘极(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孔的孔径沿所述烟气的气流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收尘极(22)相连,与所述收尘极(2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向所述静电除尘器的灰斗(27)的内壁延伸,并与所述灰斗(27)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的第一阻流挡板(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收尘极(22)相连,并与所述收尘极(2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所述壳体(24)的内顶壁和内侧壁相连的第二阻流挡板。
8.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静电除尘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电除尘器,用于净化烟气,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晕极和收尘极;所述电晕极和收尘极均与所述烟气的气流方向垂直;所述收尘极上设置有若干烟气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除尘器中,烟气从收尘极上的烟气通孔穿过流向下一个收尘极,使得收尘极未开孔部分对烟气中的粉尘有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收集,避免了粉尘直接被烟气带走,减轻了粉尘逃逸现象,使得烟气被净化的程度较高,降低了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同时,收尘极未开孔部分对因涡流和振打而形成的二次扬尘也有阻挡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经净化了的烟气的粉尘含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静电除尘器的除尘系统。
文档编号B03C3/04GK202366787SQ2011205372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杨丁, 杨文瑶, 林国鑫, 郭旭, 高伟 申请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