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洗选尾矿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277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泥洗选尾矿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细煤泥煤泥处理高产高效的洗煤エ艺,属煤炭洗选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炭洗选加工行业对粒度在I. 5mm-0. 25mm之间的粗煤泥采用粗煤泥分选机TBS分选,粒度小于0. 25mm的细煤泥使用浮选机エ艺处理。粗煤泥由于粒度相对于细煤泥大,煤与矸石解离不充分,粗煤泥入料灰分与细煤泥入料灰分大体相当,但粗煤泥洗选后尾矿的灰分一般要远低于浮选尾矿的灰分。粗煤泥尾矿一般掺配到末原煤中,作为电厂发电用煤;浮选尾矿一般作为单独产品即煤泥产品供民用做蜂窝煤使用。目前传统处理细煤泥和粗煤泥的エ艺方法是细煤泥通过浮选机,浮选尾矿入浓缩机,经浓缩后进压滤机脱水,脱水后成为最终产品,即煤泥产品,通过胶带输送机运输至煤泥场地共民用销售;粗煤泥通过粗煤泥分选机TBS分选后,尾矿通过煤泥离心机脱水后·掺配到末原煤胶带输送机,作为发电厂动カ用煤。存在的问题是一般来说,浮选尾矿的粒度细,灰分高,发热量低。粒度细也导致脱水困难,脱水时间变长,煤泥的水分高,使发热量更低,发热量太低容易影响销售。以前的办法是浮选机司机操作时需要有意损失一部分精矿到尾矿中,以提高煤泥产品的发热量。但是浮选精矿脱水后是掺配到末精煤,作为炼焦用或高炉喷吹,末精煤价格要远高于末原煤、煤泥,这样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企业经济效益也受到损失。另外,煤质的变化也容易导致浮选尾矿灰分波动大,导致煤泥灰分不稳定,影响煤泥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影响煤泥产品的销售,甚至影响生产。而粗煤泥尾矿作为末原煤掺配的品种,末原煤灰分低的时候需要高灰的粗煤泥尾矿;反之需要低灰粗煤泥尾矿。但是传统的エ艺造成即便末原煤灰分低时,掺配的粗煤泥尾矿也是低灰分,造成尾矿质量过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ー种煤泥洗选尾矿处理工艺,它可以不受煤质影响,通过相互调节,实现尾矿质量均衡,有效解决现有エ艺存在的问题。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浮选尾矿经浓缩机进入压滤机,粗煤泥经粗煤泥分选机进入煤泥离心机,在粗煤泥分选机下面连接ー个管道到浓缩机,在管道上设有阀门;在浓缩机下面连接ー个管道到煤泥离心机,在管道上设有阀门;根据进入浓缩机和粗煤泥分选机的灰分含量,通过调节两个管道上的阀门,使尾矿成分达到均衡;浮选尾矿经胶带输送机送出做民用燃料,粗煤泥尾矿经胶带输送机掺配到末原煤中,作为电厂发电用煤。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エ艺简单,一是可以避免浓缩机底流发热量太低的情况出现,避免煤泥产品煤质波动,使煤泥发热量稳定,提升产品市场信誉,以前的办法是浮选机司机操作时需要损失一部分精矿到尾矿中,以提高煤泥产品的发热量,避免了能源的浪费;ニ是降低了压滤机的处理时间,煤泥粒度变大,脱水更容易,提高了煤泥生产效率;三是由于添加了浮选尾矿入煤泥离心机,提高了粗煤泥尾矿的粒度组成,提高了脱水时的水分、灰分,通过调节可避免末原煤产品质量过剩。


附图I为本发明的エ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エ艺流程图可以看出,浮选尾矿经浓缩机I进入压滤机3,粗煤泥经粗煤泥分选机5进入煤泥离心机7,在粗煤泥分选机7下面连接ー个粗煤泥尾矿输送管道6到浓缩机I,在管道上设有阀门;在浓缩机I下面连接ー个浮选尾矿输送管道2到煤泥离心机7,在管道上设有阀门;根据进入浓缩机I和粗煤泥分选机5的灰分含量,通过调节两个管道上的阀门,使尾矿成分达到均衡;如果浮选尾矿灰分过高,可将粗煤泥尾矿经粗煤泥尾 矿输送管道6分配到浮选尾矿中一部分,分配多少,根据尾矿中灰分含量而定;如果粗煤泥尾矿发热量过高,可将浮选尾矿经浮选尾矿输送管道2分配到粗煤泥尾矿中一部分,分配多少,根据尾矿中灰分含量而定。最后浮选尾矿经浮选尾矿胶带输送机4送出做民用燃料,粗煤泥尾矿经粗煤泥尾矿胶带输送机8掺配到末原煤中,作为电厂发电用煤。
权利要求
1.一种煤泥洗选尾矿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细煤泥经浓缩机进入压滤机,粗煤泥经粗煤泥分选机进入煤泥离心机,在粗煤泥分选机下面连接一个管道到浓缩机,在管道上设有阀门;在浓缩机下面连接一个管道到煤泥离心机,在管道上设有阀门;根据进入浓缩机和粗煤泥分选机的灰分含量,通过调节两个管道上的阀门,使尾矿成分达到均衡。
全文摘要
一种煤泥洗选尾矿处理工艺,细煤泥经浓缩机进入压滤机,粗煤泥经粗煤泥分选机进入煤泥离心机,在粗煤泥分选机下面连接一个管道到浓缩机,在浓缩机下面连接一个管道到煤泥离心机;根据进入浓缩机和粗煤泥分选机的灰分含量,通过调节管道上的阀门,使尾矿成分达到均衡;该工艺简单,一是可以避免浓缩机底流发热量太低的情况出现,避免煤泥产品煤质波动,使煤泥发热量稳定,提升产品市场信誉,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二是降低了压滤机的处理时间,煤泥粒度变大,脱水更容易,提高了煤泥生产效率;三是由于添加了浮选尾矿入煤泥离心机,提高了粗煤泥尾矿的粒度组成,提高了脱水时的水分、灰分,通过调节可避免末原煤产品质量过剩。
文档编号B03B9/06GK102784714SQ20121030085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凌丽伟, 王青松, 郑长科, 陈保安 申请人: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