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9597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具体是一种湿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湿式静电除尘是近年来实现电厂烟气中PM2.5、SO3气溶胶等污染物深度净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该技术主要依赖进口,自主技术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技术效果也有待进一步增强,综合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电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电除尘器,包括支腿、阳极外筒和阳极内筒,所述阳极外筒的底部与支腿相连接,阳极内筒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排污口,排污口上部安装有集污斗,阳极外筒内部设有阳极内筒,阳极内筒的底部安装有中心筒出风管,中心筒出风管的下部设有倒风锥,阳极内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阴极筒一和阴极筒二,阴极筒二固定在阴极筒一正下部,阴极筒二的底部设有阴极刺芒,阳极外筒顶部顶部设有布水管,阳极外筒上方通过阴极主梁与拉杆相连接,拉杆的顶端连接绝缘瓷瓶内部的电加热圈,阳极内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体化进出风口,一体化进出风口的侧边设有绝缘子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一体化进出风口包括出风外管、进风中内管、出风口和进风口,进风中内管的上端为进风中内管,进风中内管上安装有出风外管,且进风中内管与出风外管为连通设置,出风外管的另一端为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阴极由阴极芒刺阴极筒一和阴极筒二组成,阴极筒一和阴极筒二分别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构成,改变了原有静电除尘器的单一电场分布,提高了阴极筒一和阴极筒二跟阳极筒之间区域的电场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除尘器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一体化进出风口的结构图。

图中:1-支腿、2-排污口、3-集污斗、4-倒风锥、5-中心筒出风管、6-阴极芒刺、7-阳极内筒、8-阳极外筒(外壳)、9-阴极筒一、10-阴极筒二、11-布水管、12-阴极主梁、13-拉杆、14-电加热圈、15-绝缘瓷瓶、16-一体化进出风口、17-绝缘子室、18-进风中内管、19-出风外管、20-出风口、21-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湿电除尘器,包括支腿、阳极外筒和阳极内筒,所述阳极外筒的底部与支腿相连接,阳极内筒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排污口,排污口上部安装有集污斗,阳极外筒内部设有阳极内筒,阳极内筒的底部安装有中心筒出风管,中心筒出风管的下部设有倒风锥,阳极内筒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阴极筒一和阴极筒二,阴极筒二固定在阴极筒一正下部,阴极筒二的底部设有阴极刺芒,阳极外筒顶部顶部设有布水管,阳极外筒上方通过阴极主梁与拉杆相连接,拉杆的顶端连接绝缘瓷瓶内部的电加热圈,阳极内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体化进出风口,一体化进出风口的侧边设有绝缘子室。

一体化进出风口包括出风外管、进风中内管、出风口和进风口,进风中内管的上端为进风中内管,进风中内管上安装有出风外管,且进风中内管与出风外管为连通设置,出风外管的另一端为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待处理气体从一体化进出风口16的进风口21进入湿法静电除尘器,通过阳极内筒7和中心筒出风管5,经倒风锥4均匀分布进入电场。待净化气体首先进入阴极芒刺线6的荷电区进行荷电,荷电后的颗粒等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靠近,进入阴极筒一9和阴极筒二10的收集区域,在这一过程中,带电颗粒等被阳极筒捕获,从而使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从一体化进出风口16的出风口20排出。 收集到阳极筒上面的颗粒,被布水管11定时喷淋的水膜清洗下来流入集污斗3,从排污口2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