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门用来清洗绿藻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4255发布日期:2018-06-15 21:0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门用来清洗绿藻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门用来清洗绿藻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绿藻(学名:石莼、裂片石莼、孔石莼、浒苔)是一种大型医食同源的藻类植物。海洋绿藻通常网帘挂养于海域滩涂或近海的海平面上。在我国,海洋绿藻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例如山东)和东南沿海地区(例如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

海洋绿藻是我国丰富植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开发利用海洋绿藻资源热潮的兴起,有关海洋绿藻药理学功能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不断扩大和深入。国内外研究显示,海洋绿藻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功能,具有很好的降血脂、抗肿瘤、抗病毒、抗菌、调节免疫力、抗氧化、抗疲劳、降血糖和抗辐射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为了对海洋绿藻进行研究或开发利用,需要对海洋绿藻进行采集、清洗处理。目前,现有技术大多通过人工清洗的方式对海洋绿藻进行清洗,这种方式虽然清洗的比较干净,但是费时费力。也有些人会采用水力冲刷机械传送带模式或现有的果蔬清洗设备对海洋绿藻进行清洗。授权公告号为CN 104351922 B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微纳米臭氧气泡果蔬清洗装置,该果蔬清洗装置包括第一清洗池;所述第一清洗池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第一清洗池内自进料端至出料端方向依次连接布置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水平设置,第二传送带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清洗池外还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与安装于第一清洗池内底部的第一曝气头连接,第一曝气头再与布设于第一传送带下方的第一曝气管连接;第二传送带的上方布置有第一喷淋装置,第一喷淋装置与第一自来水管连通。但是,由于上述专利的清洗装置只在第一清洗池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了一个排污口,这样从排污口流出的水质较脏,不适合循环使用,因此,用水量大,清洗效率低。另外,无论水力冲刷机械传送带模式还是上述果蔬清洗装置都无法将海洋绿藻中的泥沙和水虾、小贝等水产动物尸体完全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水质循环利用,清洗效率高的专门用来清洗绿藻的清洗装置。

一种专门用来清洗绿藻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所述清洗池内沿其长度方向布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由输送动力装置驱动,第一传送带为筛网传送带,所述清洗池的侧壁上开设有上排污管,上排污管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所述清洗池的侧壁上开设有下排污管,下排污管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

工作过程中,向清洗池内放水;并启动输送动力装置。将待清洗的海洋绿藻投入清洗池内的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海洋绿藻随第一传送带向前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海洋绿藻中的泥沙和水产动物尸体等较重杂物从第一传送带漏下,沉积在清洗池的池底;海洋绿藻中的轻质杂物向上移动,漂浮于清洗池的水面上,清洗过的海洋绿藻在第一传送带的作用下继续向前推送,最后,清洗干净的海洋绿藻到达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排污口,且上排污管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清洗池内靠近上层的较为干净的清洗用水可通过上排污流出,方便回收利用;同时,清洗池水面上漂浮的杂物也可以有上排污管流出;而沉积于池底的泥沙等杂物可从下排污管流出,便于分类处理。

第一传送带上方沿其输送方向水平间隔架设有若干根搅拌轴,每根搅拌轴沿清洗池的宽度方向设置,各搅拌轴传动连接并由同一搅拌动力装置驱动传动,每根搅拌轴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数个搅拌组件,每个搅拌组件由至少2根呈轮辐辐射状分布于搅拌轴外的弧形搅拌棒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传送带上方设置搅拌装置,且采用“每根搅拌轴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数个搅拌组件,每个搅拌组件由至少2根呈辐射分布于搅拌轴外的搅拌棒组成”的特殊搅拌装置结构,该搅拌装置可对海洋绿藻进行打散,有利于对海洋绿藻中的杂物进行有效的清洗去除;同时,也有利于清洗过的海洋绿藻向前推送。

第一传送带包括上输送网带和下输送网带,第一传送带的上输送网带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数根曝气管,所有曝气管均与高压气体产生装置连通,每根曝气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数个气孔。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气体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泡快速向上“窜动”,从海洋绿藻的缝隙中穿过时,气流与水流的交替运行使得水流对海洋绿藻进行冲刷,促进海洋绿藻与杂物的分离,同时,能使细小藻体向上浮,泥沙往下沉。

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第一传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搅拌轴上搅拌组件的自由端的弧形延伸方向与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正是由于“搅拌轴上搅拌组件的自由端的弧形延伸方向与搅拌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设计,使得在搅拌组件入水方向上搅拌棒可起到打散海洋绿藻,辅助清除泥沙等杂质的作用,而在搅拌组件出水方向上搅拌棒可轻松从海洋绿藻中抽出,不会将海洋绿藻带起,避免海洋绿藻被带起后再次与水面上漂浮的泡沫等轻质杂质混合在一起。

所述清洗池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紧靠清洗池的进料端设置、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也由输送动力装置驱动,第二传送带从清洗池进料端方向至清洗池出料端方向倾斜向上设置,第二传送带的后端延伸至清洗池的出料端外,第二传送带为筛网传送带,清洗干净的海洋绿藻可经第二传送带被送至清洗池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清洗池进料端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导向板,进料导向板从清洗池进料端方向至清洗池出料端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可对投入的海洋绿藻进行导向,避免海洋绿藻落入第一传送带与清洗池进料端内侧壁之间的缝隙。当清洗池内同时布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时,为了避免海洋绿藻堆积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连接处的缝隙内,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动带可采用如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传送带包括两第一转轴、两链条、数根支撑杆;第二传送带包括两第二转轴、两链条、数根支撑杆;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共用一输送网带,该输送网带张紧于第一传送带的靠近清洗池进料端的转轴与第二传送带的靠近清洗池出料端的转轴之间。

所述清洗池的侧壁上开设有上排污管,上排污管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清洗池内靠近上层的较为干净的清洗用水可通过上排污管流出,方便回收利用;同时,清洗池水面上漂浮的杂物也可以有上排污管流出,便于分类处理。在具体事实过程中,上排污管设置在靠近清洗池进料端的清洗池侧壁上。清洗池进料端的海洋绿藻最脏,此处的水也最脏,需要及时排出。

所述清洗池的侧壁上开设有下排污管,下排污管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便于对沉积于池底的泥沙等杂物进行排泄。所述清洗池的底壁内表面沿清洗池长度方向向上倾斜设置,下排污口设置在靠近清洗池进料端的清洗池侧壁上。这样的设计最为合理,有利于沉积于池底的泥沙等杂物顺畅流出。

靠近清洗池出料端的清洗池上方架设有进水管。当需要通过进水管向清洗池内补水时,从进水管补入的干净水从清洗池出料端向清洗池进料端流动,提高干净水的利用率。

清洗池出料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冲水口,冲水口与高压水产生装置连接,便于对清洗池的池底进行冲刷。

第二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可对海洋绿藻进行二次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专门用来清洗绿藻的清洗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输送动力装置、搅拌动力装置和高压气体产生装置均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连接,可实现对整个海洋绿藻清洗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所有曝气管沿清洗池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且每根曝气管均沿清洗池的长度方向布设,布局最为合理。

所有的曝气管均布设于第一传送带的上输送网带与下输送网带之间。此时,从曝气管的气孔中排出的气泡无需经过第一传送带的下输送网带,阻力小,对海洋绿藻的清洗效果好,并且,缩短气泡进程使冲洗的气泡更大,促进气泡携带杂物的能力,清洗效果更好。

第二输送带的末端的正下方设置有接料斗。清洗干净的海洋绿藻落入接料斗内。

每根搅拌轴的两端均直接转动插设于同侧的清洗池侧壁上。无需设置搅拌轴支撑架,结构更简单。

所述清洗池的任一侧的相邻搅拌轴轴端之间传动连接,最前端或最后端的搅拌轴由搅拌动力装置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除输送网时的立体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透视图,其中,箭头A为第一传送带的输送方向,箭头B为搅拌轴上搅拌组件的自由端的弧形延伸方向,箭头C为搅拌轴的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专门用来清洗绿藻的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池10,所述清洗池10内沿其长度方向布设有第一传送带11,第一传送带11由输送动力装置12驱动,第一传送带11为筛网传送带,所述清洗池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上排污管21,上排污管21位于第一传送带11上方,所述清洗池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下排污管22,下排污管22位于第一传送带11下方。

工作过程中,向清洗池10内放水;并启动输送动力装置12。将待清洗的海洋绿藻投入清洗池10内的第一传送带11的一端,海洋绿藻随第一传送带11向前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海洋绿藻中的泥沙和水产动物尸体等较重杂物从第一传送带11漏下,沉积在清洗池10的池底;海洋绿藻中的轻质杂物向上移动,漂浮于清洗池10的水面上,清洗过的海洋绿藻在第一传送带11的作用下继续向前推送,最后,清洗干净的海洋绿藻到达第一传送带11的另一端。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排污口21,且上排污管21位于第一传送带11上方,清洗池10内靠近上层的较为干净的清洗用水可通过上排污,21流出,方便回收利用;同时,清洗池10水面上漂浮的杂物也可以有上排污管21流出;而沉积于池底的泥沙等杂物可从下排污管22流出,便于分类处理。

结合图1和图3,第一传送带11上方沿其输送方向水平间隔架设有若干根搅拌轴13,每根搅拌轴13沿清洗池10的宽度方向设置,各搅拌轴13传动连接并由同一搅拌动力装置14驱动传动,每根搅拌轴13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数个搅拌组件15,每个搅拌组件15由至少2根呈轮辐辐射状分布于搅拌轴13外的弧形搅拌棒151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传送带11上方设置搅拌装置,且采用“每根搅拌轴13上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数个搅拌组件15,每个搅拌组件15由至少2根呈辐射分布于搅拌轴13外的搅拌棒151组成”的特殊搅拌装置结构,该搅拌装置可对海洋绿藻进行打散,有利于对海洋绿藻中的杂物进行有效的清洗去除;同时,也有利于清洗过的海洋绿藻向前推送。

结合图1、图2和图3,第一传送带11包括上输送网带114和下输送网带115,第一传送带11的上输送网带114的下方水平设置有3根曝气管16,所有曝气管16均与高压气体产生装置17连通,每根曝气管16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数个气孔161。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气体产生装置17产生的气泡快速向上“窜动”,从海洋绿藻的缝隙中穿过时,气流与水流的交替运行使得水流对海洋绿藻进行冲刷,促进海洋绿藻与杂物的分离,同时,能使细小藻体向上浮,泥沙往下沉。

当然,本发明的清洗池内搅拌轴的数量并不限于附图中的3根,其搅拌轴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和清洗池的长度做出合理的调整;本发明的每根搅拌轴上搅拌组件15的数量也限于附图中的3根,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的每个搅拌组件15所含有的搅拌棒151的数量也不限于附图中的2根;本发明的搅拌棒151的形状并不限于附图中的弧形;本发明的曝气管的数量也不限于附图中的3根,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另外,本发明的相邻搅拌轴13轴端之间的传动连接方式并不限于附图中的涡轮传动,也可以采用齿轮传动、键传动等常见的传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还可做如下改进:

(1)如图3所示,所述搅拌轴13的旋转方向与第一传送带11的输送方向一致,搅拌轴13上搅拌组件15的自由端的弧形延伸方向与搅拌轴13的旋转方向相反。正是由于“搅拌轴13上搅拌组件15的自由端的延伸方向与搅拌轴13的旋转方向相反”的设计,使得在搅拌组件15入水方向上搅拌棒151可起到打散海洋绿藻,辅助清除泥沙等杂质的作用,而在搅拌组件15出水方向上搅拌棒151可轻松从海洋绿藻中抽出,不会将海洋绿藻带起,避免海洋绿藻被带起后再次与水面上漂浮的泡沫等轻质杂质混合在一起;

(2)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清洗池10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第一传送带11的一端紧靠清洗池10的进料端设置、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传送带18,第二传送带18也由输送动力装置12驱动,第二传送带18从清洗池10进料端方向至清洗池10出料端方向倾斜向上设置,第二传送带18的后端延伸至清洗池10的出料端外,第二传送带18为筛网传送带,清洗干净的海洋绿藻可经第二传送带18被送至清洗池10外。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置第二传送带18,此时,输送至第一传动带12出料端的干净的海洋绿藻经人工取出进入下一道工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所示,清洗池10进料端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导向板20,进料导向板20从清洗池10进料端方向至清洗池10出料端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可对投入的海洋绿藻进行导向,避免海洋绿藻落入第一传送带11与清洗池10进料端内侧壁之间的缝隙。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设置进料导向板20(如图3所示)。当清洗池10内同时布设有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8时,为了避免海洋绿藻堆积在第一传送带11与第二传送带18连接处的缝隙内,第一传送带11与第二传动带18可采用如下结构: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传送带11包括两第一转轴111、两链条112、数根支撑杆113;第二传送带18包括两第二转轴181、两链条182、数根支撑杆183;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8共用一输送网带100,该输送网带100张紧于第一传送带11的靠近清洗池10进料端的转轴111与第二传送带18的靠近清洗池10出料端的转轴181之间(如图3所示)。当然,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8也可以分别单独设置输送网100。第一传送带11中两第一转轴111、两链条112和数根支撑杆113之间的连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第二传送带18中两第二转轴181、两链条182和数根支撑杆183之间的连接结构也均为现有技术;

(3)如图1、图2、图3所示,上排污管21设置在靠近清洗池10进料端的清洗池10侧壁上。清洗池10进料端的海洋绿藻最脏,此处的水也最脏,需要及时排出;

(4)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清洗池10的底壁20内表面沿清洗池10长度方向向上倾斜设置,下排污口22设置在靠近清洗池10进料端的清洗池10侧壁上。这样的设计最为合理,有利于沉积于池底的泥沙等杂物顺畅流出;

(5)如图1、图2所示,靠近清洗池10出料端的清洗池10上方架设有进水管23。当需要通过进水管23向清洗池10内补水时,从进水管23补入的干净水从清洗池10出料端向清洗池10进料端流动,提高干净水的利用率;

(6)如图1、图2、图3所示,清洗池10出料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数个冲水口24,冲水口24与高压水产生装置25连接,便于对清洗池10的池底进行冲刷;

(7)如图1、图2、图3所示,第二传送带18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25,喷淋装置25可对海洋绿藻进行二次冲洗;

(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专门用来清洗绿藻的清洗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26,输送动力装置12、搅拌动力装置14和高压气体产生装置17均与电气控制系统26电路连接,可实现对整个海洋绿藻清洗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9)如图2所示,所有曝气管16沿清洗池10宽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列,且每根曝气管16均沿清洗池10的长度方向布设,布局最为合理;

(10)如图1所示,所有的曝气管16均布设于第一传送带11的上输送网带114与下输送网带115之间。此时,从曝气管16的气孔161中排出的气泡无需经过第一传送带11的下输送网带115,阻力小,对海洋绿藻的清洗效果好,并且,缩短气泡进程使冲洗的气泡更大,促进气泡携带杂物的能力,清洗效果更好。当然,所有曝气管16也可以布设于第一传动带11的下输送网带115的下方;

(11)如图1~图3所示,第二输送带18的末端的正下方设置有接料斗27。清洗干净的海洋绿藻落入接料斗27内;

(12)如图1~图3所示,每根搅拌轴13的两端均直接转动插设于同侧的清洗池10侧壁上。无需设置搅拌轴支撑架,结构更简单。当然,搅拌轴13也可以架设于位于搅拌轴两端的搅拌轴支撑架上;

(13)所述清洗池10的任一侧的相邻搅拌轴13轴端之间传动连接,最前端或最后端的搅拌轴13由搅拌动力装置14驱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